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上传人:霸** 文档编号:12229063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 )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 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 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A.搜集神话故事 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 D.依靠民间传说3.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4.下面是李明同学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2、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大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 B.C. D.6.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有( )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促进体质和脑的进化A. B.C. D.7.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8.下列关于河姆渡

3、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B.会制造陶器和玉器C.会建造混凝土水井D.会雕刻技术,会使用天然漆9.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下图)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A.元谋人和半坡人 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D.半坡人和河姆渡人10.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都过着农耕和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制造陶器都种植水稻都住着干栏式房屋A. B.C. D.11.我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火的使用 B.会使用打制石器C.原始农业的出现 D.国家的出现12.涿鹿

4、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战役和下列哪一人物无关( )A.黄帝 B.炎帝C.蚩尤 D.禹1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 )A.黄帝 B.炎帝C.禹 D.舜14.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A.舜禹 B.舜尧C.禹舜 D.尧禹15.“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 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 D.前任推荐二、材料题(第16题17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共42分)16

5、.解读邮票,探究其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使命;走进古遗址,感悟历史空间的恒远和生命传承的意义。观察下面两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回答问题。【邮票】 A.划桨行舟 B.稻作农业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干栏建筑【古遗址】 E.河姆渡遗址 F.半坡遗址(1)将四枚邮票和对应的文化遗址进行正确的搭配。(4分)E_;F_。(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1分)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属于哪一大河流域?这些原始居民会随意迁徙,到处流动吗?为什么?(5分)(4)根据所学

6、知识,说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还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6分)(5)请用一句俗语解释两处原始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1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材料三“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7、“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4分)(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分)(4)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项,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氏族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

8、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某地区举办轩辕黄帝祭祀活动,来自社会各界共1 000余人来到当地的黄帝祭祀广场,共同祭祀轩辕黄帝诵读祭文、行祭祀礼,百余人着汉服颂歌乐祭,还有轩辕车会、舞狮等民俗表演活动,民众纷纷敬献花篮和鲜花(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较大的战役。战争结果如何?(4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4分)(3)相传黄帝有何发明创造?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什么?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4分)(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人们举办祭祀黄帝的活动的现实意义。(1分)三、综合

9、探究题(共13分)19.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遗址中的历史】 图一 图二(1)结合图一回答,元谋人距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2分)(2)从图二中的周口店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远古人类?请你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说一说这一远古人类的特点。(3分)【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 图四(3)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传说中的历史】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

10、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4)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分)【探究中的历史】(5)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知道,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来。(2分)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上帝造人、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是建立在考古发掘基础上的科学论断,排除B、C、D三项。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劳动进化而来的,故选择A项。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神话故事、

11、想象、民间传说都不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科学论断,排除A、B、D三项。考古学家通过对考古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故选择C项。3.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生产生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排除B、C、D三项。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他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故选择A项。4.D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还不会制作弓箭和陶器,排除A、C两项;北京人能够使用火,但还不会人工取火,排除B项。北京人居住在洞穴里,会用火并会保存火种,故选择D项。5.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

12、人的生产生活。解答时可用排除法。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当时还未出现原始农耕,他们不可能种植水稻,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择A项。6.D解析:本题考查火对人类发展的重大作用。火可以用来照明御寒,抵御野兽的侵袭,正确。火还可以用来烧烤兽肉,熟食有利于远古人类体质和智力的发展,正确,故选择D项。7.D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半坡居民会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水稻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作物,故选择D项。8.C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而不是混凝土水井,故选择C项。9.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远古居民的房屋样式。元谋人和北京人还没有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排除A、B、C三项。河姆渡居民建造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建造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故选择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答时可用排除法。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生活相关,是特性而非共性,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项。11.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故选择C项。12.D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炎黄联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最终蚩尤被打败。禹生活在黄帝之后,故选择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