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25135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化学实验作用能力习惯教学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切实掌握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验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2、用。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学习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2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

3、它的直观、真切和印象深刻的特点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它的丰富的知识性对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巩固化学知识有着有力的验证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将化学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兴趣小实验等,不同的实验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初中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着神奇和遐想,对知识充满渴望,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兴趣也易转移,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实验证明,凡是对化学这门科学有兴趣者,化学成绩就优良。要提高学习兴趣除正常的正面教育外,直观有趣的化

4、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较好的巩固学习兴趣,达到学好化学的目的。在“绪言”里通过对镁带的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实验,同学们就感到了化学变化的神奇,又如,酚酞与酸碱呈现不同的颜色,使学生感到学化学很有趣味,越学越想学。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3欲的源泉,是思

5、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在第一节化学科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1) “捉迷藏 ”;(2 ) “魔棒点灯” ;(3)自制“饮料” ;“ 矿泉水” “牛奶” “果子露 ”“七喜” (4 ) “巧点蜡烛” (5) “巧洗烧杯壁的白色固体 ”,先加入水,后加稀盐酸,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科的决心。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 、 “巧点蜡烛”等实验使学生不断产

6、生新的好奇心,新的兴奋点,随之就会有不断求知的兴趣,就会形成今后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对身边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必要实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如,在化学变化的实验中,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让学生观察其变化全过程,先观察绿粉末状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逐渐变成黑色的粉末,试管中有水生成,并有气体逸出,这种气体又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对实验正确的观察,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化学变化就是一种物质通过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

7、学的兴趣,再如,在做“铁与硫酸4铜溶液的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很容易从以下四个观察:一是灰白色的铁钉与蓝色溶液;二是红色的物质覆盖在铁钉表面;三是铁钉逐渐溶解;四是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浅。通过正确的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二者发生了置换反应。并能学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并进一步明确了古人冶铜的原理,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三、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实质性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理论来自实践,实验可再次验证理论。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材中有关物质物理性质一类的实验。如,水的沸腾

8、,胆矾的研磨,纸张的裁剪等,可以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认识。达到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对所学知识比较容易接受,大量实践证明,性质各异的元素和化合物离开了化学实验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机械的手势动作,难以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感念,如,初中化学的酸碱盐这部分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若教师只口头上讲解总结,同学们将会半信半疑,如果亲自做一下实验,再阐述实验过程,总结出各自的性质,学生就易接受、易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教师得结论学生就会从实验中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酸的通性这节课,把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滴入酸溶液中,不需要教师说明,同学们根据实验就能说出结果:无色酚酞变红

9、,无色酚酞不变色。把硝酸银溶液滴入盐酸中,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中这两5个实验,同学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也会很顺利的写出反应化学式: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从而总结出 Ag+可以与 CL-合成 Agcl 白色沉淀,Ba2+ 与 SO42-结合形成 BaSO4 白色沉淀来鉴别含有 CL-或 SO42-离子的化合物。用化学实验的方法代替说教传授化学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校兴趣,还增强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基本理论和基础感念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化学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10、的基础,教师进行操作其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领悟、模仿。但如果是让学生看实验,讲解实验,模仿实验还是远远不够的,不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要想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技能,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各种实验,从实践中找出实验技能及主要事项。 操作技能是指实验动作的合理、完善、协调的活动能力,它必须在具体活动中形成,体现和发展,就现有教材中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实验共 12 个,让学生亲自做好这些实验,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还能使学生会制取多种物质的技能,如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也使学生学会了配置一定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溶液。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实验,让学生反复的操作,多次实验,达到孰能生巧的

11、程度,如粗盐提纯的实验,因步骤较多,有过滤、蒸发等过程,就让学生6按操作步骤多次实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对所学知识也在实验中得到了理解和掌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为使学生获得教牢固的知识,任课教师在做好教材中必做实验外,还要精心设计一些辅助实验,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兴趣、增强实验技能、发挥创新技能。如在讲酸碱指示剂时,可事前用酚酞溶液浸泡含有性的纸一张,干燥后做成纸花,上课时在讲概念前先做实验,用配置的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在纸花上,会立即出现一朵红花,学生很是惊奇,在此基础上再讲解概念,分析知识,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且能牢固掌握。又如:魔棒点灯,烧不坏

12、的手帕等,都会在化学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 在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化学实验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以及综合法等,应该知道思维方法比实验结果更为重要。结果主要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知识本身在人的头脑中存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日

13、后用不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而思维的方法是有效的、长期受益。培根7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比如分析法,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六、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氧化铜、氢氧化铜、硝酸银溶液反应的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

14、,直到学生认识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能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从而使学生能得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又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 ,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形成的。 七、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

15、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8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可提醒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气味、状态,实验所需仪器的形状、连接方法,实验发生所需的条件等。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的观察,克服片面性。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强光而忽视了物质颜色、形状的改变(由银白色的镁带变成了白色粉末氧化镁) ,也忽视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该实验时,可着重强调,或重

16、复该实验以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当然,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会“看” ,还要让学生学会“摸” (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 、 “闻” (某些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壁来感受反应过程中的放热现象,使学生对于氢气可作为能源使用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于某些反应速率极快的实验,例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当酸碱中和到达等当点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这时,就应提醒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及时提出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来解决。 八、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9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