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 秦志伟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29443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环境 秦志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与环境 秦志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与环境 秦志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与环境 秦志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与环境 秦志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与环境 秦志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环境 秦志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与环境潍坊市实验学校 秦志伟【项目介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这个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使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生存的好好的,必须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珍视环境,爱护环境,有效合理的利用环境,保护环境,使得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本活动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层层分析探究,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环保宣传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手脑并动。【学情分析】环境又是我们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要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初中生对于环境问题并不陌生,可能从记忆开始就开始在谈论环境

2、相关的问题。他们可以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能想到自己能为环境做些什么,但遇到自己该承担某些相关的责任时,他们又显得有点满不在乎。环境是所有人的,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来呵护,开展有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的重、难点】重点:1.人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难点:1.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后果 2.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3.制作环保宣传画【活动目标】1.实践目标:通过学习,开拓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思想目标:在学习的同时,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

3、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阐述自己观点,敢于标新立异。【活动方式、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诱导式教育,利用讨论法、举例法、总结归纳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师生共动,围绕主题小组展开讨论。【活动过程组织设计】理论研究小组活动分析环境重要性研究环境问题表现讨论人与环境关系拓展延伸漫画带来的思考环境问题带来后果环境问题解决办法活动准备强调活动注意事项设计环保宣传画成果展示我为环境做什么活动前分组一、活动准备1.活动前分组按照学生人数,在活动室外站成两排,1、2、3、4、5、6循环报数,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设定一个组长,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或按照学生自愿方式分成六个小组。2.

4、强调活动注意事项。二、理论研究过程1.分析环境重要性引用“孟母三迁”这个典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解“环境造人”这个道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的定义”、“宇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资料,和学生共同分析身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资料在线:“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模仿殡葬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于是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孟子于是就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我儿子可以住了。”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到孟子长大,学会了六

5、艺(礼乐射御书数),成了著名的大儒学家。“环境”:某一中心事物周围的情景状况。“宇宙”:人类目前所了解最大的环境,“宇”是最大的空间单位,“宙”是最大的时间单位。“自然环境”: 环境法中的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社会环境”: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2.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多媒体展示人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归纳:人和环境之间其实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资料在

6、线: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承载量:环境系统有自身的客观发展和内部调节功能。3.环境问题的表现、后果和解决措施多媒体展示环境问题的含义,教师点出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自然和人为。小组讨论各种原因的具体表现,师归纳总结。资料在线:环境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自然、人为)产生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危害人身健康的种种问题。人为原因:滥捕滥杀野生动物;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7、;排放废气、废水、废渣;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等。自然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台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雪崩、滑坡、森林大火、蝗虫灾害等。 各小组讨论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分布的区域,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及防治措施,将讨论的结果汇总成表,每组找一名发言人,把讨论出来的结果公布,小组间进行沟通交流评价。教师进行点拨,同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资料在线: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成因 后果 防治措施 温室效应 全球 大量燃烧矿物性燃料(煤炭、石油)排放出大量的CO2气体;大量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另外氟氯烃、甲烷等气体也能加剧温室效应

8、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全球蒸发更加旺盛,干旱气候区面积扩大,温带、亚寒带、寒带将升温等,影响农业生产 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清洁生产;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酸雨 几乎全球 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冶金过程中放出的SO2、NO、NO2等酸性气体,形成PH5.6的酸性的雨、雪、雹、雾等 酸化土壤、酸化江、河、湖、沼,破坏植物体、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回收SO2,NOX,开发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 臭氧层空洞 两极的上空,青藏高原上空等地,有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 制冷剂等释放含氟氯烃的气体 危害人体健康,对色还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发放;积极研

9、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等 汽车尾气(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在逆温的大气条件及不易扩散的盆地等地形 明显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植物受到损害 控制运行的汽车数量,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洁能源等 沙尘暴干旱、半干旱地区明显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地表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多大风,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使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土地沙化严重。 明显地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和人体健康等 保护森林草地,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严禁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赤潮 较封闭平静的

10、海区,在海洋中较多见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大量含氮、磷的物质,是水中营养物质增多。在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等条件下赤潮生物集结 世界性海洋灾害,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含有毒素或因水藻大量繁殖而缺氧,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涤用品 水荒全球性干旱、半干旱,人口稠密区的半干旱区较严重淡水资源的补给少,造成径流量少,以及季节分配不均,旱季更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等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可能引发其他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沙尘暴、生物种类、生态种类、生态系统的变化节约用水;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开发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

11、,研发抗旱作物品种,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海洋石油污染沿海水域及主要航线的交通要道上石油运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油膜覆盖海水,是水中缺氧,石油也有毒性,造成海洋动物、植物死亡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可用燃烧法清除物种消退,森林草地萎缩,生态平衡失调全球性问题人类滥采滥用生物资源,毁林开荒,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污染加剧等物种消退、基因库存大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严禁滥采滥用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

12、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小组活动1. 漫画带来的思考多媒体显示漫画前车之鉴、沉思者。学生讨论,谈对这两幅图片的认识和对自己带来的启示。资料在线:关于恐龙灭绝原因,假说不下百种。其中堪称主流的学说也有十余种。其中包括“小行星相撞理论”、“气候大变动论”、“疾病论”、“地磁移动论”“便秘论”、“种族老化论和哺乳类竞争论”、“超新星爆发论”、“氧气过量论”、“火山喷发论”等等。不管哪一种说法,众多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环境发生了改变”。人类作为现今这个地球的统治者,有一天有没有可能和恐龙一样呢?砍伐森林所带来的后果是:1产生气候异常 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

13、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 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砍伐热带森林,每年向大气层释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

14、种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4加剧水土侵蚀 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 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2.设计环保宣传画每组发一张A4纸,各个小组成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共同制作环保宣传画或者环保剪报。3.作品展示各小组将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明制作的目的和主题的中心思想。学生作品展示:四、拓展延伸在活动结束之前,提出“我为环境做什么”这个话题,让学生在活动

15、以后去思考,并做出实际的行动,要让学生明白“小事做起”对于环境的重要性。【活动反思】对于环境问题,学生并不陌生,但正因为熟悉,学生才更容易“熟视无睹”,会觉得这个话题没意思。所以,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了第一难题。为了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式,如在研究环境的重要性时我加了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有多大,也没上下和左右。(宇宙)”;在学生设计宣传画时,为了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我利用简单的的脑筋急转弯让学生充满自信。环境问题是每个地球人要面临的,在活动中我也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作品等多种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表率,在倡导学生保护环境的同时,教师更应该第一个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