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12241437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二)》-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 订 处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二)主讲教师: 卿志琼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1、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3、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11、寡头市场结构

2、的特点分析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二、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

3、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摘要:价 格改革使我国初

4、步形成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市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种机制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增添了生机。但同时 ,竞争机制的运行背后 ,也滋生出价格欺诈与价格歧视等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这些行为背离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 ,关键词价格歧视经营者歧视行为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交易条件放开价格表现形式不正当价格行为市场经济规则一、价格歧视的概念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购买者收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对于不完全相同的商品,厂商收取的价格差别远大于成本差别。要实施价格歧视就必须满足一些条件:产品的需求与

5、其价格成反比;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不同购买者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必须得到阻止;不同购买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不同。价格歧视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一级价格歧视。指向每个顾客索取其保留价格,这类价格歧视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此时厂商的边际收益线由他的需求曲线给出。但因厂商通常不知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向每个消费者都索取不价格也不现实,所以这种价格歧视在生活中比较少见。(二)二级价格歧视。指厂商通过对相同货物或服务的不同消费量或“区段”索取不同价格来实施价格歧视。(三)三级价格歧视。这是运用最广泛的歧视方式,是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实行不同价格。这里的不同市场不仅指

6、不同地理位置的市场,而指不同消费者形成的不同市场。二、价格歧视的优点建立在价格歧视原理上的差别化定价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一种双赢的局面。(一)增加厂商利润。对厂商而言,与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单一定价相比,通过实施价格歧视,厂商向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会比收取单一价格更接近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使厂商的利润增加。(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追求个性化的高端顾客,他们对价格敏感较低,对产品满足需求的程度很在意;另外一类顾客则对价格较为敏感,注意对比价格和性能。实行单一价格时,厂商就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即MR=MC)来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商品的价格较高,只能满足

7、收入水平较高或者愿意支付高价格的消费者的需求,而收入水平不足或不愿支付高价格的消费者却无法消费该种商品。但是,如果实行差别价格,对该商品的一部分数量实行较高价格,另一部分数量实行较低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生产者利润,而且还可以满足另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显然,此时的“价格歧视”既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三)改善交易公平,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对于绝大部分的正常商品而言,价格歧视的成功实施,与单一定价策略相比,使支付较低价格的消费者群体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其实就是一个由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进行消费品的再分配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价格歧视这种多

8、重定价策略不但增加了厂商的利润,也使得消费分配更加公平。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形成了一种双赢局面。西方经济学有关市场结构的理论表明,相对于垄断市场,价格歧视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甚至可以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福利水平。三、在实际中如何运作价格歧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一些特征或服务的一些方式,然后让消费者进行自我选择,并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需求情况,以便运用价格歧视。下面列举了一些能够用来区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特征和手段。(一)通过延迟的手段。指利用时间上的区分找到那些愿意最早得到产品的人。这意味着他们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即保留价

9、格较高,因而可以对这个消费者群体索取高价,而向对时间不敏感的消费者群体索取较低价格。为了防止高端顾客向低端移动,须使得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的差异足够大。这种方式在服务性公司中运用的屡屡成功。如联邦快递提供了两种等级的服务,第一种是优先服务,承诺在早上10点钟之前送到;第二种为“次日”服务,只保证在第二天某些时候把邮件送到。公司希望通过顾客的自我选择来显示出他们需求的差异。为了做到这一点,即使两种服务类型的邮件同时到达某个区域,他们也不会在送优先服务的邮件的同时顺便送出“次日”服务的邮件,而宁愿向同一个地址跑两趟,而不把非优先的邮件在10点钟之前送达。因为他们很清楚,为“普通”包裹提

10、供优先服务会减少优先服务的价值,而不利于优先服务的高价。与此相类似,据说美国邮局为了从其优先的隔夜送达服务特快专递中赚取更多的利润,故意降低了一级服务的速度。这种利用对不同时间点确定不同的价格来区分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消费群体的做法,可称为时期间价格歧视。(二)利用产品的方便程度的区别。即通过对时间和地点进行限制,控制它的方便程度,对方便程度敏感的消费者将被索取高价。比如,常用的优惠券和回扣策略就是利用这个特性的一种价格歧视策略。加工食品和相关的消费物品的厂商就常常发放一些优惠券,让人们以折扣价购买它们产品。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产品的价格降低,反而还要花费成本去印刷优惠券呢?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

11、花精力去收集、保存并在购物时使用优惠券。与不用优惠券的消费者相比,那些使用优惠券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更为敏感,因而他们的需求价格弹性更高而保留价格更低。由三级价格歧视的公式可知,对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应索取较低的价格。这样,通过优惠券,厂商能够成功地将消费者区分为两类。回扣方案也以同样的方式在起作用。比如,柯达公司有一个回扣方案:只要消费者寄回一张表格并附上购买三卷胶卷的证明,就能收到1.5美元的回扣。它为什么不把一卷胶卷的价格降低50美分呢?这是因为只有那些具有相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才会不嫌麻烦寄回表格并要求回扣。这样实际上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索取了较低价格,因为他们具有较高需求弹性。(三)利用

12、产品的速度特性。顾客对产品进行价值判断时会受到产品运行速度特性的影响。比如,在硬件行业中,IBM的E型激光打印机在功能上和标准的激光打印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每分钟只能打印5页纸而不是10页纸。而实际上E型之所以打印速度较慢,是因为该机型内部加装了一块芯片,使得打印速度下降。为什么IBM故意增加成本来降低它的打印机的性能呢?因为公司认识到如果E型机性能太好会减少标准型的销量。通过对他们的产品进行版本划分,公司能够对专业型产品的用户索取高价,而向对价格敏感的家庭和办公室内的消费者用户索取一个较低价格。利用这种产品的速度上的特征,区分了不同需求曲线的消费者,并防止了套利的发生,即由于高端用户对打印速

13、度很在意,防止了低端用户把E型机转卖给高端用户。(四)利用干扰的手段。这最常见于免费发放的软件。在顾客每次开始使用或结束使用时会在屏幕上显示“希望你注册”,那些不能忍受这些干扰的消费者很可能就会交注册费。(五)利用消费者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进行消费者需求判断时,一般假定消费量与个人收入和财富成正比,也就是说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正常商品上;并且有理由认为人们的收入水平与他们受教育水平高度正相关,而教育水平是知识的主要标志。如果利用知识作为区分具有不同需求曲线的消费者时,基于知识差别的价格歧视是向知识较少的人征收较高价格,这时便产生一种由穷人向富人来重新分配消费品的过程,富有的人反而享有低价格。这通常出

14、现在特定的市场,像汽车、游艇之类的耐用消费品及人寿保险、伤残和健康保险至少部分基于消费者的知识。比如,对人寿保险来说,可以这样理解,认为有知识和更富有的人更加有条件和擅长保养自己,因此同样的保险将被索取较低价格参考文献1Ronald Soligo; Amy Myers Jaffe A note on Saudi Arabian price discrimination The EnergyJournal;2000;21,12Stole,L.A.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hiago,20013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84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