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230728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 赤壁怀古 一词中写景 咏史 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评价其对历史和人生的认 识 2 提高赏析能力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提高赏析能力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指导预习 A 朗读全词 疏通文字 B 补充注音 瑾 j 樯 qi ng 二 补充注释 风流人物 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念奴娇 词牌名 后人还以 大江东去 大江东 酹江月 作为 念奴娇 的代名 乱石 陡峭不平的石壁 群山 释名 山体曰石 小乔 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 都美貌出众 人称 二乔 大乔 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 小乔

2、 嫁给周瑜 唐代诗人杜牧有 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诗句 指的曹操筑铜雀台 打算灭 吴后将 二乔 掳为己有的典故 了 初嫁了 就是刚嫁过去 了 字是衬词 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 常加一 二 字作衬 并没有实在意义 樯橹 樯是船上的桅杆 橹是摇船的工具 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 用樯橹 代全部战船 再引申整个水军 有的本子作 强虏 或 狂虏 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 灰 飞烟灭 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 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 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三 词的有关知识 1 词的起源与发展 词在隋唐 是曲子词的简称 到了宋代便逐渐脱离音乐 独自成为一种特殊的抒情诗体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成

3、就 词开始是民间的产物 唐代诗人像张志和 韦应物 白居易 刘 禹锡等往往尊重和模仿民间风格作词 自从晚唐的温庭筠为伶工填词 供贵族娱乐消遣所用开 始 才把词引向 花间 即艳情的路上去 词显示了与诗不同的风格特色 题材很狭窄 思想 被忽略 造语要精工 抒情贵含蓄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说 画屏金鹧鸪 飞卿语也 其 词品似之 画屏金鹧鸪 这五个字 似乎能概括温词的特点 形式华美 但缺乏生命 五代 十国时 西蜀的韦庄填词 与温词风格不同 词中虽出现了本人的影子 但仍旧没越出艳情范 围 王国维说 弦上黄莺语 端己语也 共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 这五个字 好像也 能说明韦词的特点 情辞清切 但无非悦耳而已 南

4、唐有两个词人 一个是冯延已 一个是李 煜 他们开始写士大夫的词 冯延已的词在创造竟境 抒发感情方面 开北宋一代风气 王国 维也用他的 和泪拭严妆 一句词赞它的意境之美和感情之深 李煜本来在艺术上就有较高的 造诣 自从他从皇帝宝座上跌落下来 当了俘虏 受了虐待 他的词写尽了封建士大夫的悲哀 感情上有了深度 王国维甚至捧他说 他的词是用血写的 词 经过温 韦 冯 李四家 就 有了个性与特点 北宋开始 出现近一百年的表面繁荣 这时候 词坛上的晏殊 欧阳修等 继承了冯延已 的路子 刘熙载 艺概 说 冯延已词 晏同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得其深 话虽如此 但 是时代变了 词的题材 内容 情调 句法都不能不有所

5、扩充和变化 欧阳修的景物描写 范 仲淹的边塞抒情 都是晚唐词中所不可见的 词的革新者是柳永 他在小令外 创制了慢词的 形式 并且尝试过适用于慢词的多种表现手法 他的词不止写闺情 还有羁旅 城市风光 小 市民生活等内容 稍后出现了另一个革新家苏轼 他用词反映广阔的生活面 使词 无意不可 入 无事不可言 走出 花间 走向人间 形式上 吸收散文 唐诗 口语入词 并以声律 服从内容 不肯剪裁内容以就音律 风格上 创立了豪放雄健的词风和清逸洒脱的词境 明代 张綖就是以苏轼的词和秦观的词比较 才总结出北宋词豪放与婉约两个趋向的 李清照的词既 集婉约派诸家之长 又受苏轼词风的影响 卓然自树一帜 加上周邦彦等

6、人的成就 词在北宋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 已臻于极盛 词发展到南宋 按照一般规律 似乎应该从成熟走向衰落的下坡路了 不料它忽然联系了 时代矛盾和政治斗争 容纳了爱国的思想内容 词风由柔靡一变而为激昂慷慨 从而爆发了前 所未有的思想火花 赢得了诗歌的命 应时而生的大词人辛弃疾 一方面专力为词 蔚然成宗 在词的艺术上集大成 创新路 一方面以词抒发他的爱国热情 使词扩大了影响 提高了社会 功能和价值 其他格律派大词人姜夔等并非没有优秀作品 但在他的面前 便相形失色 从词 的发展看 或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 词的内容决定它的存在意义 只要它真实地 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愿望 就有了永恒的生命 第二 词

7、之为体 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 能言 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王国维语 词的独特的 丰富的艺术足供后人吸取 借鉴和 欣赏 2 词的形式与特色 词与古体 近体诗不同 自有其形式与特色 大致说来 不妨归纳为三点 A 多样的形式 多变的音节 姑且不论 词律 或 词谱 中的两千词牌和三倍的词体 就是现在常见 常用的词牌也 不下数十种 词的句式 则从一字句到九字句 无所不备 另外 五字句又有一 四的 七字 句又有三 四的变化 总之 词是杂言体 长短相间 错落有致 用韵方面 有音节急促的人 音韵 也有平韵 仄韵 也可平仄相间用韵 可以一韵到底 也可中间换韵 因而吟诵起来 饶有情致 B 自然的语言 丰富的手法

8、 词的语言崇尚自然 凡文言 口语 乃至诗文成句皆可入词 至于其表现手法 如散文的 转折呼应 诗歌的情景交融 比兴寄托 辞赋的铺陈用典 民歌的重复与双关 都能在词中使 用 C 深美的意境 真挚的感情 造境与抒情是词的两大特色 无论写景 述志 论事或描绘细微的感情和情绪 都以创造 的意境 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为好 3 词的意境和风格 词贵有意境 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又说 境 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可知境界 即意境 就是将生发出来的情意 融成语言 浸入情感 构成形象和图景 词人又各具自己的风格 即使统为婉约派或豪放派 也各自不同 至于大词人 他们的作品

9、更不会限制在一种单一的风格里 4 词的思想性 词在古典诗体中受到时代及产生与发展条件的限制 思想性一般都较差 情调也往往不很 健康 但这不能概括所有 仍有不少的词使人积极向上 产生积极效果 具有社会意义 5 词的艺术性 词的篇幅虽然短小 内容虽然偏狭 但是它的艺术成就 比起诗 赋 散文 毫无逊色 我们读词 主要也正为了艺术借鉴 了解它语言文字之美 形象 意境之深 结构的转折呼应 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姿 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及鉴赏能力 都是极有帮助的 还以前面引起过 的诸词为例 分述如下 词的文字 好就好在修辞炼句不露斧凿之痕 务求达到自然浑成之美 如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郁孤台下清江水

10、 中间多少行人泪 自然浑成 象是信手拈来 其实用意很深 又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的 迷 失 字眼 接下去 可堪 孤馆 两个双声 还有李清照 永遇乐 的家常语 辛弃疾 贺新郎 的论时事 做到语妙如珠 诗情盎然 都是再三斟酌的结果 古人做诗词写文章 一字一句务求妥帖精当 这种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我们应当继承下来 词的形象和意境使词增添了艺术魄力和诗的光彩 凡难状之景 难述之情 难描之物 难 诉之言 都能通过形象和意境更好地表达出来 像冯延已的 鹊踏枝 辛弃疾的 贺新郎 秦观的 踏莎行 李清照的 渔家傲 即使读起来对其中的意思不甚了然 也一样会倾心爱 悦 产生美感 再如欧 晏 辛的三首言

11、情词 被王国维从中摘其断句 当作了做事业 做学 问必经的三个境界 苏 陆 辛的三首述志词 借一种植物或一件平常事情 概括了平生 体 现了品格和理想 这都可以说是词的形象和意境所显示的奇异功能 如果写散文 小说 甚至 是应用文 学会了捕捉形象和创制意境 也会引人入胜 增强效果的 小小的一首词却具有严密的结构 词分上 下片 多数词利用过片作承接 停顿 逆转 加深 加强之用 但也有不分上下片 一气贯下的 像引过的辛弃疾的 青玉案 词有呼应 如辛弃疾 摸鱼儿 下片写宫怨 至结语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仍回到上片的春怨上去 如李清照 永遇乐 末句 听人笑语 与开头 人在何处 呼应了 人 字 却代表两类人

12、 秦观 鹊桥仙 使上片结语推翻一个 恨 字 下片结语推翻一个 忍 字 忍就是 不忍 的意思 词有转折 辛弃疾 菩萨蛮 最明显 随着换平 仄韵 意思也有了转折 还有苏 轼的 水调歌头 章法脉络也很分明 总之 学会剖析一首词 一件小小的艺术品 研究它 的结构 层次 起伏关连 将提高我们剖析及设计一篇长文的能力 词的表现手法十分丰富 取用不尽 一篇之中 有突出一种表现手法的 也有多种表现手 法联翩而来的 最常见的是情与景的相互为用 或景中寓情 如辛弃疾 菩萨蛮 中的恨水怨 山 或情景相照 如欧阳修 蝶恋花 之有情有景 还有比喻的运用 如 水是眼波横 山是 眉峰聚 看试手 补天裂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

13、流下潇湘去 之类 有的词以白描见长 如李清照的 永遇乐 有的词借故实论事 如辛弃疾的 贺新郎 传统习见的有比兴寄托一 法 如辛弃疾的 摸鱼儿 以春怨 宫怨感时 又有咏物见志一法 如陆游 卜算子 咏梅花 品格 有的词运用想象 如李清照的 渔家傲 有的词偏于写实 如苏轼的 江城子 总之 大词家多能根据主题与情感 巧妙地发展或创造多种表现手法 形成独特风格 写出绝妙好词 四 思考问题 1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怎样体现在词中的 指导学生看课文提示 2 应如何评价苏轼 人生如梦 的感慨 结合语境 3 朗读过程注意体会豪放派的特点 作者作品提示 苏轼 1036 1101 字子瞻 自号东坡居上 眉州眉山

14、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宋神 宗时 王安石当政 行新法 他极力反对 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 被捕入 狱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 旧党当权 召还为翰林学士 新党再度秉政后 又贬惠州 远徙琼州 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 绮靡之情 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 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 创 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 一生经历坎坷不平 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 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 声 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 逃避现实追求解

15、脱的老庄思想 用 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 这时作者 47 岁 自觉功名事业还 没有成就 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五 讲读上片 教师范读 1 一 二 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 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词一开篇 江山 历史 人物逐一奔入眼底 引起怀古思绪 境界开阔 气象恢宏 笼罩 全词 大江东去 淘空一切 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 浪 怎能冲洗手古风流人物呢 显然是 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 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 由江水的 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 引发历史想象 非常自然 我们知道 孔夫子早就有 逝者如斯夫 的 嗟叹 这三句写景和抒情

16、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 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 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 的思索 2 四 五句点明什么 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 风流人物 这一句进一步提出 三国周郎赤壁 作为一篇主脑 文章由此生发开去 人道是 三字用得极巧 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 看课文注释 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 并不想做考据家 3 六 七 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 有什么作用 第一 二 三句总写长江 引起人的怀古思绪 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 先写江岸石壁 乱 写出险怪 穿 写出高峪 再写江面波涛 惊 写汹涌 拍 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 状 卷 句写出浪花四溅 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 声音 色彩 姿态 无不逼真 这几句 作者抓住悬崖 陡壁 惊涛 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 大刀阔斧横画纵抹 描绘 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 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 表现了作者的 豪迈奋发 4 九 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 江山如画 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 江山如此秀美 人物又是一时 俊杰之土 这长江 这赤壁 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 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5 学生齐读上片 体会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