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43666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研究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彭菊花一、 研究的背景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集权式”,到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的“校长负责制”以及21世纪初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是:国家权力适度下放,学校自主权逐渐增强。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发和实施新课程。2004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共同开发”。基于以上思考,自主

2、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势在必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与国家课程相对应,实质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进行合作、开放、民主开发课程的决策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和普及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具体包括学校及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贡献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教师作为实践者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课程开发的视野和范围,促进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变革,尤其是打破了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

3、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更加丰富和完善。但作为校本课程而言,它带有很强的学校个性,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师生合作整合本地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国外还没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借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从湘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实际和我校实际出发,开发我校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从而谋求学校和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从国内现状来看,目前,国内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比西部民族地区早走一步,但是,由于西部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方式、要求与条件区别较大,值得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又由于沿海地区在校本课程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比较局限,没有充分

4、利用一线教师、学生和社区人员,校本课程的开发停留在介绍知识的层面,把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编一本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难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注重体验”等等。为此,师生合作整合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很有必要。二、研究目标、理念和研究过程:1、研究目标:总目标:在国家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从本校及学生实际出发,师生合作整合地方旅游资源信息与高中政治,共同编制校本课程方案并根据方案撰写爱我湘西校本教材。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原则与策略。在师生合作整合地方旅游资源信息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及态度的转变,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合作中学习和探

5、索中学习,在合作过程中体验主动求知的乐趣,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具体目标:(1)学生对本民族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及分析。(2)如何撰写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方案。(3)学生采集旅游资源信息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4)师生共同采集、分析、筛选和整理旅游资源信息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及态度转变的研究。具体研究师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原则和方法。 (5)本地旅游资源与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链接的研究。 (6)师生如何运用合作筛选的旅游资源信息,如何编撰爱我湘西校本教材。 (7)如何完善校本课程的研究。(8)如何把校本课程资料运用于新课程教学的研究。(9)师生合作

6、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等。2、理念:(1)树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2)树立“实践课程模式思想”,强调实践的课程哲学思想的终极目的是实践兴趣,提倡师生合作实践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3)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和创造者。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3、研究过程:(成员分工与落实)负责人内容分工与落实情况彭菊花: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该课题研究的所有活动从课题方案的撰写到研究的每一环节,主持人都认真做到了组织、策划、实施和总结。详细记载见会议记录。向丽华、李文琳罗文国、设计调查问卷1000份,就我校学生对本地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7、,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高中信息化校本课程方案。撰写调查报告。(2006年11月2006年12月)向丽华,彭菊花设计问卷,李代长和李本月审查,罗文国、李文琳、彭菊花、向丽华对自已所带的高一高二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由彭菊花、向丽华完成。问卷、问卷分析及调查报告见附件。李文林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已被教育理论创新收编。彭菊花向丽华李代长彭德润李文琳罗文国黄玉向前东姚茂芬撰写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方案。内容简介如下:专题一:“湘西旅游资源概况”,专题二:“湘西的自然旅游景点与高中政治”;专题三:“湘西的古城遗址与高中政治”;专题四:“丰富多彩的湘西旅游商品与高中政治”;专

8、题五:“湘西的民俗风情与高中政治”;专题六:“湘西的建筑设施与高中政治”;专题七:“湘西的著名人物与高中政治”;专题八:“湘西潜在的旅游资源与高中政治”。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把湘西特色旅游资源信息分为八个专题与高中政治进行整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政治校本课程方案。彭菊花向丽华师生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和其它节假日在生活中广泛搜集本地旅游资源信息,形式有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相关旅游资源信息。作品可以随时直接交给老师或以邮件等形式交给老师。(2007年1月2008年3月)。彭菊花、向丽华负责长期收管作品。彭菊花向丽华李文林李代长罗文国向前东负 课题组成员组织高一到高三部分学生两次外出采集旅游资源

9、信息。(2007年的“五、一”和“国庆”长假)。撰写相关论文。课题组全体成员与部分学生两次分别在古丈的坐龙峡、永顺的王村、不二门、老司城、凰凤古城、南方长城、里耶等旅游景区合作采集到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到目前为止共收到师生作品2580件。李代长所撰写的论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的研究已被中学政治教学收编彭菊花向丽华李文林罗文国李代长李本月师生合作分析、筛选和整理所采集的旅游资源信息,评选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展览。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线师生的共同作用。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对本地旅游资源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基本能够坚持辩

10、证地分析。所有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2007年5月-2008年3月)课题组所有成员与部分学生对所采集的旅游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对有价值的部分作品进行存档。向丽华所撰写的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特点的结合一文已被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收编。向丽华所撰写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定位研究一文已被中国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收编。彭菊花所撰写的论文师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已被吉首大学报收编。向丽华李文林罗文国姚茂芬负责各研究阶段的作品宣传(2007年11月-2008年1月)利用校园宣传窗对师生合作采集、筛选和整理好的旅游资源信息进行展版。展版内容见附件。彭菊花向丽华李文林罗文国李代长

11、黄玉李本月整理旅游资源信息及相关资料,建立并不断完善高中政治爱我湘西信息化校本课程资源库;撰写校本课程资料;利用相关信息制作课件,并运用于教学。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存档。(2007年12月2008年5月)在学校网络管理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建立了爱我湘西政治校本课程资源库。校本课程资料的编写和课件制作正在进行。彭菊花负责在高一上一节公开课并做好全程录像。李文琳负责对全部资料的整理存档。彭菊花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2008年5月2008年6月)下一步工作。三、中期研究成果:1、论文成果(1) 彭菊花所撰写的论文 师生合作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的研究在中国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理论创新中

12、发表,证书见附件。(2)李文林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已被教育理论创新收编。(3)向丽华所撰写的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定位研究已被中国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收编。(4)向丽华所撰写的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特点的结合已被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收编。(5)彭菊花所撰写的论文师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已被吉首大学报收编。(6)李代长所撰写的论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的研究已被中学政治教学收编。(7)罗文国所撰写的论文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思考已被吉首大学报收编。2、初步形成的研究观点及成果:(1)初步提炼出了师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模式。(2)编制了校本课程方案根据方

13、案撰写了爱我湘西校本教材初稿。(3)师生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得到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校本课程;有利于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4)师生合作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不仅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合作中学习和探索中学习等,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到主动求知的乐趣,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5)师生共同求知和探索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要途径。通过本课程师生合作采集,分析、筛选和整理旅游资源,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对政治老师不亲不近的关系,现在,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还是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学生总是找政治老师探讨,学生对

14、政治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四、存在问题及后期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课题组成员虽然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也进行了大量的自修,但由于新课程刚刚在我校试用,教师对新课标的全面掌握难度很大。对新课程标准和各年级的教材还要抓紧学习。其次,对于首次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位老师要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的学习。2、课题组成员对当地旅游资源与高中政治知识的关系进行了整理,但是,师生对当地旅游资源与高中政治新课程方案的具体衔接需要注意其准确性和细节性。3、师生合作采集旅游资源信息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认知水平不高,对本民族旅游资源的内容和特点了解不全

15、面、不深刻,影响师生合作整合本民族旅游资源与高中政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影响学生对家乡的全面认识。4、师生合作采集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由于师生使用的摄像机等采集工具较简单,采集水平不够专业等问题,导致有些信息效果欠佳,最后将会影响州民中高中政治校本教材的质量。后期改进措施:1、教师继续加强自修。请领导和专家进行指教。2、针对学生在旅游资源采集与筛选中的不同问题,老师要进行具体分析与辅导。3、为了完善校本课程,对师生合作采集、分析和筛选的质量不高的旅游资源信息、遗漏的重要旅游资源、新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补充采集。五、经费使用情况从本课题研究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拔相关活动经费4500元。主要用于师生合作采集旅游资源的交通费与资料费等。具体使用如下:师生合作采集旅游资源的交通费2420元,资料1250元,洗照片280元,优秀作品宣传250元。问卷调查的资料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