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0951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摘要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普遍存在的资金缺口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了探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最后,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角度提出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 目 录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4(一)企业贷款难.4(二) 银行放贷难.4(三)银行和信用社授权、授信不足.4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5(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5(二)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5 (三)银行制度和政策.6三、创新融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8

2、(一)大力加强和完善间接融资渠道,不断创新融资方式,丰富融资途径.8(二)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9(三)继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10四、创新融资模式在具体案例中对中小企业的影响.11五、结论.13六、 参考文献.15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统计数据表明, 截止2012年底,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651万家,相比2011年环比增长9.2%,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吸纳了75%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造了60%的GDP,贡献了50%的税收。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与和谐稳定的社会密切相关。在增进就业、促进科技进步、扩大出口等方

3、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国际金融公司(IFC )的问卷调查表明, 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困难不仅导致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严重不足, 而且进一步导致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一系列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企业外部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它无法进入我国股市、债市融资

4、,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营运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以间接融资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 通过风险投资、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的比例非常小, 所以说,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在于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企业贷款难中小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所需资金需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而向银行贷款是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以及存在着企业发展初期所固有的系列矛盾等

5、,容易受到经营环境、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数大,不确定因素多,企业发展缓慢,再加上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干脆没有帐,有的则有两套帐,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银行部门无法对其真实度进行认定,不敢贸然贷款给企业,因而造成企业贷款越来越难。(二) 银行放款难根据搜集的资料来看形成银行放款难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一是银行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将贷款权限上收,基层商业银行贷款权限受到限制。二是银行内控制度规定非常严格,特别是对贷款责任人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从而抑制了金融部门贷款的发放,相反,激励机制却又相对不足,使得少数效益好、资信高的中小企业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而一些很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并不

6、好的企业却受到冷落。(三) 银行和信用社授权、授信不足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授权、授信主要是参照上级行制定的标准执行,该标准只注重企业规模、所有制性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效益性则退居二线,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能进入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范畴或因等级较低而难以贷到款。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融资困境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1、管理混乱,抗风险能力弱,抑制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目前本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经常是企业主自

7、己一个人说了算,管理随意性强,权利高度集中。据调查,企业在做重大决策时,不到1%的企业进行过专家咨询。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在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2、中小企业良莠不齐,财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审查困难大据了解,本市大部分中小企对财务管理很随意,不重视: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账册,只是以“票”代“账”;有的虽建立账册,但也不规范,账目混乱,数据失真。而据有关人士了解,大约有80%的企业建立两套账。有的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素质较低,造成随意记账,手续不清,差错严重;有的企业为了掩盖真实财务状况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

8、会计账册、会计报表等等,这些,使得金融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相应很少,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3、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4、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企业在初始阶段筹措的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外部

9、融资就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受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限制,我市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急需的资金实现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只能将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锁定于银行贷款,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度,制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二)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1、政府职能缺位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当前商业银行纷纷上市,以防范信贷风险为核心的公司制度性约束刚性日益增强,而政府财政的投资职能逐步大型化。小范围化转变,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创业型的风险相对较高的高科技型企业很难从这两大主体上得到具体的支持,而政府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也往往无法落实到金融机构的商业运作平台上。 2、融资

10、渠道相对单一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依靠国有银行的贷款, 尽管我国目前从数量上说已经拥有一批中小金融机构, 但它们由于定位问题(不愿把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 盲目和大银行竞争大企业客户) 、经营管理机制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而使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比例比较小。另外,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整合缩小了这一本来就不大的比例。许多原先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在整合中被撤消或合并, 机构数量减少, 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量也相应下降。如我国的城市信用合作社, 其设立初衷就是为满足中小型企业、私营经济和居民个人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但自从刮起的合并风后, 城市信用社纷纷并成

11、合作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后, 其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 使得以前一些小额信贷资金需求者失去了正常的资金供给渠道。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65.7依靠各类商业银行的贷款,33.3来自权益性投资,其他占16.4。这反映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1.6认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比以前更大,融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同时中小企业又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于是融资渠道就变得更为狭窄。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从多方面寻求治本良策。3、国家对银行利率和收费的规定不合理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高成本和高风险特点,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或收费是正常的, 一般比大企业要高

12、一个百分点左右。然而我国中央银行目前对利率和收费的规定都不利于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中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定了基准的贷款利率, 而且实际贷款利率只能在较小范围内上浮或下浮, 此外, 金融机构不准许对其提供的不同服务和产品收取不同的费用, 不能通过收取审查费和贷款承诺费等方式增加对企业信贷的收人。这会挫伤金融机构调查和收集中小企业信息的积极性, 对高风险有高收益信条的打破, 从而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三)银行制度和政策1、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机制, 导致银行没有办法对要求贷款的中小企业做出科学、全面的信用评估, 当然也就不敢

13、盲目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在收集和处理中小企业信息方面也存在着规模不经济问题, 加上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意向外界披露企业信息, 致使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更加严重, 银行的“逆向选择”在所难免。即对失败的企业提供了信贷资金出现问题后, 就拒绝给有困难但能成功的企业提供资金。而“逆向选择”会导致企业“道德风险”加大。即企业存在不按照与银行签署的协议或自己对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 或在有能力偿还银行信贷的情况下不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 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显得异常小心谨慎。为了降低风险, 银行通常要求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提供十足的担保。据调查, 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 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 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以昆明市为例, 到2003 年,全市只有两家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 2001 年到2003 年, 这2 家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共担保贷款78,623 万元,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2、抵押担保难从理论上说,有多种资产可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