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46098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受力分析专题练习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整体法与分离法)1、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正确的说法是( )Aa、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小球处于静止。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F,而小球和斜面体都保持静止,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下列说法:压力随力F增大而增大;压力保持不变

2、;静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静摩擦力保持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整体法)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3、在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的作用,合力为零B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C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为零D物体受到万有引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整体法)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 受5个,B受3个

3、,C受3个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5、甲、乙、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10牛,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0.2,F1=1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在甲上,F2=1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在丙上,如图所示,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f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2,乙对丙摩擦力大小为f3,则( )、f1=2牛、f2=4牛、f3=0 、f1=1牛、f2=1牛、f3=1牛 、f1=0、 f2=1牛、f3=1牛 、f1=0、 f2=1牛、f3=08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

4、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C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增大D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A、B间一定会打滑 9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10(先分离再整体)、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

5、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O2图中插入文字乙甲O1图中插入文字F图中插入文字11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

6、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DF1缓慢减小,F2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楔形木块静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斜面与竖直墙之间放置一表面光滑的铁球,斜面倾角为,球的半径为R,球与斜面接触点为A.现对铁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若缓慢增大压力F,在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的过程中( )A任一时刻竖直墙对铁球的作用力都大于该时刻的水平外力FB斜面对铁球的作用力缓慢增大C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D地面对斜面的作用力缓慢增大AB13将一物块分成相

7、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14.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块轻轻放上倾角为37(sin370.6)的斜面,已知斜面质量也为1kg,重力加速度为lOm/s2斜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没有滑动,那么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有可能为( ) A. N20N, fON B. N20N, f4.8N C. N16.4N, f4.8N D、N16.4N, f8.5N15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

8、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在A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体静止不动,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是( )Af=0,N=Mg+mg Bf向左,NMg+mg Cf向右,NF2 BF1F2 CFT1TT2 DFT1FT221.如图10所示,重5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8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伸长为14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14 cm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9、)A10 N B20 N C40 N D0 N2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4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A水平外力F增大 B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DB对A的作用力减小23如图1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m1gm2gFsin BNm1gm2gFcosCfFcosDfFsin24.有一个直角支

10、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6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与P环的支持力FN和细绳上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N不变,F变大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25如图15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B. C.mgtan D.mg

11、cot26.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27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

12、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28.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绳拴住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物体,它们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关于A,B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受三个力作用,B受四个力作用 B.A受四个力作用,B受三个力作用C.A,B都受三个力作用 D.A,B都受四个力作用29.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30物块静止在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