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0920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目录摘要2Abstract2一、前言3二、文化与英语教学32.1文化与英语教学32.2中学英语教学对文化的要求4三、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43.1词汇中的文化53.2语用中的文化53.3社会中的文化6四、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应用74.1理论依据74.2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步骤7(1)创设情境7(2)确定问题8(3)自主学习8(4)协作学习8(5)效果评价94.3需要注意的问题9(1)以学生为中心9(2)循序渐进9(3)注重交际性9五、结语10参考文献10摘要 本研究从解读文化与英语教学文化的关系入手,根据新课程标准分析中学英语文化的要求和内容,并

2、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文化教学中使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为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抛锚式教学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e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cont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based

3、 on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discusses the Anchored Instruction Modle how to combine the language studies and culture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way for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 in m

4、iddle school. Key words: Culture;English teaching of culture;Anchored Instruction 一、前言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他们之间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等差异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进而影响正常的交际。通过对中英文化的对比教学,让学生逐步了解这些差异,力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交际者的文化敏感性,减少语用失败。英语与汉语同为源远流长的语言,都有丰富灿烂的文化。文化与语言的微妙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映射,而文化的传授

5、和传播必然要借助于语言。正如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所说,“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就失去了内容与意义。然而,一直以来文化学习在英语学习中都是被忽视的一部分。中学英语课堂重视英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教学己成为不争的事实。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深其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中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在学

6、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语用错误。 汤春梅.探究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8.二、文化与英语教学2.1文化与英语教学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英语文化教学即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移入,它是针对英语语言教学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而进行的将英语教学与其英语国家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和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是外语教学整体中两个不同的方面,语言教学是主

7、体,文化渗透是辅助。2.2中学英语教学对文化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五大理念之一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中提到,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三、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对于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内容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文化自身的定义来划分,应从两方面来理解文化:一是正式文化,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即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哲学、

8、文化、经济、教育、科技等。二是小写字母“C”文化,即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明、传统和人文精神等,对其理解可以着眼于精神方面,即隐藏其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从“新课标”中对于高中阶段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分析入手。 七级具体内容标准为:理解英语中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典故或传说;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了解英语国家主要宗教

9、传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八级具体内容标准为: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如有些调汇或表达方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如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根据以上具体的内容标准,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目的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渗透主要集中在1词语与俗语。2交际用语。3历史人物。4文化成果(文学、典故

10、、传媒、宗教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背景文化知识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3.1词汇中的文化文化与语言的紧密联系,首先体现在词汇上,词汇也是最直接反映语言文化背景的,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从其词义入手,可以区分其直接意义和隐含意义,直接意义即是词汇的字面含义,隐含意义包括词汇的文化涵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1) 不同语言中直接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有不同的涵义;(2)体现文化内容的固定惯用语,包括成语、俗语等;(3)词语的褒贬在文化中的差异。学生通过对词汇文化内涵的学习,了解中外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这才是成功学习外语的关键。因为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但会

11、影响到学生对一些文章和问题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正确使用。通常,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英语词典知道词语的直接意义,但却无法深入地了解词语背后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上高中英语课堂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因素,教师也只好忽略这部分内容,而这样的忽视往往会阻碍学生进行恰当与得体的交流,容易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误解,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强调和区别。3.2语用中的文化语用中的文化是外语教学与学习最终目的所在,是要学习者将已掌握的语言结构及有关文化知识用于实践上,而这一部分也是当前外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一12个环节。语用的文化具有动态的特点,包括对话语、语篇的把握以及对会话含义的推导等,是语言在使用中

12、形成的文化,即句子的语法构成及其在交际中具体运用的文化。首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中英文的句子结构构成中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两种语言最基本的语法构成结构均为主语+谓语+宾语。其不同之处在于,汉语句法是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来表达句意,它强调语意而非句子的统整性,而英语句法强调句子的统整性和逻辑性。因此,当中学生将汉语句法转化为英语句法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语法错误,如句子无主语、动词的时态、数与代词的不一致等。另外,英语句子中动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形的变化上,而汉语句子中动词的安排是以时间为顺序。因此,在英语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而在汉语中名词才是句子的核心。其次,在掌

13、握句法结构的基础上流利的使用语言还要重视语言的得体性。这方面知识的介绍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时约束语言使用的不再是语法,而是社会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这些更为抽象的东西。由于不同文化间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不同,其表达方式也彼此不同。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必定要考虑并遵守约定俗成的话语规则。也就是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英语语法规则,还要使学生具有自觉遵守目的语交际原则的意识,这是语用中的文化渗透主要体现的内容。3.3社会中的文化根据“新课标”,除了要使学生了解词汇、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内涵,还包括要了解社会中已有的文化成果,这一部分的内容包罗万象,在课程标准和教学中不可能面

14、面俱到,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当注重那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内容,其中包括:(1) 地理常识。这是对人民生活和语言产生的自然环境的了解,是掌握目的语文化的前提之一;(2) 历史背景与国家知识。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历史,而且许多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因素在日常用语中都有其痕迹,目的语民族和国家的起源、发展的整个历程也是学习者应了解的基本常识;(3) 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包括生活方式、思维规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有不同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理解,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是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 (4)文学、艺术与宗教。这三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文化的成

15、果,笔者将其归为社会中的文化一类,这是语言在文字上的体现,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同时也可激发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兴趣。(5)非言语知识。非言语知识包括体态语和手势语,其在英语世界里的应用也是相当普遍,是英美人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既形象直观,又避免了因不方便说带来的麻烦。但是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义,为避免在交际过程因使用错误的手势语和体态语而造成的误解与麻烦,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所表示的意思,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还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还要引导学生对国外文化有一种正确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的理解以及对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判断,采取一种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异国文化或拒绝任何异国文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态度,也要避免盲目地追随、模仿异国文化,使学生在理解异域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四、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备受重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英语教学还没有跳出“传授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