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督导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490502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督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督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督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督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督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督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督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教育督导,与课改同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教育督导不仅是一种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具有代表政府行使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运转机制,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教育督导制度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一、确立学校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就是为了

2、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在对学校进行督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偏见,就是某学校的考试成绩好,就会认为其素质教育抓得好,就尽到了所有的责任。这种偏见无形中加剧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往往导致违背教育规律和违反教育法规的办学行为,其后果是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就根本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可见,我们应该以正确的督导观加以引导,唤醒学校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学校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

3、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三、加强德育教育督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在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在德育的总体设计上,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着重解决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在教育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始终抓住爱国、爱党、爱社

5、会主义的爱国教育;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和谐发展的成才教育;行为习惯、劳动及心理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维护并建设良好的集体风气。在实施“三体”教育中,应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如果说,“做人”的教育主要体现了学生整体的需要和要求,那么立志成才教育则能更多地体现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德育的实效表现应该是促进而不是脱离这一过程。学科教学中除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

6、的培养。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而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制度化是建立教育阵地、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坚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有的可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也可按一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单独组织;可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可由学校或班级教师组织。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去安排实施。每次教育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教育性和知识性原则,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体现教育性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和班风,是宽松和谐的、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要认真搞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集体的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

7、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因此,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成为效国之才。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现行的各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管是语文、数学、社会,还是音乐、体育、美术,无不蕴藏着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

8、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各科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数学教学中,讲授圆的周长,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论早六百多年,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介绍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音乐教学中,要求人人会唱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知识教育

9、与思想教育并举;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可把德育内容变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注重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创新之乐。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观望与等待,唯有加紧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才能代表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内外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

10、不断予以创新,不仅可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创新的志向,体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增长他们的创造才干,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捕捉创造因素,激发创造热情。创新勇气是创新行为的精神动力,它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培养创新的勇气,特别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五、与课改同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督学工作最大的突破是聚焦课堂。督学深入课堂,目的在于掌握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发现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具体困难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师生课堂活动的观察,考察学校管理的实效性: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否得到贯彻、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否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德育首位的精神是否得到体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否取得实效等等。听课之后,及时反馈,关注教师的教学思考,强调立足课程改革与教师商榷探讨,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