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0921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上)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总体精神同志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10月15号到18号,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是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会议刚刚闭幕,现在全国各地都围绕公报的一些基本精神在认真学习贯彻和领会。如何来把握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呢,我想今天我讲的思路先总体上把这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三言两语给大家交代一下;然后讲一讲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自觉的问题。然后接下来就把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里

2、边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讲一讲,这实际上是回答什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讲的文化这个自信的问题。在第二个问题当中着重讲的是核心价值体系。我首先三言两语把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总体精神给大家概括一下。十七届六中全会总体来讲它主要谈了文化强国、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市场、文化产品、文化竞争、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的问题。所有关于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涉及到了,而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在思考的时候、实践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些焦点问题、根本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也有一些亮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在这个六中全会之前我们也讲过,包括我们总书记

3、“七一”讲话里面也讲过,十七大报告里面也讲过,但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深入地阐述和阐发应该说六中全会还是第一次。所以在这个六中全会里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些亮点,有这么五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如何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的一个亮点。第二个亮点就是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考虑,按照六中全会就提出这么一个大判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论断应当说是六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而且加以阐发的,这是第二个亮点。第三个亮点是正确处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以前一段时期在实践当中在理论探讨当中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难题问题

4、、焦点问题。在实践层面出现不少问题,恐怕跟这种关系处理不好有关,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着经营性问题个公益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全面准确的阐述,还有政策安排,这是第三个亮点。第四个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应该说十七大报告包括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说都作了一个集中的阐述,那你说这个六中全会的亮点在哪里呀,我觉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核心价值体系的亮点是什么呢,就是把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地位充分地把它强调出来了,尤其在文化体制改革当中的核心地位把它强调出来了。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文化理念、文化体制、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竞争、文化繁荣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围

5、绕着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而展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是我们国家你要繁荣、要发展有个大方向,大方向是靠文化来引导的,而文化它是靠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的,所以把核心价值体系地位抬得这么高,应当说也是六中全会的亮点。最后一个也就是第五个亮点就是对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第一次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一个阐述,它基本的路径、怎么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要总体把握呢,不仅要把握它谈论哪些问题,还要把握其中哪些是亮点。一、应把文化自觉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除了把握亮点以外,还要把握整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的核心,它的核

6、心点。整个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核心点用大家比较好理解的话,主要是解决“脑袋”问题的,解决精神世界问题的,解决心灵世界问题的。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一个载体,文化的背后是人化,是化人,文化问题说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尤其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问题的,一句话解决“脑袋”问题的。所以我们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它的基本精神就从三个方面,一个是谈论哪些问题,第二个有哪些亮点,第三个它的核心点和实质是什么,我想这是总体把握三言两语。在总体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接下来我想和同志们一起来谈一谈就是文化自觉的问题。文化自觉实际上谈得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谈论文化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当中的地位问题

7、,它的作用问题。这个地位和作用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它概括出来了,那就是要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应把文化自觉上升到战略层面来布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问题。文化问题1978年初期的时候就谈了,后来我们陆陆续续都谈到文化问题,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文化问题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但真正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一种中央的一个全会,作为一个主题来探讨,全面的、系统的、深入来探讨,应当说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是第一次。为什么今天我们这么十分强调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呢,而且把文化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考虑以后六中全会提出一个大

8、论断,什么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充分表达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对文化地位和作用重要性的一个高度自觉。(一)广大民众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讲到这儿了大家就关心了,为什么今天特别强调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有三大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今天广大民众的需求层次提升了,发生了变化了。1978年初期,我们讲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们这个33年我们干得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1978年初期虽然也讲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但实际上在现实层面突出出来的是物质需要。78年初期那个时候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

9、,那个时期主要解决人民群众碗里有肉,肚子要吃饱,一句话“满足物质需要”,这是当时解决的一个重点。应当说从1978年到今天这33年,通过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这个问题,咱们共产党人解决得还算是成功的,老百姓还是基本上满意的,中国今天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老百姓碗里有肉了,腰板有钱了,肚子吃饱了,物质富足了。但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物质富足,精神懈怠,物质富足,精神贫困,物质富足,精神焦虑。在“七一”讲话当中讲了四大危险,第一个危险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78年以前,一段时期是精神万能、精神至上,我们把人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个人利益有一点被冷落。那么1978

10、年以后,我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越来越重视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了,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是今天人民的精神上有点贫困,精神有点懈怠,精神还有些焦虑,这种精神焦虑、精神懈怠、精神贫困,表现在大家经常听到那么几句话,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玩个心跳,宁愿坐在宝马里边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边笑,碗里有肉,嘴里骂娘。你看看物质需求,大家有肉了,很高兴,但是还骂娘,幸福指数不高,对这个社会总感觉到不大满意,这一系列问题都进了我们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和头脑当中。美国有一个哲学家讲这么一个观点,一个人只为肚子而苦恼的时候他只为一种苦恼,当肚子的苦恼解决之后他有无穷无尽的苦恼。当肚子饿了,

11、需要物质需要来满足了,喝点茶就解渴,啃块面包就抵饿,所以物质需要应当说相对容易满足,物质需要满足以后民众的心理需求出来了,它的需求层次提升了,就是文化需求。文化需求的满足难度相对比较大一些,文化需求是解决脑袋问题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问题的,而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就比较难解决,所以肚子苦恼解决之后会面临无穷无尽的苦恼,所以今天我们很多中国人有个焦虑,就是精神焦虑。精神焦虑的深层精神贫困、精神懈怠。所以我们的主要矛盾总体没有变,但主要矛盾里边的某些因素和内容发生变化了。今天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原来的主要矛盾里边显得越来越突出了。物质需求相对满足,文化需要突出了,

12、今天我们民众对文化的需要是越来越要求越来越高。人有这个需要就要满足吧,满足需要文化产品吧,应当承认我们文化领域、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忽视现在我们民众消费的文化产品有的质量不高,有的质量还是伪劣假冒,有的产品还是“三俗”,庸俗、低俗等等等等。所以如何提高我们的文化生产而为我们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应当承认,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专家、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文艺界大量的文化作品还是能促进人的成长的,能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但是也不容否认也有大量的垃圾、遗毒、糟粕、泡沫也侵蚀人的心灵。关于这个方面,你不用具体的睁开眼睛看一看,带着头脑思考思考,很多有些小品、有

13、些节目,有些情感节目,还有我们提供的一些文学作品、小说是如何迎合人的低俗的胃口而出来的,侵蚀人的心灵,人民群众不满意。所以中央最近提出“走、转、改”,要求我们的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种“走、转、改”实际上让我们的专家、让我们的记者、让我们的媒体走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生活,从这里边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健康的成长。正因为如此,十七届六中全会就这么说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看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

14、任务。一句话,通过高质量的文化生产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就是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自觉,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来考虑的第一个背景和第一个原因。(二)国家之间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第二个原因呢,那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它实际上是实力的竞争,这种实力竞争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日趋激烈,这也是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把文化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第二个背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竞争就是两大类,一个是硬实力的竞争,硬实力包括

15、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竞争力、文化凝聚力,一句话讲的是文化软实力。硬实力竞争以前早就日益突出了,而文化软实力竞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显得越来越突出的一个竞争的内容。文化属于软实力的一个范畴。文化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对内是文化凝聚力,就我们中国国内它这个文化凝聚力,凝聚人心,有高昂的斗志;第二个功能是对外的,对其他国家叫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涉及到文化安全,文化凝聚力涉及到人们是否凝聚一心。这种文化的这两个功能对内是相当重要的,你构建和谐社会,还有一个和谐文化的问题。我们现在和西方国家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竞争以外,还有一个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为什么文化软实力竞争那么重要啊?战争

16、可以打败一个民族,只有文化才能征服人心。美国打阿富汗、打伊拉克,还有现在北约打利比亚,把他们有些总统给斩首了,把军队给消灭了,民众也作出很大的牺牲,但是征服人心了吗,美国政府了伊拉克人的心了吗,征服了阿富汗人的心了吗,征服了利比亚人的心了吗,没有,征服人心的工作主要是靠文化。所以,当代西方的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它既重视硬实力的竞争,也重视软实力的竞争,就拿美国来说吧,当今美国属于世界上第一号大国,发达国家是第一号大国,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今天在干三件事,第一件事把你腰包里的钱装到我腰包里面,美国是个金融大国,是个资本大国,金融问题是美国的立足之本,所以世界很多国家都是美国的银行,它借钱生它的蛋的,其他国家的资源、人才、资金统统要网罗过去我把这个事概括为把你腰包里的钱装到我腰包里面。第二件事呢把我头脑当中的思想装到你头脑里边,美国的人权标准、美国的普世价值,美国的价值观,通过文化霸权、文化传播、文化渗透,装到你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头脑当中。前不久,那个骆家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