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2413701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延边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者按:我州劳务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活,另一方面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2011年8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11点新闻中就对我州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题为吉林延边留守儿童面临教育和监护问题的专题报道。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 成长与生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探寻从根本上对问题加以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关乎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的关注支持。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延边未来

2、关于我州“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报告州委办公室近年来,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活,然而也导致了许多单亲无亲家庭的产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总量的不断增多,他们的教育和监护问题已逐步演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一、我州“留守儿童”基本现状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截至2011年6月,全州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5万余人,留守儿童就有51127人,在全州311754名0-18岁的未成年人中占16.40%,较2007年的31405人增长了62

3、.76%,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98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74%。留守儿童群体中,0-6岁的占22.37%、7-13岁的占46.71%、14-18岁的占30.92%。据统计,目前我州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朝鲜族学校这一比例更高。在全州朝鲜族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留守儿童分别占在校学生人数的51.28%、60.23%、60.20%,部分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更高,如延吉市延南小学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68.91%,延吉市十中则高达87.4%。目前,全州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朝鲜族学校普遍面临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缺失的问题。“留守儿童”总量不断攀升。由于我州外出务工人员多半是青壮年,城乡出现了

4、大量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对延吉市公园小学全校6个年级1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总人数的75.8%(见表)。延吉市公园小学留守儿童情况2011年9月年 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 数年级学生总数881271109689121631(100%)父母双方出国203829322941189(30.0%)父母一方出国162833292544175(27.7%)父母双亡0000101(0.2%)父母单亡01036414(2.2%)父母离异121691521165(10.3%)外地工作47254729(4.6%)留守儿童数5290738472107483(75.8%)所占比重5

5、9.1%70.9%66.4%87.5%80.9%88.4%“留守儿童”父母境外务工者居多。由于独特的区域、民族、语言等优势,州内大批劳动力向境外流动。以延吉市公园小学为例,在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或父母双方在境外打工的占总数的75.4%。“留守儿童”监护者成分复杂。据统计,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监护的占54.31%,由隔代监护的占29.08%,由亲属监护的占12.27%,由学校监护的占1.71%,还有一部分则寄居于外人家中或寄宿学校,甚至有些儿童是处于无人监护的放任状态,占2.63%。“留守儿童”经济条件优越。留守儿童父母在外经济收入较高,多以汇款、寄物等方式弥补缺失的亲情,导致其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6、。根据我们对延吉市公园小学抽样调查后了解,在100名留守儿童中,父母通过监护人或其他渠道给予经常性的经济资助的有72人,不定期地给予资助的有16人,没有父母资助的12人。二、我州“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州留守儿童人数庞大,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监护,缺失了亲人的关爱,已逐渐在心理、情感、性格、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产生缺陷,成长状况引人忧思。(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众所周知,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州多数留守儿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亲情缺失是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对图们市第二小学的多名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后称,有接近九成的学生

7、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受境外劳务输出费用昂贵、回国再就业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和儿童处在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二)“留守儿童”心理危机凸显,道德规范缺失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我们对延河小学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有表现不当行为时得不到及时制止,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三)“留守儿童”身体发育不良,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普遍行为

8、习惯较差。低年级表现为营养不良、穿戴不整洁;中年级表现为逆反心理重、不爱学习;高年级学会吸烟、酗酒,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报复心理。从行为习惯来看,属于一般及较差的占了近五成、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说谎行为的占35、有攻击行为的占30、有破坏行为的占41。 (四)“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欠佳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没有家长的因势利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在对全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占26.81%、一般的占58.95%、较差的占14.24%。“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一

9、块心病。(五)“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趋多,隐患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及自制能力较差,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危及家庭安宁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据公安部门反映,近年来全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留守儿童所占比重约为70%,在2010年延吉市某初中学生打群架造成“一死一残”的恶性案件中,参与打架的18人中就有15名是留守儿童。(六)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尚未形成当今我州尚未形成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有效的管理机制。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问题只停留在个别家庭和学校教育层面上,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各有关部门对儿童所需社会设

10、施的资金投入和建设项目屈指可数,尤其缺少针对青少年开设的学习、娱乐等场所,能够接纳留守儿童的社会设施非常有限。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州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着我州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背景因素。 第一,社会方面的因素。一是工资水平和待遇的差距。延边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较低是延边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留守原因调查中发现,经济原因的占67.31%、家庭原因的占24.70%、其他因素占7.99%。获取投入(办理劳务所需费用)后的高额回报是我州对外劳务输出的直接动力,由于待遇低下、创业园区和回国环境不优等原因,越来越

11、多的人选择出国或者到沿海地区务工,而不愿意回延边发展。二是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尚未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在留守儿童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资金等方面投入不够,有些地方和部门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没有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第二,家庭方面的因素。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来尽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条件对孩子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错误的以金钱投入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歉疚。无节制的资金投入不仅未能弥补缺失的亲情,反而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奢侈心理和不良习惯,导致其价值观变形。二是隔代监管

12、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中,约有40%的孩子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形成隔代教育。在对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中显示,小学文化的占45.48%、初中文化的占37.97%、高中文化以上占16.55%。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的差异,监护人大多对孩子溺爱,较多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宽容孩子的错误做法,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没有进行积极引导,导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难以形成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第三,学校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尚未形成适合留守儿童实际需要的教育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到位,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及生存教育内容。二是学校设置的课程与

13、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多以校内富余人员来充任,未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学校和家庭联系脱节。受人力、物力、时间方面的限制,教师除校内的教学教育活动之外很少进行家访,而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者又很少到学校与教师沟通,致使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脱节,无法相互反馈学生信息, 很难保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三、解决我州“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我州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分布面广,面临安全、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困难,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

14、、学校、家庭给予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持。(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政策措施,切实把“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应把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的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在涉及教育教学、预防犯罪、权益保护、劳动用工等诸多领域,切实加大保障工作力度。二是创造留守儿童父母回国创业、就业的良好条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既要着眼于对单独个体的关切,更应拓展至对庞大流动人群的关怀。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及措施, 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延边经商创业,让出国务工人员的技能在国内更有施展的空间,让外出

15、务工人员的血汗钱在延边更有创造财富的机会,这不仅能促进我州经济发展,而且能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亲情抚慰,走出“钱袋”和“后代”两难的困惑。三是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协调教育、文体、广播、司法、财政、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对已有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其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引发社会全体关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二)创新教育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一是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立学校组织体系,成立学校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做到学校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解决方法。建立健全师生谈心、教师家访、课外学习等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提供依据。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和规范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