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231246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理论 陈良华 李志华 张昉 会计理论习题与解答 本章思考题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主要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参考答案:会计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需要从企业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但这些数据信息是否应当在会计凭证、账薄中加以记录,以及怎样把账簿中的信息和其他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必须经过会计确认进行辨别和认定。对会计确认有广义和狭义理解之分。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哪些经济业务或项目应该进入会计系统;2)进入会计系统的项目,应记录为什么会计要素;3)何时确认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4)所确认的金额是多少。2、试比较早期的会计确认理论和现在的会计确认理论?参考答案:早期与现在的会计确认理论特征比较早

2、期现在内容的单一性与系统性确认可理解为实现的同义词,如佩顿有关确认的使用所指的就是收入的实现问题。会计确认概念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概念。确认对象确认对象仅局限于收入。确认对象己扩展到多种会计要素。3、我国关于会计确认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参考答案:(1)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一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2)负债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3、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所有者权益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六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第二十七条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4)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第三十二条,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四条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

4、才能予以确认。第三十五条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十六条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4、会计确认的基础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会计确认标准解决的是应否确认,会计确认的基础则是何时确认的问题。确认的时间基础通常有三

5、个: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动制。5、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它的优缺点如何?参考答案:有关权责发生制的定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表述。第一种强调的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权责发生制是用来确定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以及费用、成本和其他支出的。它试图把成果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之于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娄尔行,1994)。第二种强调对所有会计要素的适用。“权责发生制会计试图将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在其发生期内所产生的现金后果,作为交易与其他事项或情况影响一个体财务上的结果加以记录,而不把财务结果仅限于个体收入或付出现金的那一报告期”(FASB, 1985)。

6、优点缺点权责发生制l 权责发生制基础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l 能提供特定主体的资产、负债及其变动的信息。l 权责发生制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的配比。l 比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能够更好地反映经营业绩。l 不能反映非交易事项。l 所提供信息严重失真。l 不能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6、什么是会计计量?试阐述会计计量的发展历程?参考答案:计量是通过数量来描述和揭示事物的过程。会计计量是计量的一种形式,是计量在会计领域的具体运用,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计量单位),选择被计量会计对象要素适用合理的计量属性,通过相关的计量方法,从而确定应予记录和报告的各会计对象要素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理论和方法在会

7、计理论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1原始计量时期 2统一量度单位时期3计量方法完善时期 原始计量是人类早期的会计活动所运用的计量。这一时期计量的基本特征是:计量活动主要运用的是实物量度单位,计量过程主要是直接计量。 到这一时期,人们己经有意识地确立了运用统一的货币量度单位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这是会计计量发展史一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不亚于复式簿记对会计发展的贡献。 从理论上来认识、讨论会计计量问题,而不仅限于对具体计量方法孰优孰劣的争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7、会计计量包括哪些要素?参考答案:会计计量包含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会计计量的空间范围、会计计量的时间范围、会计

8、计量的对象、会计计量尺度和会计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属性。8、试比较会计计量尺度与会计计量单位?参考答案:会计计量尺度和会计计量单位是货币计量假设的具体体现。计量尺度和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计量尺度解决的是货币计量问题和计量中记账本位币的选择问题,而计量单位解决的是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的选择问题。9、我国现行的会计属性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

9、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10、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10、阐述几种常见的计量模式及其特点?参考答案:1、历史成本/ 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实际交易作为财务会计的记录依据,它具有最强的可靠性和有用性,且会计程序简单明了,容易操作。但该模式的使用前提是以币值的稳定为假设,它既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也不考虑被计量对象的价格变动,所以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物价显著变动时,使利润确定不真实,生产耗费补偿不足,造成企业生产规模萎缩。同时,由于收入、费用配比逻辑上的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历史成本/ 不变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这种模式试图从计量单位上来

11、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它使会计处理按一般物价指数对名义货币单位进行调整,换算成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来调整原按名义货币计量模式所产生的会计报表,从而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但是该模式仅考虑了一般物价变动,并没有考虑个别物价的变动,且物价指数的选择也比较困难。3、现行成本/ 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种模式试图从计量属性上来解决物价变动的影响问题。它在日常会计处理中采用现行成本计量属性,否定了币值不变,强调了由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资产损益。这种计量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正确确定收益,有利于资本保全。同时,收入费用的配比具有了逻辑上的一致性,使财务报表不仅能反映现实的财务状况,而且能够区分资产收益和经营收益。但在采用这种计量模式时,由于此资产的现行成本难以确定,致使实际应用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缺乏纵向的可比性。4、现行成本/ 不变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该模式试图通过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来消除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通过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调整,来消除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从而全面解决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问题。但这种模式所花费的信息成本很大,并且客观性与可行性都很差,操作较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