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242158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敏凤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 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文件 3 学习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课程代码: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课程是一门高职制造类专业群的平台课程,也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之一。“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实施的物质基础,“成形工艺”是指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毛坯成形工艺、零件成形工艺。正确选择材料、采用恰当的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关乎机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性。课程的内容围绕 “机械制造过程”的课程主线选取,与机器制造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相关联,包括了三个模块。表1为课程主线与教学内容之关系。本课程教学的特色之一体现在课程框架体系上,由“课程主线”

2、将“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构成,使综合课程面宽、实用、有序;特色之二是采用了弹性的活模块,根据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赋予各模块不同的学时和教学模式,以适应专业群中不同专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本课程适合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学习。表1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简表模块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理论教学(含实验)理实一体化教学专用周 模块一:工程材料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常用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新材料?学时-模块二:毛坯成形铸造、铸压、焊接、非金属的成形、快速成形-热加工?周 *模块三:零件成形切削成形原理与方法、切削刀具及选用、切削成形主要方法与设备、机床夹具、典型零件的加工

3、工艺、机器装配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数控设备与维护专业不安排此模块的教学注:热加工1周*,每周折合30学时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建立“机械制造全过程的全局观,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素养服务。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分为:概括为培养学生“三选一线”的能力。(1)选择零件材料与改性方法;(2)选择毛坯成形方法;(3)选择零件成形方法;(4)具备分析工艺路线合理性的初步能力。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置课程:制图、工程力学等后续课程: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

4、习目的与要求围绕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作全面了解。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2了解材料及成形工艺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材料及成形工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4理解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和要求。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工程材料、成形工艺、毛坯、零件、机器、性能的基本概念能力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途径重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第二章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根据材料的分类,找出机械制造常

5、用的种类金属材料,围绕金属材料的生产方法、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学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与手段。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工程材料的品种与分类方法。2了解钢铁的生产方法和钢材的种类。3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概念。4熟悉力学性能常用判据(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等)认识材料的适用场合。5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6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材料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生铁、钢、钢材(板,管、型,丝);晶体结构、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结晶、细晶强化能力点:材料“成分组织性能”之关系

6、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重点: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及意义;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难点:力学性能判据的意义及应用;强化材料(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等)的原理及措施。第三章 铁碳合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围绕铁碳合金中碳含量变化,学习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同时,认识和正用使用常用的碳钢。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会利用Fe-Fe3C相图分析钢的结晶过程。2熟悉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正确选择钢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3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并通过平衡组织观察识别(估测)非合金钢和牌号,加深对铁碳

7、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4熟悉常用非合金钢(碳钢)种类、牌号、性能、用途。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Fe-Fe3C相图相图、平衡组织、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白口铸铁、碳钢能力点:根据铁碳合金的含碳量,分析钢材料的性能,合理应用碳钢重点:铁铁合金的种类,常用非合金钢(碳钢)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难点: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之的关系,钢中的C、Si、Mn、P、S对钢的性能的影响。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围绕钢的热处理目的与作用,对不同要求的毛坯或零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实现所需性能。主要学习钢的热处理加热

8、保温冷却过程的变化,学习普通热处理方法、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等工艺。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钢的热处理原理(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2熟悉钢的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特点、应用与技术要求的标注。3理解热处理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箱式电阻炉对碳钢进行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4了解钢的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5应用热处理工艺改善钢的工艺性能与使用性能,并分析热处理工艺在零件加工工艺中的作用、正确安排热处理的工序位置。6了解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防腐、表面装饰技术及应用。7了解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处

9、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热处理加热A化,过A冷却转变产物(P、S、T、B上、B下、M),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感应淬火、火焰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能力点:根据零件的加工艺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重点: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感应淬火、渗碳、渗氮的工艺特点、应用及在工艺中所处的位置难点:钢的热处理原理,特别是钢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特征和性能(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C曲线)第五章 合金钢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按照以下四个层次的要求,学习常用合金钢:一是认识牌号、二是分析性能、三是应用场合、四是改性措施。具体学习要求

10、如下:1了解合金钢的分类方法及牌号表示方法。2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钢组织、性能、加工工艺的影响。3熟悉常用低合金钢、合金钢的牌号、热处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包括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合金渗碳钢、合金调质钢、合金弹簧钢、轴承钢、耐磨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不锈钢、耐热钢等)。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合金元素作用、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能力点:根据零件的加工艺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合金钢重点:合金钢的种类、牌号,不同钢种的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难点:各类合金钢的牌号、热处理(改性)、性能及应用。第六章 铸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按照以下四个层次的要求,学习常用铸铁:

11、一是认识常用铸铁牌号、二是分析铸铁的组织性能、三是铸铁应用场合、四是改性措施。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铸铁的石墨化,铸铁中石墨对性能的影响2了解铸铁的分类方法。常用铸铁的种类、性能特点(与钢比较)。3熟悉常用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组织、性能、牌号表示、适用场合。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铸铁的石墨化、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能力点:根据零件的加工艺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铁材料重点: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的、性能、应用各类合金钢的牌号、热处理(改性)、性能及应用难点:铸铁的石墨化及影响因素。第七章 非铁金属及粉末冶金材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按照以下

12、四个层次的要求,学习常用非铁金属:一是认识牌号、二是分析性能、三是应用场合、四是改性措施。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铝及铝合金的种类、牌号(或代号)、性能、应用。2了解铜及铜合金的种类、牌号(或代号)、性能、应用。3了解滑动轴承合金的种类、牌号、性能。4了解常用粉末冶金材料(硬质合金、含油轴承等)的特点及应用。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铝合金、铜合金、滑动轴承合金、粉末冶金材料能力点:根据零件的加工艺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非铁金属材料重点: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硬质合金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难点:各类非铁金属牌号(代号)表示方法。第八章 非金属材料一、学习目的与

13、要求按照以下四个层次的要求,学习常用非金属材料:一是认识牌号、二是分析性能、三是应用场合、四是改性措施。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2了解常用复合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能力点:根据零件的加工艺要求和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材料重点:塑料、橡胶、陶瓷的特点及在工业中的应用。难点:常用非金属的牌号识别与正确选用。第九章 铸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铸造是金属液态成形方法,主要涉及常用铸造用合金的铸造性能、常用铸造方法、铸造工艺图的识读以及铸件结构特点。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铸造的分类

14、、特点、应用。2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常用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3熟悉砂型铸造的工艺特点及应用,会画简单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4了解其他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了解铸造技术发展趋势。5应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典型铸件的铸造方法、分析其结构工艺性,分析铸件质量与成本。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铸造性能、铸件、砂型铸造、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实型铸造、消失模铸造)、铸造工艺图、铸件的结构特点能力点: 根据毛坯的特点,选择铸造方法,控制铸件的质量,砂型铸造基本操作。重点:铸件的特点及应用,砂型铸造、特种铸造工艺特点及应用。难点:铸造工艺图的识读。第十章 锻压一、学习目的

15、与要求锻压是金属塑性成形方法,主要涉及常用锻压用合金的锻压性能、常用锻压方法、锻件图的识读以及锻件结构特点。具体学习要求如下:1了解锻压的分类、特点、应用。2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常用金属的锻压性能。3了解常用的锻造方法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识读锻件图、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锻造工序、加热和冷却规范、锻造设备等),会画简单锻件图。4了解冲压及其他锻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锻压技术发展趋势。5应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分析锻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锻件质量与成本。二、知识点与能力点知识点:锻压性能、锻件、锻造、冲压、锻件图、锻件的结构特点能力点: 根据毛坯的特点,正确选择锻造方法,控制铸件的质量,锻造和冲压基本操作重点:锻件的特点及应用,锻造工艺方法及应用,冲压的特点与应用难点:锻件图的识读,锻件坯料的重量和尺寸计算第十一章 焊接一、学习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