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352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1诗经2“六义”3春秋4“春秋三传”5论语6楚辞7散体大赋8抒情小赋9汉乐府10史记11古诗十九首12孔雀东南飞13建安风骨14新体诗15骈文16志怪小说17游仙诗18玄言诗19吴歌20西曲21宫体诗22初唐四杰23上宫体24王孟25高岑26新乐府运动27唐传奇28花间派29温韦30西昆体31诗文革新运动32江西诗派33诚斋体34苏辛词派35稼轩体36辛派词人37永嘉四灵38江湖派39诸宫调40元杂剧41散曲42元曲四大家43元诗四家44铁崖体45话本46南戏47平话48荆、刘、拜、杀49台阁体50前七子51后七子52唐宋派53公

2、安三衰54竟陵派55明代传奇56吴57玉茗堂四梦58小品59四大奇书60章回小说61神韵说62格调说63肌理说64性灵说65浙西词派66常州词派67桐城派68阳湖派69南洪北孔70诗界革命71南社72谴责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答案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

3、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6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7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

4、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8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9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它的主要职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10作者是西汉人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记人为中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记录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评之

5、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出现不仅开创了中国正史的写史体例,同时对后代传记文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1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的文选之中,这十九首古诗都是汉末文人作品,非一人一时所作,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钟嵘评之曰:“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评之为“五言之冠冕”。1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卷一,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孔雀东南飞有353句,1765字,是乐府诗歌中最长的叙事诗。它叙写一对恩爱夫妇受到礼教的逼迫而分离,终于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13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反

6、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14南朝齐、梁年间,以理论为指导,讲求声律的新体诗。因形成于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眺等人。它的出现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的基础。15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16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一种类型,专记幽冥怪异、神灵报应、人间奇异,深受佛教故事、巫士和方士影响。代表作品是干宝的搜神记。17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游仙”

7、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18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19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晋书乐志)20西曲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

8、今乐录)21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描写女性为主。22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23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绮错婉媚”。上官仪还总结了前人对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从而芊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4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

9、二人都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相似。25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26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人称之为“张王乐府”。27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这种小说的内容、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

10、称之为传奇。最早把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后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8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一个词集,名为花间集,其中收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作。词风多为浓艳香软,内容多为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后人称集中的作家为“花间派”。该派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重要词人有韦庄、欧阳炯等,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9花间词人温庭筠和韦庄。二人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故并称为“温韦”。其实二人词风不尽相同。温词浓艳,韦词清丽;温词缜密,

11、韦词疏淡;温词含蓄,韦词直率。30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诗集称西昆酬唱集。穆天子传云:“天子升于昆仑之丘,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册府。”据此,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玉山、册府,西昆指玉山。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31北宋中叶,欧阳修登上文坛,学作古文,倡导古文运动,并很快成为文坛领袖。他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形成了浩大的声势,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

12、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开创了一代诗风。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32江西诗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图是吕本中早年一时兴到之作。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列入图中的人物,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主观色彩较浓。宗派图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

13、政局有密切关系。江西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发展期、全盛期与衰落期。33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中以绝句最为出色。34北宋的苏轼,首开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张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35辛弃疾号稼轩。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才气

14、纵横,笔力超拔。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色罗万象”。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36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张元干、张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或后于辛弃疾、在

15、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37“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四灵”以宗唐为号召,实则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38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江湖本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官宦,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