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2232492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常见计算题教学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地理常见的计算题 一 比例尺的计算 1 计算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cm 实地距离 cm 注意问题 1 比例尺是比值 无单位 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要化成相同单位后再计算 2 通过比例尺计算出的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表示 有时用米表示 3 图幅不变 比例尺愈小 绘制范围愈大 内容愈简略 比例尺愈大 绘制范围愈小 内容愈详细 4 表示的地区范围不变 比例尺扩大1倍 是原来的2倍 则图幅是原来的4倍 2X2 比例尺缩小1倍 是原来的 倍 则图幅是原来的 倍 X 二 地方时 区时 时区的计算 1 时区 1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时区数X15 注意东西经 2 时区范围 中央经线度数 7 5 中时区和东 西

2、十二时区除外 3 某时区序数 某地经度数 15 注意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除中时区外 东经度为东时区 西经度为西时区 2 区时 1 某地区时 已知地的区时 1小时 两地时区差 东加西减 2 两地时区差 两地同在东时区 或西时区 两地时区差为两数之差 若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 另一地在西时区 两地时区差为两数之和 3 地方时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地方时 4分钟 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 注意 1 晨 昏 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00 18 00 2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平分昼半球经线 地方时为12 00 平分夜半球经线的地方时为0 00或24 00 例1 北京时间为15点时 赤水 106 E 地方时是几

3、时几分 答案 14点4分 例2 已知75 W的地方时是12点 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 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解析 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经度相差15 时刻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 时刻相差4分钟 经度相差1 时刻相差4秒 解析 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时刻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5 答案 110 W 三 日期变更的计算 日期变更 1 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 日期要 东减西加 2 过0时或24时的日期变更线时 日期要 东加西减 注意 1 日期变更时要注意闰年和平年 月份的大小之分 2 180 经线上的地方时 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 如 180 经线是5时 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5个小时 例 图中两条虚线 一条

4、是晨昏线 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日 时 日 时 月 时 月 时 解题思路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7月初 北极极昼 晨线 6点 8点 减一天 B B A 15 15 180 A B是北纬30 地区与晨 昏线相交的两点 请判断 1 A B地的昼长 2 标注出与北京相同日期的范围 A B昼长为14小时 120 E 0点 例 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05年12月31日 指出北京时间是2006年1月1日17时的是 ABC 四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H 90 两地纬度差 太阳直射点

5、与所求地点的纬度差 注意 1 求两地纬度差时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 为两数之差 不在同一半球 为两数之和 2 若H为负值 说明此地为极夜 2 楼间距L hcotH h为楼高 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3 正午日影影长L hcotH h为杆长 H为当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4 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计算原理 a 90 HH 90 两地纬度差例 在纬度为40 N地区 热水器太阳能受热板与地面的角度随四季的变化 夏至 a 16 34 冬至 a 63 26 春秋分 a 40 五 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1 已知昼长求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12 昼长的一半 夜长的一半日落时间 12

6、 昼长的一半 24 夜长的一半2 已知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昼长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12 日出时间 X2 日落时间 12 X23 在光照图上求昼长昼长 昼弧 度 15 读图 一艘由太平注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 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 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 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1 4题 1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 P地的地方时为 A 22时B 14时C 20时D 16时2 拍摄照片的当天 漠河的夜长约为 A 16小时B 14小时C 10小时D 12小时3 该船即将进入 A 巴拿马运河B 麦哲伦海峡C 德雷克海峡D 直布罗陀海峡4 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美国中部小麦黄

7、熟B 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 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 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2003高考文科综合题 六 高度和气温的计算 某地的温度 已知地温度 0 6 两地的高度差 100米注意 1 所求点在已知点之上 减两地温度差 所求点在已知点之下 加两地温度差 2 两地高度差单位为 米 七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内出生人数 年内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 出生率 死亡率 八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 赤道上1 的经度差对应的弧长 111千米2 经线上1 的纬度差对应的弧长 111千米3 纬度为 的纬线上 1 的经度差对应的弧长 111 cos 千米4 60 纬线上1 的经度差对应的弧长 111千米

8、 2004江苏高考题读图12 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a b c d所示的岛屿中 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 和 2 图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千米 3 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 其主要原因是 4 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 其主要原因是 九 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 n 1 d H n 1 d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 或有n条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叠 等高距为d米 注意 1 从水面0米等高线起算的陡崖相对高度H为 n 1 d H n d 2 此计算方法适用于其他等值线图 2000年广东高考题 陡崖高度 至少 250 100 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减1乘等高距不超过 300 50 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加1乘等高距 十

9、打井深度的计算 h a b h为井深 a为等高线值 b为等潜水位线 例 如果在B C D E四点打井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 仅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 最容易打到水是 A E点B B点C C点D D点 读图 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均为5 单位 米 甲处为一口水井 完成1 2题 1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A 1 5米B 2 5米C 7 5米D 8 5米2 从图中内容可知 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地下水污染严重B 地下水开采过度C 有盐碱化倾向D 有荒漠化倾向 十一 坡度的计算 tan h L h为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可由两点等高线值求出 L为两点距离 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如坡度大于25 不能修建梯田 十二 河流长度与流域面积的计算 河流长度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注意河流长度单位一般为米 流域面积先作出流域的分水线 山脊线 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实地面积 图上面积 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