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49540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获得途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古筝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乐器之一,其中典型的五声音阶集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精华,学习古筝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在无形中陶冶大家高尚的情操,也能提高自身优雅气质,如何在古筝演奏中获得理想的音色是学习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古筝音色的基础上,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学习办法。关键词:音色、技巧、情感、弦律目 录一、古筝音色的概述2二、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主要因素3(一)影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31.筝弦对筝的音色影响32.筝身对筝的音色影响33.弹片对于古筝音色的影响3(二)影响古筝音色的主观因素31.演奏技巧对古筝音色的影响32.音乐修养

2、对古筝音色的影响4三、古筝弹奏中获得理想音色的途径4(一)合理选择古筝形制4(二)提高演奏技巧41.弹奏者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古筝演奏的弹拨技巧42.准确把握触弦位置和触弦速度5(三)提高音乐修养6结语7参考文献7一、古筝音色的概述音色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古筝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之一,其基本音色是古筝的客观属性,它根据古筝的形制而决定的。古筝的基本音色既是提高古筝演奏音色的基础也是影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音色”即:“音品”,声音的属性之一,是由发音物体产生的波型和泛音的不同而决定的。因此,根据上述定义,古筝的音色是由古筝声音波形和泛音决定的.而琴弦的振动是由琴弦的整体振动和若干

3、个分段振动复合成的。所以,改变琴弦的整体振动和分段振动就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这种随着琴弦振动不同而得到的音色我们称之为变化音色。古筝的变化音色是在古筝演奏中,根据音乐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再通过不同配技法所得到的各种音色。每首曲目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人文环境和思想韵意。作者的整体思维和情感起伏始终贯彻着乐曲主线。所以,音乐形象、单纯的一种音色是无法完整诊释作者的意图,而且会使乐曲丧失生命力和灵性,更无法适应乐曲旋律的变化和情绪的转变。加之,音色比较抽象,必须通过变化音色来对乐曲进行演绎,去塑造和刻画乐曲所表现的思想,从而营造乐曲本来需要表达的认知和意境。二、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主要因素(一)影

4、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1.筝弦对筝的音色影响琴弦是影响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而且弦的种类也也有很多,各种材料制成的弦,振动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波形和音色效果,因此,琴弦的优劣对古筝音色产生的影响比较直接。古筝的琴弦按材质分为:丝弦、金属线、尼龙弦等;丝弦的音色灵透、柔和、音质纯朴、富有韵味,多用于演奏古典抒情的曲目;金属弦的音色清脆明亮、含蓄、余音悠长,多用于演奏经典传统曲目;尼龙弦是将金属弦外缠绕尼龙丝,其音色典雅适中,音韵错落有序,声音浑厚细腻,刚柔并济。兼顾上述琴弦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琴弦对于现代筝曲的演绎更具优势。2.筝身对筝的音色影响古筝筝身的选材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的古筝的音色和音质。筝身

5、主要由面板、底板和边框等部分组成。其一般取材紫檀木、红木、梧桐木、花梨木、乌木和其它硬度较高的木料。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琴板的弹性和传音性能。其中:筝身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制作古筝的面板,常用硬度适中、纹理细密均匀、无节疤、无斜纹和扭转纹的桐木板,而琴的镶板则用硬度较大,木质坚实的木料,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技术,这是做音色优良的古筝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身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音色的优劣。3.弹片对于古筝音色的影响古筝弹奏出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弹片(也叫义甲货指甲)触弦而得到的,筝的音色与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做弹片的材

6、料、规格、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等,都会影响古筝弹奏的音响效果,好的弹片材料坚实又富有弹性,薄厚适度,触弦面小又能承受强大的压力,制作精细,光洁度好。弹片的制作材料有很多种,例如:塑料片、玻璃片、牛角、玳瑁。通常我们选择的指甲都是一面呈弧形,一面呈平面,弧形面为弹弦面。这样的指甲中间厚两边薄,触弦面小而发音厚实明亮,弹奏阻力小而音质纯净柔美,实际演奏方便实用。(二)影响古筝音色的主观因素1.演奏技巧对古筝音色的影响古筝属弹拨乐器类,它的基本音色是手指在最好的触弦点弹奏,使筝弦达到最佳的振动状态,从而发出清晰、圆润、结实、富有弹性的声音。古筝的弹奏方法分为提弹法和夹弹法。其发力点在指尖,选择不同的用

7、力程度和激发点可以演奏出风格迥异的曲子:需要强烈的音响效果时触弦的力度要大,触弦的速度要快,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山2厘米左右的弦段上;需要柔和而丰满的音响时,用中强的力度和中等速度触弦,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上3厘米至4厘米的弦段上;需要轻柔、空旷、朦胧的音响效果时,用中弱的力度,较慢的触弦速度,在中、低音区弹奏的位置在距琴码约3厘米左右的弦段上。因此,恰当的触弦方式是正确表现古筝音色的关键环节。2.音乐修养对古筝音色的影响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任何一首古筝作品都会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这就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去进行表演创作来再现作品。因此在表演创作中,就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风格等需要

8、,性地设计不同的触弦方式,以求获得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内心听觉存在于演奏者心灵之中,无影无形,但却能主宰演奏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支创造相应的音色。它对音色的选择是积极主动并且有创造性的,是实践音色美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美的内心听觉才会有优美的实际演奏音色。所以演奏者不但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更应在艺术修养上下功夫。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越深越细腻,就越能调动诸如音色、节奏、力度等因素,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越能通过美的音色去感染人,总之,要想使演奏水平日臻完善,在提高演奏技巧水平的同时也应在音色的把握上不间断地、细致入微地去体会和研究。三、古筝弹奏中获得理想音色的途径(一)合理

9、选择古筝形制古筝的选材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古筝的音色、音质。制作古筝的材料,主要是梧桐木、红木、花梨木、紫檀木、乌木和其它较硬的木料(一般称硬质木)等。梧桐木的材质松软、易于振动,一般用来制作面板。底板、琴首和筝尾多用硬质木制作,它们胶合的琴身,能产生良好共鸣、增大音量。红木等硬质木料,木纹顺直,色泽美观,质地坚实,是制作筝框表板、岳山利弦柱的良材。制作古筝的材料很讲究,木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琴板的弹性和传声性能,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制作古筝的面板,常用硬度适中、纹理细密均匀、无节疤、无斜纹和扭转纹的桐木板,而琴的镶板则用硬度较大,木质坚实的木料,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技术,这是

10、做音色优良的古筝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体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音色的优劣。(二)提高演奏技巧1.弹奏者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古筝演奏的弹拨技巧无论学什么东西,都需要掌握技巧,学习古筝也不例外,古筝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所谓熟能生巧,这句话用在古筝的学习中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还是可以讲究一些技巧的,比如说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个要领,那就是“放松”,只有我们自己足够放松才能更加容易领会到古筝中的情感并弹奏出来,只有放松的时候乐感才能发挥得更好,只有我们人本身放松以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手臂的肌肉才会充

11、分放松,然后指尖才能形成更加灵活与协调的动作,弹奏看起来才能更加具有美感,旋律的把握也才能更加轻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放松,比如说紧张的时候做做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看起来不会太僵硬,手指才能灵活随意地运动,不然,不但会影响演奏速度,也影响音色及清晰度。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更加受到了限制。其次,当我们已经过了最开始的摸索阶段,懂得了放松以及掌握了基本的节奏与旋律以后,就会加快速度来弹奏,尽管如此,弹奏古筝任然是需要平心静气来做的一件事,所以练习快速技巧时,任然不能急于求成。应有意识地把速度放慢,但把力度加大,这样能够加强我们的乐感,给了我们更多地时间去感受情感,去想象意境。有更多

12、的机会使我们和音乐融为一体。比如说我们在弹奏十六分音符时,可以将它们弹成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也可以弹成二分符,等到手指的肌肉逐渐适应了这一过程,我们也感受到了弦律,然后自己觉得练得比较满意,掌握的比较好了再逐步加快速度。另外,我们还可以做改变节奏的练习,比如说改变原有的节奏,让手指适应各种复杂节奏的频繁变换。而且平时我们可以做一些手指肌能的练习,比如说快四点练习,贴弦练习,手指指序滚动练习等,这些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只要认真练习,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尽管上面提到了一些练习的有效方法,但是练习还是需要具有选择性的,要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理条件,不同的领悟能力以及自己喜欢的古筝曲子类型,所以在

13、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了解自己的特点,然后据此作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向和方法,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毫无目的毫无方向地到处乱撞,而且很多时候曲目中的原有的指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作出适应的改变,只要相比之下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比如说井冈山上太阳红这首曲子,上海音乐学院的罗京演奏的时候,第一段就没有完全根据曲目上所说的指法来,而是大多只运用食指和大指这两只手指快速交替的对称手法来进行弹奏,一样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说,古筝的弹奏并没有那么死板,只要能弹奏出理想的曲子,运用哪种指法又有什么关系呢,都是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个人条件,灵活掌握的。2.准确把握触弦位置和触弦速度 触弦位置的掌握:在

14、古筝演奏中,经过多代名家的经验与实践,认为基本的触弦位置是距前梁3到4厘米的地方,因为大家认为在这里发出的声音音色最为结实,圆润。而实际上,在演奏乐曲时,并不是非要把这些当做金科玉律来遵守,就像之前提到的,每首曲子都有它的特异性,而且每个人的弹奏习惯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感情的表达以及曲子的背景等特点来灵活改变触弦的位置。比如说演奏铁马吟的引子部分时,只有把触弦位置放在弦的二分之一处,才能使余音比较长,发出的音也会更加深沉,古朴,从而获得类似于古琴的音色。在演奏中触弦速度的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在乐曲洞庭新歌中,第一段中要需要表现出人们生活的恬静和景色的优美,所以需要非常松弛

15、的抒情散音,我们可以将手指贴住弦前,对弦施加一定压力,然后再用滑动力使指甲与弦之间产生轻微的摩擦,然后再缓慢离开,使手指在弦上停留时间相对稍长来达到效果。然而,在第二段中,主要表现的却是湖区人民欢快的劳动场面,所以我们就需要获得活泼、跳跃的富于弹性的音乐,所以我们可以将手指贴住弦后,对弦施加一定压力,然后立刻离开,使手指在弦上停留时间尽可能地变短来达到这种效果。另外,关于大指触弦,因为指甲在正面角度触弦时甲面一定要是直的才能避免“刮弦”这个问题的出现,所以大家都一致强调大指触弦是直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手指并非完全一样,有一小部分乐友的大指是外翻的,所以他们在弹奏的时候就需要和我们分开来论

16、,因为如果他们在触弦的时候,大指如果是绷紧的,“推弦”的姿势就会出现,同样的,劈指的时候也一样,所以,他们在演奏的时候手指就不能是直的,而是需要稍微弯一点点,才会更加方便。所以说触弦其实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差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异性的方法的,但是,如果拇指没有外翻,则一定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弯曲小关节。(三)提高音乐修养 简单说,就是乐感。乐感是对音乐的感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音色的轻微差异的,我想,初学古筝的人如果不是天赋极好外,是听不出弹拨以后古筝阵阵回旋的那种感觉的,所以在那个时期会比较茫然,但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具有一定的乐感的人,良好的乐感对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弹奏者具备了足够的乐感,丰富的想象力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