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241450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达标练习题Word版(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步达标练习题(9)1、静静的顿河中描述了一位暴动士兵的话:“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这主要是因为苏俄()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广企业国有化 C.收取固定粮食税 D.坚持劳动义务制2、据史料记载,苏俄(联)有段时间粮食减产、工业落后,实行强制劳动,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渡 B.深受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卫国战争正式爆发 D.列宁逝世,新任领导人调整了经济政策3、列宁在1921年12月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既然没有一个

2、立刻用产品满足农民的发达工业,只能在工人国家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现实迫使我们非走这条路不可。”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 )A.探索利用商业向社会主义合理过渡B.完全突破了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束缚C.是苏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政策选择D.推动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4、列宁在1921年4月21日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中,反复论证了俄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列宁的这一论述( )A.成为苏俄改变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B.加速了苏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C.明确了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D.指出了苏俄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5、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

3、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D.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6、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这表明( )年份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773.2717.4835.4694.8国家采购量(百万公担)107.9160.8221.4228.3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D.政府大

4、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7、目前俄罗斯教科书修订专家组一致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所经历的是苏联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这一评价( )A.积极肯定了斯大林模式B.认为苏联20世纪30年代已实现现代化C.满足了俄罗斯政治需求D.意在说明苏联现代化道路具有时代特征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

5、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9、1953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10、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1

6、1、 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在日记中写道:“昨天(1991年12月21日)是阿拉木图屠杀日。这将是一个转折点,有着同样不确定的后果。”材料中“这个转折点”直接导致( )A.全面冷战的不断加剧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D.美国单极世界的形成12、1991年,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13、阅读

7、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

8、经济建设了, 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此。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3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

9、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8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921年的1.5 %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识字率从1897年的28. 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32;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农

10、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苏俄(联)有段时间粮食减产、工业落后,实行强制

11、劳动,经济结构畸形化趋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经济濒临崩渡,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在工人国家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可知,列宁希望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指令性计划的问题,故B项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选择,而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危机情况下做出的进一步调整,故C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

12、要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是立足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和市场关系恢复生产,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由此可知,列宁的这一论述这成为苏俄改变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故A项正确;苏俄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加快而是迂回向社会主义过渡,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苏俄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故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由漫画中的文字“五年计划”“不切实际的幻想”,表明五年计划目标不好实现, 但事实是1933年实现了19

13、28年制定的五年计划,说明计划经济,也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在苏联经济建设中有很大优势,故A正确;漫画本身无法体现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B排除;材料也没有涉及西方国家向苏联学习,C与材料无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才开始,D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国家收购的粮食量越来越多,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所学可知当时国家采购的粮食主要是为了出口,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B项正确;1928年时苏联已经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当时政府是以极低的价格采购粮食,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故D项错误。 7答案及解

14、析:答案:D解析: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他选项过于绝对。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年代版本的赫鲁晓夫回忆录内容均有所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译者受时代影响, 对此书内容翻译时有所取舍与侧重,故D项符合题意;“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此回忆录不能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A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其他相关研究著作比较,故B项错误;版本的新旧与接近历史真相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国民

15、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消费品得不到满足。分析各选项,D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A、C两项是表面现象;“根本上”应指B项“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以私有制为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以自由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否定,说明经济改革领域出现了过激的倾向,故C项正确。经济学家只是制定经济改革计划,无法判定其是否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改革对物价的重视,但不能说明物价问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B项错误;该计划全面推崇私有制,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不符,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相同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