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31367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科版)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1、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吃、穿、用、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所以,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含义: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 分类:可再生资源,如各种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3、认识生物多样性各种生物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生物的多样性:指地球生物圈中所有动物

2、、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在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校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意义或作用):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最为宝贵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4、怎样对待自然资源?我们应该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资源,同自然和平谐相处,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5、自然环境由哪些物质构成?包括哪些因素?它对人的生存有什么

3、重要意义?构成物质:自然环境由阳光、空气、水、生物、岩石、矿物、土壤、气候等构成。包括因素: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空间环境等。意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提供了生物生存的三个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氧气,而且为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能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提供了物质保证。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6、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在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7、人类与大自然是怎样的关系?人

4、类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8、人类如何善待大自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保护大自然,不破坏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和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9、人类与自然环境中食物链的关系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本来应置身于食物链

5、中。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而动植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营养。如果人类不珍惜大自然,过度地开采利用大自然,就会打破食物链的平衡状态,从而造成人和大自然的不和谐,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1、为什么自然在哭泣?(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的表现)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表现在: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等。因此人类的大自然母亲在哭泣,人类的大自然朋友在哭泣。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原 因: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全世界的物种正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同时,一个物种灭绝后应永不再生,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

6、一个物种,往往就有10至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危 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保护: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依法打击、制止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加强宣传,提高公民意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给生物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3、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带来什么后果(危害)?如何解决土地荒漠化?原因:土地是万物之母,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人类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草原的

7、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破坏了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生态平衡;、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导致荒漠化的人为活动:不合理的耕种或过度耕种;不合理的放牧或过度放牧;在降水不足以供应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地方把牧区改为耕地;在树木生长不易的地区砍伐树木。后果或危害: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人类居住条件恶劣。采取的措施:保护好现有植物,禁止乱垦滥伐;退耕还林、还草;造林种草;合理放牧,定期轮牧。4、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产生的后果、解决办法。原因: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地球上的淡水越来越少。后果:在21世纪,淡水正在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淡水资源危机可能是人类以后

8、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解决办法:节约用水;防止并治理水污染;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工程。5、能源匮乏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原因: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口过多,过度消耗。后果: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可持续发展。6、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7、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原因:土地是地球陆地上的万物之母。但是,人类

9、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垃圾越来越多,土壤污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后果:土壤污染不仅严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也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8、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原因:由于人类生知和生产中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断增加,工厂、居民区和汽车等越来越多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危害:大气污染不仅会严重影响地求上各种生物的生存,也严重损害着人类的健康。9、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

10、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注的一时繁荣。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1、人类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的哭泣?(人类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人类唯一的选择是什么?)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惟一的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

11、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为了子子孙孙都能够生存和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泽而渔。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义之一。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求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人类在选择生

12、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原则: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尊重和保护生活社区;发送人类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维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改变个人的态度和生活习惯;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建立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创建全球性联盟。4、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采取的措施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5、中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我们不仅应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一定的规范。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应该首先学会遵守的规范。6、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护

13、自然?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为参与和开展更为广泛的环保行动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家庭和社区周围,做一些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等,保护鸟类、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宣传环保知识等;参与并推动社区环境保护,关注并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之中。7、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多种作用,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可以调节和改善小区域的气候,净化空倔,防止粉尘扩散和迁移,净化污水,减

14、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减少细菌和美化环境。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第四课 共同的需要1、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及作用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主要有: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作用: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证(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公共教育是作用)。2、公共场所的含义:公共场所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

15、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集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如:博物馆、商场、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展览会、贸易集市、超市等。3、公共设施含义: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包括:公共汽车、公路、电线、光缆以及农田水利等。目的: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4、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的原因是什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教育关系到子孔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发展教育事业,能使每个人都接受教育,丰富完善自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5、正确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既要受到道德的遣责,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因为公共设施是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的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