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081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留核心员工四大法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留核心员工的四大法则作者:周丹 发表于:2011-01-18 知识经济时代,核心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快慢乃至兴衰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名核心人才的流失,意味着至少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这些统计数据都让HR越来越意识到:留住核心人才,就意味着节省成本,也意味着效率的保障、创造的价值! 此外,留任核心人才还有几个不能忽视的社会因素:GDP连年高速增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80后的独生子女成为劳动力主流;中国的人口渐近枯竭,优质劳动力数量将出现减幅这些都将导致人才竞争白热化。企业更应该充分意识到保留优秀员工的重要性,并尝

2、试着从现在开始,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升企业软实力,创造员工愉快工作和发展的平台。 保留人才,并让人才保持较高的敬业度和忠诚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开放的企业文化、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观员工离职因素,我们发现:组织缺乏透明度、员工不理解企业战略、员工与直接经理的冲突等是导致员工与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不愿意继续留在组织中的原因。 保留关键员工应遵循四大法则: 相融法则: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 绩效优异的Natasha最终选择离开NK集团,原因是她对公司文化的不认同:“我期待同事间是温馨的工作关系,但NK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末位淘汰制,

3、让人与人之间有较多张力。过去的两年,我一直试图调整自己,但还是没办法完全融入。本着对公司和自己负责的态度,我选择了离开。” 在组织中,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不一致,将出现较大的冲突,乃至引发离职;同理,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吻合度高,员工会感到真正的自在和快乐。组织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的融合,最终形成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并非一般意义写在墙上的标语或印在员工手册的行为准则,而是影响员工言谈举止的潜规则。关于组织文化,伦敦商学院教授杰伊康戈尔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比喻:“文化非常像是鱼缸里的水,尽管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不易被人重视的(如果氛围不好,则员工很容易感受到,就象水中如果不缺氧气,鱼是

4、不是注意到氧气的,缺氧时才知道氧气的重要),但是它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中能够支持生命的元素却深深地影响着鱼缸里的生物。” 相融法则指引我们,一方面要找到适合企业文化的员工;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密切掌握企业的文化,包括:员工对当前企业文化的看法如何?大家对文化有哪些期待?两者的差距(GAP)是什么?在当前的企业文化下,企业有无成为高绩效组织的可能性?还有更多的难题值得我们思考。 为了了解组织与个人的相融性,我们需要一些工具帮助企业更好的明确组织的现状以及员工的期待。组织氛围调查(Beisen OrganizationalCulture Survey,BOC S)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详细地把握上述信息,

5、了解员工动态,在政策制定、文化引导上更加有的放矢。 微环境法则:关注一线经理的领导力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调查表明,卓越的企业实践中,84%的员工认为他们的上级能够有效地指导他们的工作,这个数字比其他雇主高出23%,其员工流动率也相应地比其他雇主低了8%。因此,直接上级在留住和激励员工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作中,我们发现:员工离开经理或主管的情形,比他们离开公司或工作岗位更常见(HR与一线经理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员工为什么离开公司。我所听到的一线经理最多的抱怨是公司的薪酬太低了。事实上,薪酬低是最容易找到的理由,因为多数的离职员工在到新岗位时,薪酬或多或少会有一个增涨。而且,显而易见的是,

6、薪酬不是一线经理决定的,所以,这样就可以摆脱自己在领导力方面不称职的自责。)。在评价自己的组织时,员工心目中最能代表组织的人就是其直接上司。即,吸引员工到企业里来的是公司本身,包括薪酬、品牌形象、发展前景等企业层面的因素;而员工下决心离开企业,则主要是因为:在上司手下工作让人感觉很糟糕,心情不愉快。一线主管在保留雇员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主管令员工感觉自己没有价值,终将导致员工离开企业的几率大大提升。 可见,在员工保留方面,一线经理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但是,改善一线经理的领导力水平也无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发现一线经理的领导力问题呢? 实践

7、表明:部门满意度、员工敬业度、组织氛围现状,以及员工对于一线经理的360度评估,能够很好的从侧面反映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包括培养下属、决策能力、感召力以及管理风格。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适时为管理者以及员工提供双向通过的机制与平台。 员工看得见的职业通道(无论是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组织的人才梯队建设,还是基于能力的薪酬分配体系,基础都是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否则,缺乏标准的指引,上述的所有工作都不能形成体系,没有体系,也会有人才脱颖而出,但那是偶然的。HR要做的工作,不仅是伯乐,不仅是发现人才,而是建设人才的孵化器。) T o w s o n不能理解S c o t t的决然离职:留在公司,Sc

8、ott一样有可能去工程部发展,他在公司已经5年多了,为什么突然这么急着走人? Scott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不知道自己才可以申请工程部的职位,我不清楚我该满足哪些要求、向哪里努力;在项目经理的这个职位上,我已经呆了4年,已经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但又看不到新的变化可能性,所以想到外面看看。离开,自己也觉得很可惜,但是,我别无选择。” 象Scott一样,很多员工离职缘自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构建组织内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这里的职业发展,既包括员工在管理序列的晋升,也包括在专业序列上的提升,以及向其他职系跃迁的可能性。 由于缺乏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其他问题也相应出现:我们

9、经常发现新主管不能胜任岗位,究其原因,是没做好准备匆匆上马;关键人才离任后,公司不得不花大把的金钱委托猎头公司迅速寻找继任。 最佳实践表明,建立员工继任体系能很好的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进入人才池的员工,在导师/教练的帮助下,通过临时任务、短期体验、岗位轮换、内部兼职等方式得到成长。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做得好的公司,员工的敬业度比不好的公司高52%。最佳实践公司,员工每年大约与其主管或职业发展咨询师会谈两次,讨论他们的职业发展。而在职业发展体系不成熟的公司,这样的会谈每年还不到一次。 优秀的公司往往会建立职业通道、继任体系等配合公司战略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通过人才储备库系统,追踪高潜质人才的职业发展

10、,并定期进行评估,甚至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进行培养。形成良性人才循环体系,使企业内部人才流动起来:不断识别高潜质人才进入人才池和接班人池,池内人员通过发展计划提高准备度,当准备度达到一定水平,可以直接进入空缺岗位或者由人才池流动到接班人池. 满意法则:高满意度带来强竞争力(我看了许多公司,其中不乏知名公司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员工最不满意的两点惊人的相似,一是薪酬,二是职业发展。这一方面说明我们HR还有许多工作可以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员工对薪酬不满意,与我们过度强调薪酬的重要性是不是有关?事实上金钱并非伟大的动力因素,无数的证据表明高工资与创造力和生产力确实没有关系。Dan Pink在他的动

11、力一书中已经做了广泛的阐述。丹艾瑞里 (Dan Ariely)已经设计并进行了一项很酷的实验,结果表明总是想着钱会限制你的创造力。心理学家如 Martin Seligman 和经济学家如理查莱亚德(Richard Layard) 不断地证明金钱并不能使人们快乐。) 一项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每提高三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就提高5%,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其平均利润率要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20%。 连续20年保持赢利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其他服务性公司不同,西南航空公司并不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宁愿“得罪”无理的顾客,也要保护自己员工的做法,使得西南航空公司的每一个职员都得到了很好的关照、尊重和爱。员

12、工们则以十倍的热情和服务来回报顾客。 弗里施定理指的是,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有了员工满意,才有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度高可以大幅增加企业的效益。并且,员工满意度高的企业人员流动率低,减少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满意度高的员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创造了更高的工作效率,而更高的工作效率意味着更大的利润。 满意度调查有“1须2宜”,1须是,必须让员工感觉答题安全(例如由顾问公司施测或通过安全的IT平台答题等);2宜:1宜定期实施(例如每年),2宜调查结果指引管理改进。 更多详细注意事项见: 调查前一定要向员工申明调查的目的和结果的用途,保证员工真实作答。 高层管理人员需要

13、参与到调查中,而且需要向员工表达对满意度调查的重视。 满意度调查必须采用匿名的方式,让员工觉得有安全感。 调查结果分析时,一定要排除干扰数据,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不要一味的追求满意度的高分数,并不是分数越高就表明企业越优秀。 调查结果务必要及时的和员工进行沟通,不要对所有的调查结果保密。 利用调查结果指导行动计划,并评估行动计划的可行性。 满意度调查需要持续来做,并不是做一次就一劳永逸.结论: 在当今时代,保留关键员工最重要的四个方面分别是:管理者及时掌握组织文化现状,并适时调整优化;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一线经理的领导力状况,并制定改进措施;构建人才储备库、继任制度等职业发展体系,让员工在组织内寻求发展;把握并打造高的员工满意度。 这四方面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上层建筑,更是人才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它们,才可以游刃有余的保留住核心员工。作者简介:周 丹,北森研发副总裁,首席人才测评专家。由她主持的北森研究院(BSR)是国内唯一专注于人才管理和测评技术的研究机构。她精通心理学量表研发技术,在企业中高层选拔与评价、领导力发展、素质模型构建、评价中心构建等方面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本文由北森授权刊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