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2496413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课件厦门大学朱梦楠 第六章 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罗斯金融危机及其教训1998年9月5-14日,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所长何盛明教授为团长、副所长贾康研究员为副团长组成课题考察团,对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问题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期间正值俄罗斯金融危机急剧恶化、政府危机形势严峻,所见所闻,感受良多。一、改革7年来一线稳定的希望又被新的危机打破俄罗斯经济在经历近7年的持续衰退后,于1997年出现稳定迹象,1997年GDP增长在改革以来首次出现正数(0.4%)。正当国内外期待1998年“经济回升年”到来的时候,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反复,风波又起。3月23日,叶利钦总统不顾国家杜马反对,坚持把以稳重著称的切尔诺梅尔金总理革职。4月24日,经

2、过与议会多次较量,终于使名不见经传、年仅35岁的新总理基里延科走马上任。叶利钦本想以新生力量促使久衰不振的经济起死回生,然而新政府立足未稳,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一浪高过一浪袭来。从5月13日开始,俄罗斯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市暴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27日达到高潮。在恐慌心理影响下,人们纷纷抛售卢布,争购美元。1998年1月1日改值后的新卢布(1/1000旧卢布)汇率下跌,迅速突破规定的“汇率走廊”。与此同时,大量外资抽逃,约两周时间内,外国投资者从俄罗斯证券市场撤走资金140亿美元。为了遏制危机进一步恶化,俄中央银行于27日宣布将贴现率从50提高到150,抵押贷款利率随之大幅度上升。同时,政府采

3、取了一些增收节支措施。到6月23日,政府又出台反危机纲领。然而,这一切努力未能产生预期效果,整个财政金融形势一步步恶化,最后只得再次向国际金融组织伸手告贷。7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答应向俄罗斯提供总共226亿美元贷款。俄罗斯人深知接受西方社会的援助是要付出代价的,况且这类承诺何时能真正到位仍是未知数,所以,这一消息对俄罗斯金融市场起到的稳定作用只是暂时的。 不出一周时间,金融市场形势再度恶化,股市和债市急剧下跌使得卢布贬值压力加大,银行系统濒临崩溃。8月11日,“俄罗斯交易系统”和“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双双启动跌停板制度。8月13日是俄金融市场上又一个“黑色星期四”,股市几乎崩

4、盘;债市继续大跌,一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40-175,其它短期国债收益率则高达150-190;从股市和债市撤退的资金进一步对汇市加大压力。对此,俄罗斯政府已束手无策,不得不于8月17日宣布将卢布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6.2比1扩大到6-9.5比1,实际上等于宣布卢布贬值50。政府同时宣布将短期国债转换为3-5年的长期债券,并暂停90天支付外债。结果,债市停止交易,股市和汇市继续大跌,银行处境更加困难,一些中小商业银行被迫关门,随之而来的是物价迅速上升和社会不满。这时,议会随即向总统发难,要求叶利钦总统对此负责并自愿辞职。叶利钦为缓和社会不满情绪和争取战略主动权,只好“舍车保帅”。8月

5、23日,上台刚过百日的基里延科政府被解散。新一轮政府危机和政治对抗又开始了。在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情况下,一个多月时间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任凭金融危机一步步恶化。卢布兑美元汇率急剧下跌,且变化无常,我们考察10天时间内,最高为1:9,最低达到1:21。与此同时,俄罗斯上层政治势力较量激化,并且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以俄共为主的反对派实力得以加强,叶利钦总统的威信和地位“与卢布一同贬值”。短短5个月里,叶利钦两次解散政府,并与议会在总理人选上对抗,这是由于俄罗斯上层激烈政治斗争造成的政治危机依然未了,更是长期来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至此,金融危机与政府危机交织一起,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相互促进,俄罗

6、斯整个社会不稳性加剧,再次引起全球关注。二、在长期经济衰退背景下,财政“破产”和政府危机直接引发金融危机长期以来,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现实基础。政府在政治上缺乏权威性,在经济上毫无宏观调控能力,特别是以政府支付危机为标志的国家财政事实上的破产,直接引发并加剧了全面金融危机。(一)政府危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1998年初,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形势趋稳以及叶利钦个人身体状况基本恢复,他认为有资本参加将于2000年进行的第三次总统竞选。遂对将成为竞选对手的切尔诺梅尔金总理突然宣布解职,解散政府,名曰“启用新人加速经济好转”,并在国家杜马强行通过对基里延科总理的提名。自此,多年来一

7、直存在的立法和执行权力机关的矛盾再度激化,“和睦政府”和“谅解合作”的希望破灭,议会与总统、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形成“处处作对”的局面。5月初,一直不受杜马欢迎的前政府及总统府主要负责人丘拜斯被任命为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公司董事长。5月15日,杜马通过“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公司股票处置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拥有该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25(当时实际已超过28),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该公司股票和其他债券,引发首轮股市大跌,5月16-18日股指平均跌幅达10。在首轮股市风波引起的恐慌尚未平息的情况下,5月27日俄政府决定将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75的国家股上市出售,结果市场反映冷淡,购者寥寥,给股市再次

8、造成重大心理打击。同日的非例行国债交易会上,短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急剧提高到80,引起美元兑卢布的汇率超过1:6.1880的最高警戒线,股市也下跌10.5。在中央银行大幅提高贴现率后,金融市场才逐渐趋稳,但依然脆弱。6月底和7月初股市和汇市再度连续震荡,跌幅又创新记录,而国债收益率则骤升至100-110。至此,经济形势急转直下,1997年俄经济发展中好不容易出现的星星亮点全部熄灭,国民经济再度滑向崩溃的边缘。(二)预算亏空、债台高筑造成政府财政事实上的破产,是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说近一两年来俄罗斯在治理恶性通货膨胀、遏制经济下滑等方面基本达到成功、经济曾出现好转迹象的话,那么,俄罗斯的财政状况则是一直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改革7年来国家预算年年入不敷出,赤字剧增,债台高筑。最终,政府发生支付困难,严重的债务危机直接导致了证券市场剧烈动荡,引起金融恐慌。总结: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政府在一国的经济运行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若政局不稳定则有可能引起经济的震动而引发经济危机,同时政府应该注意自身债务问题,沉重的债务危机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可以结合教材中第六章的知识进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