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29910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统考_《综合素质》知识点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说明:1、能记的就记住;2、记不住的,至少要能记住红色字,到考试时自己扩展 3、注意:蓝色字部分是注释。1.1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P1)1.2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是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P7)1.3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P11)1.4动作技能:是人的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技能等,按照动作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动作技能。(P12)2.1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

2、力。具体地说,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P22)2.2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P23)2.3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P23)2.4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

3、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P24)2.5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P24)2.6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P24)2.7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P34)3.1德育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3.2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3.3晕轮效应是指人对

4、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他方面。(注:晕轮效应包括“光环效应”和“扫帚星效应”)3.4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3.5效应本体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3.6说服教育法,它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3.7榜样示范法,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3.8实际锻炼法,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

5、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3.9品德评价法,它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3.10自我教育法,它是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4.1教师的管理能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学生体育与卫生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集体管理以及依法从教等几方面能力的总称。4.2自学辅导:是一种特殊的个别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或者有专门的自学教材或软件,或者是教师选定某个章节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自学完成学习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能

6、力,保证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4.3单元辅导:是一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4.4教育基本法: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是我国教育基本法,是我国一切教育立法的依据,也是我国一切教育实践的根本法律依据。教育法对我国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机构设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力与义务、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4.5教育部门法: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制定的关于某一部门教育的法律。5.1教师科研:教师用科学研究的态度、程序和方法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并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活动。1035.2课题就是问题,或

7、者是理论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5.3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收集资料的方法。5.4行动研究是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所作的研究工作。5.5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收集资料的方法。6.1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6.2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6.3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教师能在信息资源中及时、快速、准确收集到有用信息的能力。6.4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6.5信息检索系统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照一定

8、的规则对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存储,以供用户检索的系统,这里主要指检索工具。6.6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6.7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7.1教师的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的语言。1577.2手势语言:是指教师运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达意思。1667.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1677.4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内容的知觉

9、和接纳。1718.1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1768.2教师的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能力。1769.1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事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速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能力。20110.1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22010.2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22111.1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形势

10、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p241)11.2压力:是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p241)12.1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思想、业务、人格等方面不断趋于发展和完善的能力。27112.2教师的学习能力:是指教师为适应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不断吸取有关知识和信息的能力。271第一章 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与发展一、单选题:1关于人的智能结构,加德纳认为,人有( 八个半智能 )。2描述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变化的理论是( 心境论 )。二、简答题或多选题1教师

11、职业能力功能有哪些:(1)完善个人修养;(2)提高职业威望;(3)增强职业信心;(4)提高工作效率;(5)保证工作质量。2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哪些教育工作任务能力:(1)教学能力;(2)教育能力;(3)管理能力;(4)科研能力;3关注论的内容是什么:关注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以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按关注论的说法,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关注他人阶段;关注自己阶段;关注教学阶段;关注学生阶段。4角色认知论的内容是什么: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体现了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按角色认知论的说法,职业能力发

12、展过程可分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角色自我中心认知阶段;角色比较认知阶段;群体角色认知阶段。5心境论的内容是什么:心境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的变化。 (1)受挫与平静参加工作初期,常常会遭遇挫折,由此会体会到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局限性。(2)稳定与自信随着职业能力的提高,面对工作时心态会逐步平稳,信心开始建立起来,这时期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刻,最富有进取心和创造性。(3)保守与低落职业高峰期过去后,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肯定与尊重,应付工作能力自觉有余,会逐渐失去进去心,安于现状,得过且过。(4)抱怨与退出职业生涯晚期,抱怨情绪多起来,抱怨自己体力精力不济,抱怨环境的不如意等,直到

13、终结职业生活,告老还家。6典型行为论的内容是什么:典型行为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行为。(1)准备与模仿上任新手的典型行为。(2)积极上进已有几年教龄的教师的典型行为。(3)熟练应变大约有十年左右教龄的教师的典型行为。(4)反思与革新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典型行为。(5)墨守成规教师职业生涯晚期的典型行为。(6)退缩与退出教师职业生涯结束时期的典型行为。三、论述1、试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必须要记住第条) 加德纳用分类学方法对人的智能做出了阐述,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八个半智能”类型是核心内容。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

14、人际智能、博物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存在的智能(加德纳称“存在的智能”是“半个智能”意即还不能肯定)。 “八个半智能”源于遗传,人人都有,是人人共有的能力。 “八个半智能”个人之间存在差异,决定“八个半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 禀赋很好,也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成为现实的智能,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性认识。 人的智能发展有着自然的阶段性特征:婴幼儿阶段,智能开端于一种原生性的模仿智力;幼儿早期阶段,智能开始表现为对初级符号的掌握;学龄阶段,智能表现为对系统符号的掌握;成熟阶段,智力表现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儿童早期的智能兴趣指向往往是自发的,此时已经有了个别性差异特征,加德纳称此为“觉醒体验”期智能;

15、进入学龄期后,智能开始质的进步,即对符号系统的掌握智能;青春期后,儿童智能发展开始自觉地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体现为职业能力的发展。“八个半智能”发展并非同步,例如音乐智能可能发展早一些,而人际智能成熟最晚。2、试论教师职业能力的一般形成与发展:教师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理论学习实地观察模仿练习实地实践总结与反思革新与创造反复实践”几个阶段或环节。其一,强调基础知识和训练。任何职业技能的获得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知识和训练基础,理论学习、实地观察、模仿练习则是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训练的必要的环节,是保证获得职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其二,强调多种水平的实践。任何职业技能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实践中掌握和熟练、实践中改进和提高的。模仿练习、实地实践、反复实践是一个过程三种不同水平的实践。只有经过长期的、多种水平的实践,才能保证获得个人化、实践化的职业能力。其三,强调自觉和勤奋。本事依赖个人自觉,本事在于勤奋,这些是常识性认识。没有这种主观态度为前提,职业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总结与反思、革新与创造、反复实践都依赖于自觉和勤奋,同时也是自觉和勤奋的体现。18(1)完善个人修养;(2)提高职业威望;(3)增强职业信心;(4)提高工作效率;(5)保证工作质量。四、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