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22477935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本第84-85页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

2、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等。【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

3、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教学过程】 一、长效积累

4、1. 从情景出发,出示一组口算题(讲口算题出示在已经学过的各种图形中)2. 师:这些口算题出现在一个个美丽的图形中,你们认识它们吗?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图形是不一样的,你知道是哪一个吗?(生指出,并说出理由)3. 生指出: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是有角的,师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角(同时板书课题:认识角)【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二、高效学习(一)找角直观感知角。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看谁有一双会发现

5、的眼睛。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让学生 找找 (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师: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角呢。【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兴趣,进一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二)认识角1、摸角并感知角.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老师出示三角板,请学生找出三角板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指名回答)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

6、同样的感觉?(指名回答)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师:你还摸到了什么?(让学生集体回答)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让学生发现结果)【设计说明: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3、练一练(课件)师:好

7、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显示)【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1、用纸折角,说出并用手指出顶点和边。2、生做活动角。展示活动角(1)、学生做角,教师巡视作指导。(2)

8、、生展示活动角,指名到前面介绍自己做的角(3)、 师生一起探索角的大小师:这两名同学做的角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生讨论)(4)、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越小。【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5)、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物品,它身上的角可以随意的变大变小呢?(课件出示扇子,并演示扇子的边所围成的角变大变小)【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学习了数

9、学知识的同时,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并巩固了对角的大小的理解】三、实效训练 1、数数下面图形有多少角?(出示课件)2、指出下面钟面上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3、读读角的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学生介绍角。学生同桌交流,互相介绍(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设计说明: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四、有效延伸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刀

10、,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折折看。(出示课件)教 学 反 思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导入角,接着在生活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角(创造角),最后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并探索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做 角,

11、最后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并能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波、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

12、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渗透角是一种平面图形,都是存在在物体的某一个面上,应该对孩子讲:你在哪些物体的面上发现了角,而且在指角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有角的那个面,有些学生找到的角是立体的,如:教师里的角落,桌子上的角等。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