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35305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_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教师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三 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分分 共共 1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把所 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A 宣泄技术 B 关注技术 C 面质技术 D 探讨技术 2 生理发展处于 阶段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反射 即只能把单一性的刺激作为信号 A 知觉阶段 B 思维阶段 C 感觉阶段 D 思维萌芽阶段 3 将符

2、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4 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A 音强 B 音高 C 音色 D 音波 5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类别群集 联想群集和 A 个体群集 B 主观组织 C 接近联想 D 客观组织 6 先有一个目标 目的 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 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 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 手段 来减小这个 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爬山法 B 逆向工作法 C 手段 目的分析法 D 尝试错误法 7 认知资源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谢夫林 B 布鲁德本特 C 特瑞斯曼

3、 D 卡尼曼 8 情绪所反映的是 A 客观事务的本质属性 B 客观事务的外部现象 C 客观事务间的关系 D 客观事务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9 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 稳定性 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 A 性格的理智特征 B 性格的情绪特征 C 性格的意志特征 D 性格的静态特征 10 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 遗忘较少 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正性偏差 D 刻板效应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 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 有两项或两项以

4、上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依据教师教育活动目标 内容 方式和层次的不同 把教师职业技能分为 A 教学设计技能 B 教学语言技能 C 教学监控技能 D 教学研究技能 E 教学监督技能 2 产前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 A 生育年龄 B 孕期营养 C 胎教 D 母亲的情绪 E 孕期环境 3 中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A 认知因素 B 人格因素 C 人际关系 D 学校因素 E 环境因素 4 中学生的观察力具体表现为 A 目的性强 B 准确迅速 C 长期坚持 D 认真刻苦 E 正确理解 5 遗忘的原因有 A 衰退说 B 遗忘说 C

5、 干扰说 D 压抑说 E 提取失败说 6 推理的正确性除了受前提的真实性和是否符合逻辑规则的影响外 还受 因素的影响 A 推理材料的性质 B 推理材料的数量 C 前提气氛效应 D 推理时的情景 E 赌徒谬论 7 催眠状态是一种 A 特殊的意识状态 B 意识恍惚状态 C 睡眠状态 D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E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8 注意的品质有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范围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E 无意注意 9 应对的特征有 A 情境性 B 过程性 C 策略性 D 反应性 E 中介调节性 10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A 强化原则 B 联想原则 C 社会交换原则 D 连接原则 E 社会

6、交往原则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及其规律的科学 2 中学阶段个体性机能开始成熟 出现 3 1970 年加涅把学习分为 8 个层次水平 分别是信号学习 刺激 反映学习 系列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概念学习 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4 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 5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 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 鲜明的表象称为 6 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 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 一般称为 7 是指注意能较长

7、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8 具有感染性的 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是 9 健康人格是具有 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10 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 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3 简述智力技能的形成 4 简述知觉的种类 五 论述题 本大题共五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论述如何利用需要层次理论开展品德问题生 品德有问题的学生 的教育工

8、作 2 试述中学生药物成瘾的治疗 六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六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 2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20 分 请分析案例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 并做总结 分 请分析案例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 并做总结 1 基本情况 小丽 女 18 岁 高三 智商正常 出生后 由于祖父母存有的重男轻女思想 父妻之间思想 个性和脾气的不合 家庭矛盾日 益激化 最终导致家庭的解体 三岁时 尚无记忆的她经常受到父母打架吵骂声的侵袭和惊吓 五岁时便跟随母亲开始经历离异 单亲家庭的生活 离异后的母亲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一方面 在生活上对孩子百般依顺 那怕是力所能及的小事 如穿衣结

9、带 学习用品整理都由母亲包办 长此以来 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极差 离异后的母亲心里充满矛盾 一 旦遇到烦脑则把一腔怨恨倾倒在孩子身上 在成长过程中 情感世界是复杂的 经历过呵护和伤害 受宠和被冷落这些矛盾心理 的冲突体验 为她焦虑过度的心理形成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初中阶段 生理上的发育使她变得内向 自我封闭 特殊的家庭结构 状况 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 又使她显得过于自卑 繁重的学习 频繁的考试 考试后每次成绩的揭榜公布 初三大 量的作业量 中考前白炽化的模拟考试使焦虑症一次一次变得严重 在心理上 她感到惶惶不安 时常感到害怕和焦急 担心成 绩的跌落和考试失败 在学校的竞争中自信

10、心被削弱 耐挫能力降低 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害怕在集体中表现自己 有时想逃 避一些特定的环境 考试时怕到学校 取得不好成绩不愿回家 回避老师 同学和家长 在生理上 每次焦虑过度则感到胸闷 眩晕 呼吸 心跳加快 虚汗 不思进食 严重时还会头痛 昏晕 呼吸急促 心动过速 面色潮红 尿频尿急 月经不适和痛 经 腹泻 恶心 晚间失眠 恶梦 梦中惊醒后惧怕 行为上手足无措 或出现机械性反复动作 自言自语 严重时还会哭笑失 常 2 基本情况 小红 女 15 岁 初二 智商正常 年前 决心减肥 每顿仅吃几口饭 谁知不久一见到食物就想吐 连喝口水都会感到腹部胀 痛 体重仅有 30 来斤 骨瘦如柴的她在父母带领

11、着四处求医 上初一时 学习用功 成绩也很优秀 平时不太爱说话 是个内向 的女孩 半年前小婷一次去大姨家串门 大姨无心说她好像长胖了些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对自己要求一向很高的小婷从此下 定决心以节食开始减肥 起初是强迫自己只吃几口饭 以吃菜为主 不料到了后来 进食量越来越少 甚至见到食物就想吐 有 时喝口水都会觉得腹部胀痛 体重虽直线下降 胳膊细得和麻秆一样 同时开始伴有心慌 进食肚胀 无力等各种症状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C 4 C 5 B 6 C 7 D 8 D 9 B 10 A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E 4 ABC

12、E 5 ACDE 6 ACE 7 AB 8 ABCD 9 ABCDE 10 ACD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1 心理现象 2 第二性征 3 辨别学习 4 声音的掩蔽 5 遗觉象 6 空想 7 注意稳定性 8 心境 9 积极倾向性 10 人际吸引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 其中主要有 一 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 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 加以描述 分析的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 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 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借助于一定的仪器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试验法 是在实际生活

13、情境中 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二 测验法 测试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三 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 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 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 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四 临床法 临床法是通过谈话 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 系统地 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五 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2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4、 答 1 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强烈 狂暴性与温和 细腻共存 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2 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 意识水平的提高 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 情绪的延续性 情绪的丰富性 情绪的特异性 3 简述智力技能的形成 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 在该阶段学生要了解熟悉活动的任务 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在头脑中构成活 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 对活动进行定向 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 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物进行的活动 三是有声言语阶段 有声言语是一种外部言语 它是一种扩展的 出声的言语 本阶段要求学生离开

15、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 以有 声言语对活动的程序作精细的陈述 使智力活动向不直接依赖实物的出声言语过渡 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 即只看到嘴动听不到声音 如学 生心算 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 本阶段的特点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的形态 以内部简化 的言语形式完成认知活动 4 简述知觉的种类 答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 具体指物体大小 距离 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 需要人的视觉 听觉 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16、深度知觉等 1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放映 2 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指对物体长短 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 3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活立体知觉 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活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放映 他能使人们对距离进行 估计 2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 顺序性的知觉 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3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 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运动知觉包括两种类型 1 真动知觉 真动知 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 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地位移 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2 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4 错觉 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1 错觉的种类 错觉的种类很多 研究得最多的是几何图 形错觉 1 缪勒一莱尔错觉 2 艾宾浩斯错觉 3 庞佐错觉 4 厄任斯坦错觉 5 黑灵错觉 6 菲克错觉 7 冯特错觉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