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2311222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技术模拟测试.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工程技术 单项选择题 1来自不同行使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 D )A交错点 B分流点C合流点 D冲突点1同一行使方向的车辆项不同方向分离行使的地点称为( B )A交错点 B分流点C合流点 D冲突点1来自不同行使方向的车辆以较小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使的地点称为( C )A交错点 B分流点C合流点 D冲突点1在无交通管制的叉口,交错点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 D )A立体交叉点 B分流点C合流点 D冲突点2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管线相交的形式称为( D )A交叉 B分流C合流 D冲突2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管线相交的形式称为( D )A交叉 B分

2、流C合流 D冲突2进环合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互相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使的路程,称为( D )A交织长度 B交织角C环道宽度 D交织路程2相交道路不在同一平面位置时,称为( B )A平面交织 B立体交叉C立体交织 D平面交叉3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使时互相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使的路程,称为( B )A交织长度 B环道的宽度C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 D中心岛半径3交织角的大小取决于(D )A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 B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C环道的设计车速 D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3交织长度的大小取决于(B )A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 B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C环

3、道的设计车速 D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3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取决于(C )A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 B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C环道的设计车速 D环道的宽度和交织段长度4立体交叉时,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称为( C )A入口 B出口C匝道 D变速车道4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 A )A入口 B出口C辅助车道 D变速车道4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 B)A入口 B出口C辅助车道 D变速车道4因车辆变速行使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D )A入口 B出口C辅助车道 D变速车道5.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的警告标志有( A )A23种 B35种C17种 D20种

4、5.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的禁止标志有( B )A23种 B35种C17种 D20种5.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的指示标志有( C )A23种 B35种C17种 D20种5.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的指路标志有( D )A23种 B35种C17种 D20种6路面标线的画定根据是(D )A道路断面形式、路宽及交通管理的需要 B道路断面的形式、路长及路宽C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等 D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的布置6一般认为市区公共交通车辆中途停靠比较合理的间距为( A )A500m B1000mC2000 m D4000 m6一般认为郊区公共交通车辆中途停靠比较合理的间距为( B )A500m B1000mC2

5、000 m D4000 m6道路交叉口附近的站位,宜安排在交叉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为(A )A50100m B100200mC200500m D5001000m7路基的高度取决于( A )A纵断面设计及地形 B道路的技术等级C水文条件 D边坡稳定7路基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其中填方路基称为( A )A路堤 B路堑C路床 D路面7路基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其中挖方路基称为( B )A路堤 B路堑C路床 D路面7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是( A )A路基土的稠度 B路基土的密度C路基的临界高度 D路基的受力状况8土基回弹模量表示( A)A土基在

6、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B路基再外荷及自重作用下,土基抵抗破坏与变形的承载力C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力的指标D压力与弯沉之比8地基反应模量表示(D)A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B路基再外荷及自重作用下,土基抵抗破坏与变形的承载力C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力的指标D压力与弯沉之比8加州承载比是 ( C)A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B路基再外荷及自重作用下,土基抵抗破坏与变形的承载力C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力的指标D压力与弯沉之比8路基强度是指( B)A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

7、力B路基在外荷及自重作用下,土基抵抗破坏与变形的承载力C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力的指标D压力与弯沉之比9路基的宽度为( A )A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B路床与路堤宽度之和 C路堤与路肩宽度之和 D路床与路肩宽度之和 9当路基高度低于按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计算的临界高度时,可视为( A )A矮路堤 B路堑C高路堤 D深路堑9路基边坡坡度可用( A)A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表示 B边坡高度与边坡长度之比表示 C边坡宽度与边坡高度之比表示 D边坡长度与边坡宽度之比表示 9用来把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制定地点的排水设施是( A)A排水沟 B跌水C蒸发池 D激流槽1

8、0挡土墙靠近回填土的一面称为( A )A墙背 B墙顶C基底 D墙胸 10挡土墙暴露在外侧的一面称为( D )A墙背 B墙顶C基底 D墙胸 10仰斜、垂直、俯斜3种不同挡土墙在相同情况下,墙背所受土压力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A仰斜挡土墙墙背所受土压力最大 B垂直挡土墙墙背所受土压力最大 C俯斜挡土墙墙背所受土压力最大 D垂直挡土墙墙背所受土压力最小10挡土墙通常采用的基础形式是( A )A浅基础 B深基础C桩基础 D片伐基础多项选择题 1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 ABCDE )A十字形 BT字形CX字形 DY字形E错位交叉1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BCDE )A正线 B匝道C变速车道 D

9、出口E入口1根据墙背倾斜方向的不同,墙身断面形式分为( ABCDE )A仰斜 B俯斜C垂直 D凸形折线E衡重式1交通信号控制方式主要有( AB DE )A单点多时段控制方式 B单点感应控制方式 C多点多时段控制方式 D线协调控制方式 E区域协调控制方式 2路基的主要指标有( ABD )A宽度 B高度C长度 D边坡坡度E纵坡坡度2为防止破坏,路基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 )A强度 B整体稳定性C水温稳定性 D吸水性E防潮性2影响路基稳定的自然因素一般有( ABCD )A地形 B地质C气候 D水文和水文地质E道路交通量2土质路基干湿类型可分为( ABCD )A干燥 B中湿C潮湿 D过湿E重

10、湿判断题 1交叉口形式的选择时既要满足排水、管线的要求,又要与周围地形环境相适应。( )1立体交叉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或减少交叉口车流的冲突,从而提高行车速度。( )1用地道(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称为上跨式立体交叉。( )1道路中心岛设计时,只能采用圆形,不可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2交叉口形式选择时要求既占地面积小又能安全迅速地通过最大交通量。( )2X字形交叉口是最基本的平面交叉口形式。( )2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管线相交的形式称为交叉,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口。( )2相交道路在同一平面位置时,称为立体交叉。( )3主、次道路相交,次要道路的纵横坡度一般均保持不变,主要道路的纵横坡度可适当改变。( )3同级道路相交,纵坡度一般不变,横坡度可变。( )3同级道路相交,纵坡度可变,横坡度也可变。( )3同级道路相交,纵坡度不可变,横坡度也也可变。( )4所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