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4303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今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摘要:在社会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下的产物已成为消费群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已成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导向。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商洛学院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的特点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关键字:当代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现状 积极引导(一)消费行为的含义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广义的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

2、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耗费。个人消费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总而言之,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就大学生而言,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三)培养大学生良好消费行为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代表,他们的行为是一个社会经济

3、文化发展程度的映射,其消费行为不仅仅表现了个人兴趣爱好,更是个人行为素质教养的良好好体现;作为子女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整个家庭,反映出整个家庭的思想观念,代表着其父母的形象;作为一名学生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整个学校,反映着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个校园的文化风貌;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他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形成了消费群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大学生个人的行为就不仅代表了个人,更代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而消费行为作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存在更加不容忽视。总之,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好坏与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是该社会能否获得长远持久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4、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调动各种资源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消费行为。1、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 本文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来了解商洛学院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本次发放问卷总共300份回收率为90%,问卷的有效率高达98%。分析问卷我们得知:问卷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包括生活必需品消费、学习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和娱乐消费。通过该问卷我们能更好地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从而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给与积极的指正引导。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1、消费结构多样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他们逐层递进分别满足人的生理

5、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无忧,他们会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通过问卷我们得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再单一而是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态势,他们除了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他们还增加了学习用品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和娱乐消费。这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成果。 2、消费层次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300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51.70%,还有24.15%的人平均每月生活费在3000

6、-5000之间,剩余的21.13% 的人月平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和 3.02%的人月生活费在5000元上。由此可知大学生的消费层次还是比较集中与中等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3、消费方式多样化 在网络交易、信用卡交易等普遍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除了原有的到实体店购物还发展了网上购物。网上的虚拟店面投资少效益高,产品的种类也比较齐全。就其影响而言它不仅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网上购物即节约时间又使得大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让大学生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希望,增

7、加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和荣誉感。 4、消费取向实用化 在面对不需要的产品时有79.10%的学生表示不会因一些诱因而购买该商品;当问及您在进行购物消费时,更注重哪一方面?有42.55%的人回答性价比,34.18%的人回答是商品的质量,剩余的18.91%的人注重商品的价格,只有3.27%的人注重商品的价格和1.09%的人注重商品的包装。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时还是比较注重商品的价格、质量、性价比,是比较实用的消费。但其中也存在一部分不理智的消费情况,需进一步的改善。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独立能力薄弱,理财能力差 问卷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有72.05%来自父母给与,

8、8.65%来自校外兼职,另外的19.3%来自其它(其它包括勤工俭学的收入、奖学金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经济独立状况比较差。因此,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与自身家庭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可以说家庭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平高低。 此外,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也比较差。从问卷得知有27.14%的人消费没有计划是随机消费的;另有34.94%的同学偶尔买过促销产品,17.84%的同学从没买过促销产品,仅仅只有10.41%的同学表示经常买促销产品。可见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财能力,其实促销产品不一定是变质的,大多数的促销产品是商家的一种经营方式是为了薄利多销,以达到占取更多市场份额的

9、目的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2、消费结构不合理,学习型消费水平低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项目有:生活必需品消费、学习用品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和娱乐消费。其中生活必需品消费包括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消费、平均每月的伙食消费和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消费等,总共占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的77.31%;人际交往消费包括平均每月的通讯消费、送给朋友的礼物消费和与亲朋的聚餐消费等总共占总共占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的19.77%;娱乐消费包括旅游费用等占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的11.65%,而学习用品消费只占了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的4.62%。显然当代大学生的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用于学习的消费太低。21世

10、纪的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信息膨胀、人才济济的社会,他们的生活压力空前所有的。为了在社会上取得一席之地,他们必须以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他们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学习必然需要一些投资,其中学习用品的投资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直接的体现了一个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增加学习消费。 2、从众的消费心理 从众是指一个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体现为无主见、随大流的“跟随”作风。具体表现在当同学谈论某某产品时自己就会跟随着他们说一些有关该产品的正面信息或反面信息,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有时还会因他人的说法,而从表面上评价该产品。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当多数人一起逛街时,自己

11、就会因面子而消费如:逛了一下午的街别人都买东西了只有自己没买觉得不好意思就随便买了一些或者是大家都说某产品适合自己时就即兴的消费。 从众并不一定是错的,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情况而确定,千万别等到事后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一些无用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其中他们的成长发展势必就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也是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下面将就这四方面的因素作出具体的分析。 (一)学校环境的影响 1、学校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和超前性,大学生能更多

12、、更快地接触西方文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价值选择、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超越于一般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在潜层次对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形成畸形的消费心理。也对思想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再者,学校作为一个大家庭,里面有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名族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传承不同,他们就会有百万种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当他们共出一个生活氛围中,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言行方式通过交流必然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人无完人,一个人的言行之中势必会夹杂一些他们自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会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当前的大学生能

13、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接触社会,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就容易形成从众的心理倾向。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他的文化氛围会直接对学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理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学校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理念缺乏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1)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校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

14、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2)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上缺乏对学生消费道德的培养,从而也难以达到正确引导到学生消费的目的。 3)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关于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

15、费意识、消费行为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校的各种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艺活动、实践活动等都鲜少有以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为主题的而展开的。不仅如此,我们的各种文化课程中也没有关于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校消费观教育的缺失。 2、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有些商家唯利是图将一些盈利性质非常强的娱乐型行业或一些的是学生沉溺其中玩物丧志的行业开在学校附近。如:网吧、KTV等娱乐休闲场所。这些场所的存在会在无形中引导学生的消费倾向,进而是他们的

16、消费理念差生偏差。再就是学校周围出现的一些小商贩的影响。小商贩大多是卖一些小吃、生活日用品和其它有关电子产品的维修等,他们都是一些操作方便,价格学生也能接受的行业,他们的出现方便了学生的生活,但有时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正版产品的印象而且破坏了学生的消费理念。导致大学生宁愿花大价钱从店面购买这些东西也不愿从小商贩手中买一些物有所值的东西。(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1、文化观念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速发展,带给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得以传播,其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冲击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