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2364291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新人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能力目标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7年7月17日上午,2

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

3、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2)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

4、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一)经济制度活动三:生活剧场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1思考:(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提示:(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2教师归纳: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有经

5、济基础做保障。(二)政治制度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3思考: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提示: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4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三)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5思考:(1)什么是公民权利?(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提示:(1)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

6、某种权益。(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6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四)我们该怎么做?7讨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8思考: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9总结: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活动四

7、:实例再现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1思考:(1)以上四举措的共同点是什么?(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提示:(1)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2)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高铁发展等。2教师强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找一找:阅读教材找出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2总结:(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

8、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一)完善立法1思考: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二)依法行政2思考: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3总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图一 图二4读图思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

9、障公民权利?5教师归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四)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五:走进法治宣传6讨论: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提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遵守法纪,从我做起!”“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等。7教师归纳: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活动六:减贫在行动(结合教材第10页漫画)8思考:(1)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2)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9教师总结:(1)可从人民是国家

10、的主人、国家性质、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等方面总结。(2)政府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们该怎么做。一个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3板书设计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由新的材料引入新课能够使学生

11、更快地进入课堂。课本中的知识概括性强,学生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结合大量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宪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学习、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清楚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并明确权力如何规范运行能力目标充分认识权力的运行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权力规范运行的原因和意义并会发挥自己监督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国

12、家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习,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3月15日,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

13、措施,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思考:“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教师总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活动:国家机关知多少1列举你所知道的国家机关并说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提示:如市政府是行政机关。2思考问题:(1)国家机关是怎样形成的?提示: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

14、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这给你什么启示?提示:宪法组织国家机构。3教师归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目标导学二: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活动:案例回放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锡西村党总支书记林某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擅自将村集体所有的厝地分配给4名村民使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违反民主议事规则,林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思考:(1)林某为什么受

15、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他没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2)学生看课本,以表格形式列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1学语录: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2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3总结:原因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