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183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的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城市的经济状况反映并决定着城市的实力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尤其在我国,城市建设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公众对一些新兴城市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市的名牌产品或驰名企业的宣传中得到的1。通常,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形象相应地就要好一些。因此,城市经济形象也是城市形象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城市经济形象的考察,我们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特色、经济影响等子系统指标入手。2.1.1.1.1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山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由1990年的51.06亿元增至2006年的1036.04亿元(见图2-1),16年间全市经济保持两

2、位数的增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25%。200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6.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下同) 增长16.7%,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增速居全省第三位(见图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89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7.9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6.21亿元,增长16.8%。 图21 1990-2006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表2-1珠三角8市2006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城市GDP(亿元)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广州6068.4114.71696.3

3、8深圳5684.3915.01272.26佛山2926.7219.3909.83东莞2624.6319.0704.95中山1036.0416.7342.77惠州933.216.3307.67江门921.0115.3279.25珠海749.6016.1255.02图2-2珠三角8市2006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上述各市2006年社会经济发展公报整理得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是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

4、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1998年标准)。1990年,中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每年稳步增长,2006年突破4万元人民币,达到42047元,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5384 美元,增长15.1%,仅就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见图2-3)图2-3 1990-2006年以来中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

5、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90年以来,中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逐步增长,1994年以后略有放缓,98、99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反映了中山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2006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77亿元,增长6.8%,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从经济成份看,国有投资52.38亿元,增长7.9%;集体投资24.62亿元,下降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80.62亿元,下降5.5%;私人及其他投资185.15亿元,增长17.5%。国有、集体、外商及港澳

6、台、私人及其他投资结构调整为15.3:7.2:23.5:54.0。图2-4 中山市199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2.1.1.1.2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中山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经济一直在中山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内源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表2-2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规模以上“三资”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38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2.3%,增长22.5%;私营经济完成总产值509亿元,占22.9%,增长20.3%;集体经济完成总产值77.6亿元,占3.5%,增长5

7、.1%;国有经济完成总产值79.1亿元,占3.6%,增长29.2%;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总产值171.6亿元,占7.7%,增长28%。从总体上看,外资企业的总量大,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高,增长迅速。表2-2:2005年中山市全部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份2004(万元)2005(万元)增长率(%)占全部比重(%)工业总产值179741012221450821.9100国有经济60378379098029.23.6集体经济7280317757015.1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111416541383509622.562.3私营经济4178976509671520.322.9其他经济13216

8、57171601628.07.7数据来源:2006中山统计年鉴图2-5 中山市2005年各所有制经济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数据来源:2006中山统计年鉴从表2-3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山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和内源型企业中的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增长的速度不及外商企业,但总量上超过外商投资企业。 表2-3:2005年中山市全部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企业数年份2000200420052005比2004国有经济156716.67集体经济193175152-13.14外资经济(含港澳台)547113112248.22私营经济220153716215.47其他经济992722885.

9、88数据来源:2006中山统计年鉴轻重结构。由于中山市过去长期贯彻“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的方针,一直偏重于工业的投资,尤其是偏重于轻工业的投资,使得中山市轻重工业比例失衡,轻工业过重,重工业过轻。从1990年起一直到2001年,轻工业的产值都是重工业的3-4倍。2002年开始,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之比在2附近徘徊。 图2-5 中山市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重工业发展的措施。通过多年的努力,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中山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全部

10、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78下降到2005年的66,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2下降到2005年的34,整体发展方向向着逐渐合理的结构发展。图2-6 中山市轻工业与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图数据来源: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到图2-7 中山市1990年和2005年轻重工业结构构成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和2006)以上数据显示,199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80亿元,其中,轻工业为62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8%;重工业为1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2%;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292亿元,其中,轻工业为2187亿元,

1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重工业为110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16年间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趋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通常以产业产值作为衡量的指标。产业结构的变动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按照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产业结构呈正相关的关系,即经济总量增长越高,产业结构变动率越高。经济总量增长率在一定程度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形态,即人力、资本、技术设备的动员及其有效的配置。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动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演进,在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重心的偏移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产业和

12、第三产业的方向发展,这是克拉克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里昂剔夫产业联系理论所作出的结论。多年来,中山市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到“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重点产业突出、区域布局渐趋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山市三次产业结构所占的比重中,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从1990-2006年间,第一产业值所占GDP的比重从26.7%下降到3.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1990年的36.8%上升到2004年的64.98,然后又下降到2006年的61.3%,呈现上升、下降交相替代的状态;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

13、从1990年的36.45%上升到1995年的41.9%,然后又下降到2004年的30.02,然后又上升至2006年的35.3,呈现上升、下降交相替代的状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按照二三一的方向发展。图28 1990-2006年中山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到图2-9 中山市1990年和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和2006)通过上面1990年和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山市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1990年为36.45,2006年为35.3,16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第二产

14、业比重由1990年36.85快速提高到61.6。这说明中山市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一直以来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空间结构。 中山市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明显的三个密集区:中部组团、西北部组团、东部组团;而南部组团不管是从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工业总产值来看,都是处于最后。明显落后于其他组团。从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看,东部组团增长明显,超过了其他组团。表2-4 中山市各组团经济发展情况表镇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外贸出口总值(万美元)中部2479861497203711705373201西北部2905158928126511618235963南部1087434278450717419178029东部1932870713563822368435400全市8802018329200006511012208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