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全面发展理论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062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全面发展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全面发展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全面发展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全面发展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全面发展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全面发展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全面发展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和创新段鹏飞 刘泓侠(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建部,陕西西安710061)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创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

2、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称之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和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基础上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新的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

3、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3人本身就是“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因此,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6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活动。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和全面,标志着人本质力量新的呈现和人存在的充实。可见,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所谓人的需求的全面发展,就是除了物质需求(包括生存性的物

4、质需求和享乐性的物质需求)以外,社会关系方面的各种需求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自由的需求等等。(二)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7恩格斯也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中,“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8可见,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而总是作为社会运动

5、的主体和目的出现的。社会历史本来就是其主体人的发展史。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它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三)人的能力或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他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9而且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0恩格斯也曾指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身的才

6、能”,11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12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3并预言“依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社会将使自己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才能”。14可见,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人必须发展人的各种才能。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自然力和社会能力、潜力和现实能力、体力和智力等。只有人的这些能力或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个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不同社会领域的集中表现,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特性、创造

7、性的充分展示。马克思指出,个性的自由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15在他看来,人的自由发展正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6的发展。此外,马克思还特别提倡“个人的独创性和自由”,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事实上,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为“自由个性”服务的。(五)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或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表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8、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所以,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9“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0因此,人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的交往,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没有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普遍联系,个人的才能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得到高度的丰富和发

9、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二、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只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才真正在中国得到了贯彻和实施。我国历代领导人审时度势,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阐述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发展和创新。(一)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又为当代中国人寻求一条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道路做出了可贵

10、的现实性探索。1.提出了解放和发展人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十分重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倡尊重个性、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明确指出:“解放个性,这也是民主革命对封建革命必然包括的。有人说我们忽视或压制个性,这是不对的。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21“有些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人不赞成发展个性,不赞成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不赞成保护私有财产,其实是不对的。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束缚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22他甚至强调:“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

11、性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23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多次讲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他还直接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自由人的共同体”,并强调“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而社会有发展,同样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24我们“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25就是为了“几万万人民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26可见,在毛泽东看来,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他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个性发展,并制定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倡导言论自由、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从各个方面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提

12、出了“三育”的教育目标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标准“三育”即德育、智育、体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三育并重”、“身心并完”的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曾多次指出革命军队掌握文化的重要性,他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27在谈到革命根据地建设时,他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28建国以后,毛泽东又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适时地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教育为新中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所

13、谓“新人”,毛泽东指出,是指能够适应中国新形势需要的人,“全面发展”的人。1953年,毛泽东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全面发展方向。后来又把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为“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9并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对青年进行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促使青年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在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时,毛泽东还提出了“又红又专”的人才培

14、养标准。所谓“红”,是指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专”,指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他要求干部“又红又专”、“能文能武”,要求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可见,毛泽东所倡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它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为党在新时期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又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内容,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

15、的理论。1.提出了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紧密结合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的发展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消除贫困和落后问题,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30为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1这个论断包涵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

16、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创造性地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和社会主义本质紧密结合起来,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论述人的发展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2.提出了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提倡培育“四有”新人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人才的培养要面向社会发展,要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我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2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应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