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233520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综合检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项目建设背景1.1项目名称: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综合检测线建设项目1.2项目性质:新建1.3建设地点:xxx县xxx镇xxx村1.4项目承办单位: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1.5承办单位概况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注册资本为伍佰万元人民币,公司共有员工25人。公司地址:xxx县xxx镇xxx村法人代表:经营范围:机动车检测、机动车环保、尾气检测(凭计量认证合格证经营)。1.6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6.1编制依据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委托x

2、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合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1.6.2编制原则(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三废”排放少,污染小;(2)立足本地资源,优化技术方案,尽可能减少项目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的能力;(3)设计贯彻规模现代化、布置一体化、建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的“四化”方针;(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强制性设计标准及规范,保证工程设计质量;(5)结合场地现状,努力做到

3、布局合理,节省占地;(6)增强环保意识,三废治理与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7)认真贯彻劳动法,加强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防护设计的措施,保证生产人员的身心健康;(8)认真贯彻消防法,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善可靠;1.6.3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建设规

4、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5)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6)项目实施进度建议。(7)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8)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9)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2.项目概况2.1建设地点:项目场址选在xxx县xxx镇xxx村。场址东面是国家粮食储备库,北侧邻xxx公路,南、西两侧是耕地,距离居民区较远。2.2建设规模及内容:2.2.1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8552.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9平方米。设计规模为年6万辆机动车综合检测。2.2.2建设内容该项目主要是进行机动车综合检测,

5、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和机动车综合检测线建设。其中:(1)综合检测车间,层数1层,层高8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钢结构。(2)综合检测车间,层数1层,层高8米,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钢结构。(3)综合服务楼,层数3层,层高:一层4.5米、二层4.2米、三层3.9米,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钢筋砼框架结构。(4)锅炉房及泵房,层数1层,建筑高度8.3米,建筑面积216平方米,钢筋砼框架结构。(5)综合检测线4条,即,15T:1条、10T:1条、3T:2条。(6)综合检测配套设施、设备和基础设施。2.3主要建设条件(1)土地:项目用地符合xxx县xxx镇xxx村规划要求。(2)技

6、术条件:在工程建设方面,聘用施工技术成熟的施工队伍建筑和安装,可以胜任本工程施工的需要。在机动车综合检测线方面,该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3)供水条件:在场区内自打深井3眼,深度20米,供水管路接引开工用水,水质达到生产、生活用水标准,水井供水量完全能够生产、生活需要。(4)供电条件:电源接引xxx供电站,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5)供暖条件:自建2t/h锅炉房。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根据市场调研情况,xxx县现有大型车辆约1.8万辆,小型车辆约4万辆。并且伴随xxx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估计未来几年,xxx县机动车将按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届时,xxx县仅靠现有的安检线很难完成机

7、动车的安检任务。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经多次考察、市场调研及论证,确定拟建本项目,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可增加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2.5项目投入总资金和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2131.54万元。(2)资金筹措:企业自筹。2.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 38552.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899 平方米占地面积 4057 平方米建筑系数 10.52%容积率 0.13绿化率 35%项目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59%投资回收期为6.2年(含建设期)。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

8、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已成为现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保有量越来越大。如何用现代、科学、快速、定量和准确的手段,检测并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使汽车更好地发挥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气净化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使用性能,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汽车综合检测线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成熟。它不仅可代表政府车管机关或行业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监督,而且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检测是利用现代技术,使用不解体的方法,让车辆快速通过检测设备仪器完成检测、诊断工作,车辆检测过程是一个快速运转的流水线作业过程。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

9、速增加,市场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服务的需求也急剧扩大,此项目的实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必要性机动车的安全检测工作,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法规对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是严格控制各类机动车辆带病上路的有效措施,也是交通安全防范源头管理的重要策略。但纵观目前许多地方的的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疏于管理,当前机动车检测工作的硬件配备、管理效能、人员素质、公众形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车检工作难能到位,出现诸多的逃检、漏检、虚检、误检等问题,对道路交通的安全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本项目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

10、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管理规定等法规与标准,建设机动车综合检测线,以保证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对域内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的工作。 目前,xxx县境内机动车检测只设有一处,车辆按期检测都需要到此处检测。随着xxx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未来机动车辆的增多,xxx县仅靠现有的安检线很难完成机动车的安检任务。车主检车的不便,必将增加车主意见纷纷。尤其是那些大、中型客运车辆和货运车辆的车主,因耽搁时间造成了经济损失,其反映更是强烈。本项目建成后,将使xxx县车辆的检测更方便,并可以大大降低众车主检车的时间。有利于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个私经

11、济和集体经济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项目不仅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也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必要且可行的。第三章 市 场 分 析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截至2013年1月30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其中汽车1.2亿辆,摩托车1.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6亿人,其中

12、汽车驾驶人2亿人,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 1-11月,汽车产销1998.93万辆和1986.01万辆,同比增长14.34%和13.53%。其中乘用车产销1630.29万辆和1615.18万辆,同比增长15.78%和15.10%。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尚未公布2013年全年的汽车市场产销情况,但是前11个月产销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的水平,高增长已无悬念。业内普遍预计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将平稳增长,但增速将放缓。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目前xxx县现有大型车辆约1.8万

13、辆,小型车辆约4万辆。随着xxx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估计未来几年,xxx县机动车将按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可见,xxx县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综合检测线项目的实施能够满足xxx县机动车检测的需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第四章 场 址 选 择1.场址所在地区现状1.1地区与地理位置项目场址选在xxx县xxx镇xxx村。场址东面是国家粮食储备库,北侧邻台盘公路,南、西两侧是耕地,距离居民区较远,交通十分便利。1.2场址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项目土地使用权属自然人刘艳群,项目总用地面积38552.52平方米。1.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项目建设地点地势平坦,地上和地下均无障碍物。1.4土地来源该项目用地

14、为租用刘艳群场地(工业用地),租金每年4.6万元。2.场址建设条件2.1场址地形、地貌 场址地形属平原地形,为荒地。场址地表无其他障碍物,地形、地势条件较好,适合项目建设。2.2气候条件xxx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冬季西伯利亚一带的寒冷干燥气团南侵;春、夏季海洋温暖湿润气团北移,xxx处于其过渡带,气候变化较大。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温暖适宜,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风大,冬季寒冷。2.3城镇规划该地位置在xxx县xxx镇xxx村,远离居住村民区,符合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2.4环境保护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15、,为贯彻落实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和政策,该热镀锌合金项目在设计与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营的各个阶段,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与治理,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项目建成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5社会环境条件xxx县境内土肥地阔,物产、资源丰富。有耕地114.2万亩,林地54.1万亩。有辽、浑、绕、柳等大小河流14条,天然水面5.8万亩,占全省淡水池塘面积的1/8。地下蕴藏石油、天然气、石英砂、草炭、矿泉水等资源,是辽河油田重要采区之一。xxx县先后被命名和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县、辽宁省“无毒县”和辽宁省首批国家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