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

上传人:办*** 文档编号:12234 上传时间:2016-11-0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手法(企业培训-生产管理)(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手法简介及应用晉凱2前言:品管七大手法为执行品质管制时所使用的简单统计工具,其用途为配合 进行改善。 掌握现况 实施 确认效果 标准化4题点 现况因果关系层别 相关 管制图解析5采取对策效果确认标准化管理残留问题6查检表2. 特性要因图3. 柏拉图4. 直方图5. 散布图6. 统计图表7. 层别法7查检表8何谓查检表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 , 人员只要填入规定之查检记号 , 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 , 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 ,也是为了容易收集数据 (查检事实 )而设计的一种记录表 ,所以又称点检表或查核表。目的此表已记有查检的必要项目,以免查检遗漏已考虑层别,便于

2、事后的分类、统计与分析可将查检结果填入查检表上,填法简单易于使用查检所得数据的整理、统计方便查检表的分类 : 记录用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七大手法简介 录用查检表目的在收集数据型的资料,作进一步统计整理 用。主要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主因等。通常将数据分类成数个项目,以符号、数字记录,作为分析问题、掌握事实及改善用的根据。点检用查检表目在检查事物、机械 等的运作状况,或检查 问题之用。主要是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实施情形,亦即把非做、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记录,以防疏漏。七大手法简介 祥背光板 位置测试方法 外观目视 检验员 黄美丽样本大小 3000 批号 200

3、1/2/1不良项目 画記 不合格点数黑点 13辉点 8M/其他 4总和 3612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152 203 121 ) 点检人员 062 038点检日期 3/3/03 3/3/03 3/3/03 3/3/03备注 有轻微刮伤, 待修、已修复。影响生产效率、品质,请主动呈报检修,以维护机械寿命,以达预防报养功效。版本: 012001年 2月设备点检表14查检表注意事项:收集数据的目的需明确。能够迅速、正确且简易地收集数据,故只需设计必要项目。记录时要考虑层别,按各项要因分别调查。数据履历要清楚。尽可能以简单符号、数字记入,避免使用文字。应依使用目或工程的变化,必要时予以检讨修正。15特性要

4、因图16一些问题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此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 1952年所发明,故称“石川图。由于形状就像鱼的骨头,所以又称鱼骨图。对于一个特定结果,其原因很多,欲整理,使易于掌握、明了结果与原因间之关系而作成适正的图示 。七大手法简介 谓特性要因图 ( ?使用时机17问题描述记器设备性要因图之分类原因追求型对策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制程 /流程的相关因子 , 以便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 , 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之图形 , 目的在于追寻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

5、 , 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 , 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 (特性 )与对策 (要因 )间的关系七大手法简介 19制作步骤 :期及作者等资料。七大手法简介 要因大要因 大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中要因小要因小要因问题特性制作步骤:中要因制作目的:制作日期:制表人员:七大手法简介 步骤 :1. 确定要分析的问题结果 ).2. 进行原因分类广泛收集记录各项原因 .4. 记载有关事项七大手法简介 策追求型七大手法简介 他使捣板加工取放容易方便料屑清理加工次数少消除搬运损失熟知工作图使光线充足寻找资料容易托料架适当使隔板抽孔脱料容易固定烧位置适当使马达脱料无意使捣顶柱位置适当马达座隔板

6、捣板23过长之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料情绪士气疲劳良品控制人员标准严苛客户要求因追求型七大手法简介 绘图应注意事项 :1. 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 应用脑力风暴术 ,全员发言 把要因层别 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依 5应按特性别绘制多张的特性要因图6. 原因解析越细越好7. 确认原因的重要程度 ,应考虑其可行性 并经讨论表决后决定8. 应将圈出的重要原因整理出来 ,重新制作另一特性要因图9. 记入必要的事项于图旁 (制品名称 /工程名称 /完成日期 /参与人员 )不良的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或客户报怨的种类,以所构成的项目依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计值的图形。重点导向使资源,时间最有效利用。七

7、大手法简介 谓柏拉图 ( ?0%改善前、后之比较27柏 拉 图的制作步骤(1) 明确柏 拉 图分析目的(2) 决定层别项目、收集期间、收集方法、作成查检表(3) 数据收集(4) 数据整理统计,并依大小顺序排列(5) 准备绘图用纸、记入纵、横轴,先作直条图,次绘折线图(6) 绘积累比例刻度轴(7) 注明柏 拉 图名称、数据期间、目的、制作者及其他必要项目(8) 柏 拉 图分析、考察、导出结论七大手法简介 来源 :意大利学者 897年提出少部分的人 (20%)占有大部分的财富 (80%) 发展 :品管学者 做为分析属性或计数值之资料用来区分造成品质问题之少数重用原因及多数不重要之原因 信息 :1.

8、 了解哪些项目属于重要问题及大小顺序2. 知道每一项目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3. 可以预测减少某一项目后之整体利益4. 可以知道改善之效果如何七大手法简介 記 不合格點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黑點13 36% 36%輝點8 22% 58%M /F 翹 曲6 17% 75% 染5 14% 89%其他4 11% 100%總和36 100%0246810121416182010%50%100%01234567891010%100%36%58%75%89%100%02468101214不良數量0%10%20%30%40%50%60%70%80%90%100%累計百分比不良項目 13 8 6 5 4累計百分比

9、 36% 58% 75% 89% 100%黑點 輝點 M / F 翹曲 染 其他七大手法简介 0 0 %2 . 0 0 %4 . 0 0 %6 . 0 0 %8 . 0 0 %粗糙砂孔氣泡裂痕其他不良率砂孔粗糙氣泡裂痕其他改善成果柏拉图的实例 I 七大手法简介 为掌握数据分配状态,以了解操作系统规则性的图2. 对某一操作系统在相同的投入条件下,经某期间获得其特性的测定值3. 将这些测定值存在范围给予适当的等间隔,对每一区间内测定值出现次数,依区间数值顺序作成直条图,此图即称直方图4. 为绘制直方图一般先制作次数分配表,再行绘制直条图较为方便七大手法简介 谓直方图 (?为了要容易的看出如长度、重

10、量、时间等连续性计量值的数据分配情形,将所收集的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其所积累而成的面积,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故又称之为柱状图。目的33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I 明确直方图分析目的数据数量约 50 = 最大值 (L)一最小值(S) 后面详述七大手法简介 法,数据求数据组中最大值(L)与最小值 (S),并计算全距 (R) 决定区间数 (K)合宜区间数的建议 10个,决定区间宽度 (W),并修正为测定单位整数倍)()()(34先求最小境界值最小值测定单位 2第 1区间境界:最小境界值 (最小境界值 区间宽度 )类推各区间境界,直至涵盖最大值为止中心值 =(区间上境界区间下境界 ) 2

11、 七大手法简介 察,导出结论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0 7 0 . 8 9 0 . 9 7 1 . 0 1 0 . 9 4 0 . 9 3 1 . 0 0 0 . 9 8 1 . 0 0 0 . 9 31 . 0 2 0 . 9 0 0 . 9 1 0 . 9 8 0 . 9 7 0 . 9 6 0 . 9 2 0 . 9 6 0 . 9 8 0 . 9 51 . 0 3 0 . 9 2 0 . 9 3 1 . 0 9 0 . 9 4 0 . 9 3 0 . 9 8 0 . 9 7 1 . 0 0 0 . 9 40 . 9 7 0 . 9 4 0 . 9 5 1 . 0 1 0 . 8 8 1 .

12、0 5 0 . 9 7 0 . 9 7 1 . 0 1 0 . 9 60 . 9 3 1 . 0 0 0 . 9 9 0 . 9 4 1 . 0 8 0 . 9 8 0 . 9 7 0 . 9 3 0 . 9 2 1 . 0 50 . 9 6 0 . 9 9 1 . 0 0 0 . 9 5 1 . 0 5 1 . 0 3 0 . 9 6 0 . 9 8 0 . 9 7 0 . 9 61 . 0 0 0 . 9 7 1 . 0 2 1 . 0 1 0 . 9 7 1 . 0 5 0 . 9 0 1 . 0 0 0 . 9 9 1 . 0 50 . 9 8 0 . 9 0 0 . 9 8 1 . 0 0 0 . 9 8 0 . 9 6 0 . 9 5 0 . 9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