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上传人:lcm****20 文档编号:122472292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八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庆祝旧历元旦原文及教案 中国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的佳节,其他节日,似乎均少节期的意味。五日内全国均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那是个黄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一个更好更荣华富贵的新年,每人都乐于增多一岁,而且还准备了很多吉利话向他邻居祝贺。 不能在元旦责骂女佣,最奇怪的是中国劳苦女人也清闲了,嚼着瓜子,不洗衣,不烧饭,甚至拿一把菜刀都不肯。这种懒惰的辩论是元旦切肉就会切掉运气,洗什么东西就会洗掉运气,把水倒掉就会倒掉运气。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写着:好运、快乐、和平、富贵、青春。因为这是个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 街头屋前

2、,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父亲失了他们的威严,祖父更比以前和蔼,孩子们吹口笛,带假面具,玩泥娃娃。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村上的纨绔少年,恣意的卖弄他们的风情。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烧饭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饿了,就煎年糕来吃,或用现成的材料下一碗面,或到厨房里偷两块冷鸡肉。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能够说我守旧。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

3、我并不要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自己来了。那天是阳历二月四号。 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我也答应照办。旧历新年来到的声音在一月初已经听到了,有一天我早餐吃的是腊八粥,使我立刻记起那是阴历十二月初八。一星期后,我的佣人来借额外的月薪,那是他旧历除夕所应得的。他下午息工出去的时候,还给我看他送给妻子的一包新衣料。二月一号、二号,我得送小费给邮差、运货车夫、书店信差等等。我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快来了。 到二月三号,我还对自己说:“我不过旧历新年。”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我换衬衣,“为什么?” “周妈今天洗你的衬衣。明天不洗,后天不洗,大后天也不洗。”要近乎人情,我当然不能拒绝。 这是我屈服的开始。早餐后,我

4、家人要到银行去,因为虽然政府命令废除旧历新年,银行在年底照样有一种微小的提款恐慌。“语堂”,我的太太说,“我们要叫部汽车。你也能够顺便去理一理头发。”理发我可不在意,汽车倒是个很大的诱惑。我素来不喜欢在银行进进出出,但我喜欢乘汽车。我想沾光到城隍庙去一趟,看看我能够给孩子们买些什么。我想这时总有灯笼可买,我要让我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马灯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候一去,你知道,当然会有什么结果。在归途中带了一大堆东西,走马灯,兔子灯,几包中国的玩具,还有几枝梅花。回到家里,同乡送来了一盆家乡的水仙花,我记得儿时新年,水仙盛开,发着幽香。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一闻到水仙

5、的芬芳,就联想到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桔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中饭时,由水仙的芳香,想到吾乡的“萝卜米果”(萝卜做的年糕)。 “今年没人送萝卜米果来。”我慨叹的说。 “因为厦门没人来,不然他们一定会带来。”我太太说。 “武昌路广东店不是有吗?我记得以前买过,我想我仍然能找到那家店。” “不见得吧?”太太挑衅的说。 “当然我能够。”我回驳她。 下午三时,我已手里提一篓两磅半的年糕从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车回来。 五时炒年糕吃,满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我不准备过新年”我下了决心说,“晚上我要出去看电影。” “你怎么能?”我太太说。“我们已经请

6、了X君今晚来家里吃饭。”那真糟透了。 五时半,最小的女儿穿了一身新做的红衣服。 “谁给她穿的新衣服?”我责问,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 “黄妈穿的。”那是回答。 六时发现蜡烛台上点起一对大红蜡烛,烛光闪闪,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 “谁点的蜡烛。”我又挑战。 “周妈点的。” “是谁买的?”我质问。 “还不是早上你自己买的吗?” “真有这回事吗?”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 我想有点可笑,但记起我早晨做的事,那也就不觉得什么了。一时鞭炮声音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像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我不能不抵抗,掏出一块洋钱给我的仆人说: “阿秦,你拿

7、一块钱去买几门天地炮,几串鞭炮。越大越响越好。” 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

8、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

9、时代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第一流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文人画像19

10、47,上海金屋书店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语堂文集1978,开明林语堂经典名著(1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人生的盛宴(散文集)1988,湖南文艺教案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使用 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深情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会分析文中人物情

11、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水平目标: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于旧历新年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新年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过新年的事情,渲染节日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过年的情景之中。 2.讨论点拨法。对于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矛盾情感,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

12、时代及作者自身情况探讨。 3.品读鉴赏法。学生通过多次默读和自由朗读体会文中情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过春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学生一般都知道是春节的景象) 师:大家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过春节时心情怎样? (两三个学生谈谈) 师:确实,说到过节,大家都很兴奋,都很激动。我们中国,过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过去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他们的心情会和我们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林语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纪30年代他“庆祝旧历元旦”的氛围吧!(打出题目庆祝旧历元旦)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的“旧历

13、元旦”究竟是什么节日? 2、“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读书,老师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生读后基本上能回答:“旧历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文章写到的“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等等,这些景象和我们现在的春节景象基本一样。 三、素养提升 1、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具体是几层不是很重要,但通过学生的回答能够看出其是否把握文章脉络。分两部分能够,分三部分也能够) 第一部分

14、(1-3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4-5段:政府及我对旧历新年的态度。 第三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或者:第一部分:(1-5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2、精读重点段落(6段-末尾),理解作者情感。 (1)文章6段之后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勾出表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一月初、一星期后、二月一号、二号、到二月三号、早餐后、中饭时、下午三时、五时、五时半、六时 (2)在第5段中作者说“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他真的“失望”了吗?作者过新年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15、?勾出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这是我屈服的开始-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4)怎样理解作者过新年时的矛盾纠结的情感? 这个点对于学生应该是一个难点。能够分两步引导学生理解: A.结合林语堂纪元旦一文理解。学生阅读纪元旦一文,看看当时作者写此文时的情感。 学生可理解到是作者既想玩耍又想工作,所以内心烦躁矛盾。 但真是如此吗?试比较两文,看看两篇文章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可见此文是作者加以修改了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