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332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循环经济__习题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 )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 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C ) A、6.50% B、7.50% C、

2、8.70% D、10%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3、”的会议是( C )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4、C )种气体。 A、4 B、5 C、6 D、71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较快,占到了全世界的( B ) A、40% B、42% C、44% D、46%16、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 B )的灾难一触即发。 A、工业发展 B、生态环境 C、农业发展 D、商业发展17、截止2010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 B )吨二氧化碳。 A、7.5亿吨 B、8亿吨 C、8.5亿吨 D、9亿吨18、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 )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5、19、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 A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20、“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 C )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21、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 )窗体顶端 A10棵 B15棵 C20棵 D25棵 22、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窗体顶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23、“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 )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窗体顶端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24、.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6、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窗体顶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窗体底端25、( )能源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87%窗体顶端 A太阳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碳基能源 窗体底端窗体底端26、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窗体顶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窗体底端27、27窗体底端27、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 )标准煤左右窗体顶端 A一万亿吨 B一万一千亿吨 C一万两千亿吨 D一万三千亿吨 窗体底端28、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窗体顶端 A二氧化碳、臭氧 B水蒸气、二氧化碳 C

7、氧化亚氮、甲烷 D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 窗体底端29、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窗体顶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0、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 )瓦。窗体顶端 A1350瓦 B1355瓦 C1360瓦 D1367瓦 窗体底端31、08年国家批准的光伏工程上网电价是( )窗体顶端 A3元/千瓦时 B3.5元/千瓦时 C4元/千瓦时 D4.5元/千瓦时 窗体底端32、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窗体顶端 A30%35% B35%40%

8、 C40%45% D45%50% 窗体底端33、2006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窗体顶端 A10% B20% C30% D5% 窗体底端34.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 35.与新能源相比,( )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绿色能源 D核36.( )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 B核能 C热能 D水能 2、

9、37.(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 B森林 C草原 D河床 38.(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D森林 39.发达国家中,(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3、 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 )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 )吨标准煤。 A4.5亿吨 B5.5亿吨 C6.2亿吨 D6.5亿吨 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

10、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 ) 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发展中国家 43.(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 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二、多选题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46.气候系统有( )。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 47.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

11、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 B氧 C氮 D磷 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 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50.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 A雷雨 B冰雹 C台风 D寒潮 5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5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 5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

12、略有(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5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55.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 A产生气候异常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D加剧水土侵蚀 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醋酸 5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窗体顶端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窗体底端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

13、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窗体顶端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59、.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窗体顶端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 6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 )。窗体顶端 A生产领域 B转移领域 C消费领域 D出售领域6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BCD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6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 ABC )。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64、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 BC )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D )。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67、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BD )。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6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 A、加强学校教育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