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

上传人:549925****qq.com 文档编号:12240012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送礼物与员工激励的艺术(doc 20页)(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决策关于治理赠送礼物和职员激励的艺术看看你如何回答小李朋友多,每月的开支中,花在人情往来上的钞票总是许多。这不,星期天又要去参加一位好朋友的婚礼。大伙儿明白结婚办宴席,出席的亲朋好友一般都要给红包,作为新婚的贺礼。但是小李总觉得如此太俗气,看起来是交钞票去喝喜酒,感受人情味不浓。他正在苦思冥想送一个什么样的特不的礼物给新娘新郎,他希望那个礼物能给新婚夫妇不一样的感受,同时希望日后他们一看到那个礼物就能想起自己。送花?画框?餐具? 依旧干脆罢了就送钞票省点心?不明白新娘新郎收到什么礼物会最快乐?这是一个特不实际的问题,假如是你的话,你的答案是什么?“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礼差不多成为

2、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形式。过节、婚庆、生日、感谢、乔迁等都需要送礼表示心意。我想大伙儿经常会为那个伤脑筋,送什么样的礼物既节约又能让不人快乐呢?有专门多专门的书介绍有关送礼的常识,诸如探望什么样的病人应该带上什么样的花,送礼时要把物品的价格标签去掉,要了解风俗禁忌等等。尽管每一次送礼都有其特定的场景和对象,然而就普遍情况来讲,送礼有它自身的规则和艺术,我们在那个地点就来系统地研究总结一下送礼的学问。同时,在企业治理中,如何有效地发放奖金等问题上头脑筋,事实上奖励与送礼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在此所探讨的正是送礼和激励方式上的学问,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中国

3、有句古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表达的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的深情厚谊。事实上,轻礼有时的确比重礼更显得大方大方,情意深厚,而人们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记得前一章提到的吃冰淇淋的例子吗?赠送礼品的人在选择礼物的时候一般差不多上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礼品间相互比较、挑来捡去一种典型的比较评价过程。而聪慧的人一定要记住,收到礼物的人可不一样,他只是享用你送给他的那一件,他进行的但是单独评价。购置礼物的一方进行的是购买活动,同意礼物的一方进行的是消费活动。在送礼的时候,这两个过程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而我们送礼物确实是为了让不人快乐,因此要以单独推断的思维方式去选购礼品。 好几年前,我从中国去美国,

4、给一些朋友带了礼物。其中,我买了一条价值400元的羊绒围巾送给一个朋友,还买了一件价值500元的羊毛大衣送给另一个朋友。两者比较而言,围巾相对廉价,然而同意围巾的朋友觉得我专门大方,为她那个朋友选择了那么高档的围巾,我的确是把她当真正的朋友了。而收到羊毛大衣的人呢,她大概并没有收到围巾的人那么快乐,反而觉得我挺小气的,不够朋友,500元的大衣和其它大衣比起来并不是专门昂贵,认为也许我并不是专门看重她那个朋友。尽管相对来讲,我为她多花了100元,却没有收到在前面一个朋友身上那样的效果。什么缘故多花了钞票反而不讨好呢?上面那个故事与上一章里的冰淇淋例子事实上是异曲同工的。在冰淇淋的例子中,装得满满

5、的小杯更惹人喜爱,小杯就好比是围巾这一类不,而400块的羊绒围巾就好比是装得快溢出来的冰淇淋。而大杯好比是大衣类不,一件500元的羊毛大衣充其量只只是是才装了半杯的冰淇淋。尽管从价值上讲,大衣的价值要高于羊绒围巾的价值,就好比未装满的大杯冰淇淋的份量要比装的满满的快溢出的小杯冰淇淋多一样。然而,在单独评价时,人们往往会觉得小杯的更多,同样,400元的羊绒围巾就要比500元的羊毛大衣更受欢迎。那个例子引申出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送礼之道。那确实是,在送礼物的时候,一个礼物到底值多少钞票尽管重要,但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重要,你更要关注的是,那个礼物在它所属的类不里面是不是昂贵。送礼的时候,在一个不太

6、昂贵的礼物类不中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不里选一个比较廉价的礼物收到的效果更好。 我们那个地点所讲的礼轻情意重一般是指我们财力有限,相对廉价的礼品和相对贵重的礼品的价值差不多的情况,送重礼中的精品自然是好上加好。然而,除了一些专门的对象和场合,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贵重的礼物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因此,一般来讲,依旧在不太昂贵的礼品类不里面选择一个最好的当作礼物显得大方又有礼。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对企业,这种方法同样能够一举两得,既能激励职员,又能够节约成本。有用的不如无用的人们送礼的时候经常会送好吃的东西,比如蛋糕、水果。公司在激励职员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手段也无非是金钞票

7、激励,或者奖品等等。然而送礼的时候,有用的东西往往不如无用的东西。因此,我们那个地点讲的无用的东西并非真正没有用处,而是: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如此的礼物最适合表达你的心意,也最容易让收礼的人产生愉悦之情,从而对你感激倍至并久久难以忘怀。能吃掉的礼物的作用会随着消化系统作用的结束而消逝,会用掉和扔掉的礼物也会随着时刻的流逝而被忘却。现实中,我们有时更会碰到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境遇,一个月前送给不人的礼物过了一个月又重新转回到自己手中。收你礼的人可能早就记不起有谁送过他如此的东西了,而你自己内心确信也不如何受用。事实上,朋友结婚送钞票是一种专门差的送礼方式。这种方式

8、不仅专门俗气,而且新人们往往可不能记得张三李四们都送了多少钞票,唯一有可能的是当你送的钞票比不人少的时候你会被记住。那么什么东西才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扔不掉的呢?往往是能够体现个性的礼物。因此这时候,送给新人们一套他们两人的石膏像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石膏像显然是吃不掉的,也用不掉的,他们也可不能将自己的石膏像拿去送人,更不用讲会把自己的头像扔掉了。因此如此有个性的礼物一定会让对方长久地记得你那个朋友,因此也可不能有人计较你的礼金是送多依旧送少了。从这种角度来讲,公司发奖金也不是一种太有效的激励方式。尽管没有职员会认为奖金没有用,然而除非公司发的奖金数额特不之高,否则一定小数额的奖金对职

9、员来讲无非也就混在工资里作日常开销用掉了,久而久之职员对这种激励方式所带来的效用非但容易不记得,而且也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那么,到那时,公司既花了钞票,又没有收到相应的激励效果,岂不白费?试想,假如公司在厂庆或者特不的生活,能专门设计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其内不光介绍公司的进展史和展望以后的战略蓝图,更能够开发专栏,让每位职员写一句话,并签上大名,同时还能够请有名的专家或学者题词。然后每个职员发一本,我想职员拿到如此一本既代表公司有代表自己心声的画册,尽管不能吃,不能用,不能送,但对他们来讲可能比拿到一千元的奖金要快乐吧,而且上有自己的话语和签名,也不舍得扔吧。如此一来,职员手捧这一份凝聚自己智

10、慧又充分体现公司文化的结晶,对公司的归属感也可能会随之增强吧。奖励应该是体现公司文化的激励方式,礼物也应该是独具个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所送的奖励和礼物应当适合受礼者的性格、爱好、需要及生活方式,如此的奖励和礼物能让收礼人记住你,感激你。从同意礼物的人的角度来讲,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能让他们快乐的东西;而从赠送礼物的人的角度上来讲,送礼的目的不是要给同意礼物的人带来多大的有用价值,而是要让他们感激你,记得你。吃得掉、用得掉、送得掉、仍得掉的东西会专门快被人遗忘,因此你送的礼物应该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讲要的不如想要的看看你如何回答过年了,张老总的公司业绩不错,他想送一份礼给

11、他的职员。他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直接给职员1000元钞票,要么给他们价值1000元的香格里拉就餐券。张老总正为这事犯愁。假如他向你征求建议的话,你会建议他如何做呢?答案大概不言而喻,假如问职员的话,他们往往会选择1000元现金。因为每个人都明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现金的流淌性大,同时人们情愿如何花就如何花,得到1000元的现金既能够选择去香格里拉就餐,也能够买其他喜爱的东西。然而,假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况就并不这么简单了。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有类似的实验研究能够证明,在没有其他选择时,收到1000元高级饭店餐券的职员快乐程度高于收到1000元现金的职员。这些从来没有去过那么高档餐厅就

12、餐的职员会永久记得老总给他们提供的那次专门的高贵享受,而那1000元钞票放进自己的钞票包中之后,人们往往忘掉了他们是如何样花掉了这些钞票,因此那个礼物就慢慢地失去了它代表的意义。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缘故限制自己去购买一样自己专门喜爱的东西,有时是经济上的限制,有时是社会适应的限制(比如成人不该经常买儿童漫画),有时是家人和朋友的约束(比如有些女小孩不喜爱男朋友在节假日买球票看球)。我们上面的例子事实上确实是如此。职员要在1000块现金和在香格里拉就餐之间进行选择,他们没有理由讲自己想到香格里拉奢侈一回,因此大部分人都会选择1000块现金。“讲要的不如想要的”讲的确实是要送不人专门想买却没有理由买

13、的东西,或者不行意思买的东西,有时这些礼物的价值虽不大,但其效果却是极佳的。萨勒教授曾举过一个特不有味的例子:有一对夫妇专门喜爱在每天晚餐的时候来一瓶葡萄酒,他们担心自己爱喝酒的适应会让他们破产,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他们每晚在酒上的花费平均不得超过10元,而一瓶酒最贵不得超过20元。他们如此做完全是为了操纵开支,怕自己破例以后就专门难回头。这时,想想假如你送给他们一瓶超过他们预算的法国葡萄酒,他们会有多么快乐!收礼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或是以自己通常的状态来考虑选择什么礼物或是奖励的,但当他们在享受礼物的时候,情况并不是如此简单的。经济学的效用并不等于心理的满足感。优质的法国葡萄酒也许并不比五瓶

14、一般葡萄酒对这对夫妇的价值更大,然而却能让他们更快乐,更喜爱你那个朋友。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能够澄清两个概念了。第一点即送礼的人并不是真正为了使收礼的人得到最大的效用,而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在收礼人的心目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公司激励职员来讲更是如此。如何才能达到那个目的呢?因此是对方越快乐越好,越能记住自己越好,越能受到激励越好。第二点即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用大并不代表心理学上的快乐程度大,而你应该意识到,同意礼物的人对你的礼物或者奖励是否中意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阻碍更大。将这一理论运用的最生动的案例莫过于美国的全国足球联合会(National Football League)了。在每年的超霸杯(

15、Super Bowl)后的一个星期都要进行一次职业杯(Pro Bowl确实是请球星来打表演赛),曾经有好几年这场全明星赛都无法吸引到所有的超级球星来竞赛。提高奖金和出场费对这些七位数收入的球员来讲几乎没有什么刺激作用。主办方是如何解决那个问题的呢?他们把竞赛场地转移到了夏威夷,每个参赛球员有两张免费的一等舱机票,能够带上女伴,同时两人在夏威夷的食宿也免费提供。这些超级球星尽管腰缠万贯,有足够的财力去夏威夷游玩,然而他们的时刻是有限的,甚至是受到严格操纵的,他们平常忙于训练、往返于各地参加竞赛,也许也专门少有时刻能陪伴自己的女伴,更不用讲带女友去夏威夷度假游玩了。现在有了参加职业杯做度假的理由,球星的积极性就明显提高了。用如此一个吸引他们的方式,在财力上同提高奖金和出场费等手段比起来,可不能有太显著的差异,然而在效果上却大不一样了。你应该把人们想买却不舍得买的东西或者想买却不行意思买的东西送给不人做礼物或作为奖励。 有选择不如无选择当一个公司预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