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226502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福利经济学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利经济学 授课教师 张乃平邮箱 zhnping 2012 13学年下学期 教材 福利经济学 王桂胜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 参考书 1 福利经济学 澳 黄有光著 周建明等译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1年 2 福利经济学 姚明霞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年 3 福利经济学 方福前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4 福利经济学 庇古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5 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 尼古拉斯 巴尔 大卫 怀恩斯主编 贺晓波 王艺译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6 应用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孙月平等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 教学安排介绍 教学时间 2013年2

2、月 6月 共16周 48学时 平时成绩 包括作业50 出勤40 其他10 占总成绩的30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第四节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一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 welfareeconomics 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涉及经济学 社会学 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 福利经济学的含义 黄有光 力图有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 依据这些命题 我们可以判断某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高于还是低于另一经济状

3、况下的社会福利 NgY K1983 WelfareEconomics Int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BasicConcept 2ndedition Macmillan 该定义所包含的内容 1 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2 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需要借助一定的标准或者命题 3 福利经济学是试图明确表达那些最重要的命题 Pigou 研究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Little 最好是把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经济形态是好还是坏 以及一种形态是否应当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Samuelson 是一门关于组织活动的最佳途径

4、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的税收制度的学科 综上而言 本课程的定义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科 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福利作出判断 几个相关概念 效用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福利 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 1 福利 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个人福利是指 个人获得的满足 它可以看作是 幸福 或 快乐 的同义语 这种满足既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 也包括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旧福利经济学中 与经济生活有关的 能够直接或间接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被称为经济福利 并认为 效用就意味着满足 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 是指

5、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 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 而且它有无效用和效用大小 还依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但是 效用有时用来代表客观的选择或偏好 另外 效用在伦理上是中性的 因为衡量一种商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 只需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欲望 而并不需要评论这个欲望是好是坏 2 效用 一是基数效用 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每个人都可以给出他自己对不同物品的效用函数 这是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 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 二是序数效用 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具体量化的 但可以分出强弱程度 列出顺序 进行比较 序

6、数效用论者认为 尽管效用的实际测量存在困难 但可通过偏好或选择外显其强弱程度 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效用的测量有两种方法 庇古把福利等同于效用或效用的子集黄有光认为福利和效用的偏离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个人的偏好不仅受他本人福利的影响 而且也可能受他对于别人的福利考虑的影响 由于无知或不完善的预见 偏好可能不同于福利 非理性偏好 一般情况下 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面是等同的 效用和福利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偏差 但福利经济学还是假定在一般情况下 每个人是他自身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并且力图使他的福利最大化 或者说 效用和福利在重要方面是等同的 效用和福利究竟有没有区别 3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7、 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或集合社会福利可分为 经济福利 可以用货币度量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福利 不可以用货币度量 社会福利的度量概念 由于个人效用有序数效用和基数效用之分 相应地 社会福利也有向量和标量之分 社会福利的向量概念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序数效用的向量 社会福利增进与否 只能比较全体社会成员的变好或不变 而不能比较一部分成员变好 另一部分成员变坏的情况 社会福利的标量概念认为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基数效用的加总 社会福利增进与否 可以比较任何一种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变化 4 福利指标 福利指标宏观层面的指标国民收入 GNP GDP 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变

8、化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结构 恩格尔系数 支出结构 经济福利指数 IEWB 微观层面的指标效用 偏好 消费者剩余 偏好 反映人们喜好程度的概念 如对于苹果和梨子这两种水果 甲更喜欢苹果 就此我们推断A在消费苹果时的福利 要高于消费梨子时的福利 消费者剩余 衡量的是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 比如 A愿意对某项医疗服务最多支付1000元 而在医疗市场上 他实际的支付价格是800元 我们说A的剩余是200元 二 福利经济学的特征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实证分析 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 客观上 是什么样的 运行机制等的分析规范分析 是指提出政策建议 涉及 应该如何 等命题的分析 包含价值

9、判断前者从 量 的角度分析 后者从 质 的方面考察 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基础 规范分析往往要用到实证分析 实证经济分析 描述经济中的事实 情况和关系 即说明经济现象 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 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可以计算和检验 无错之分 这种方法首先要提出对经济现象给予解释的理论 然后用事实来验证理论 并依据理论对未来作出预测 当经济理论把自己局限于表述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时 这种理论就称为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分析 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即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什么 或社会经济问题 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规范分析回答 应该怎样 属价值判断 有对错之分 有主观性和阶级性 这种方法

10、就是依照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判断 规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是否可取性 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 这种经济学就叫作规范经济学 规范法和实证法的举例说明 如果对政府新近公布的一项最低工资法令进行分析 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产生哪些效应 这部分内容包括 法令实行将如何影响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 是否会增加失业 哪些人受损 哪些人受益 政府效应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包括 法令实行后 失业会上升多少 新增的失业人口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分配 在职工人的工资上升多少 政府的利弊得失 在职工人的受益与新失业工人的损失相比 哪个更大 新法令是利大于弊 抑或是得不偿失 上面三组问题代表

11、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分步判断 第一步 判断政策的本质和带来的后果 这属于实证分析方法 回答 是什么 的问题 该项政策与哪些事实有必然联系 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 但是 仅仅判断政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后果 还往往不是以对这一政策的优劣作出评价 失业率上升1 和上升10 有质的区别 第二步 进一步确定政策效应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大小 这仍停留在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不过已从第一步的定性分析跨入定量分析 在定量分析中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等工具是十分有用的 经过上面两步后 我们已比较全面地 从质和量两方面了解了新法令带来的后果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成本 效益分析法 到了第三步 个人可

12、以自己的价值观出发 对这一法令作一评价 这便是规范分析方法 回答一个 应该怎么样 的问题 二 福利经济学的特征 2 福利经济学的特征属于 也有称 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economics 实际上 既有规范性 也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 具有实证性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的分析 判断来看 具有规范性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以多种思想学派和学说为基础 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 约翰 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新古典学派的庇古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 1 19世纪20年代功利主义 效用主义个人道德行为的目的是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2 19世纪70

13、年代边际主义革命 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分析资源配置效率 忽略收入分配3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改良思潮 以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为代表 4 1920年庇古 福利经济学 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系统论述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 二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庇古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事实上 20世纪初 帕累托就提出了有关福利的理论二战以来的研究是沿着帕累托理论体系发展的 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 1 旧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效用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主要理论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社会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 还受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趋于平均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

14、会引导社会福利最大化 2 提出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 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 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这两组指标 2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设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 1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是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政策取舍的判断标准 2 20世纪30 40年代 其他福利判断标准卡尔 希克斯标准 西托夫斯基标准 李特尔标准等 统称为补偿原则 3 20世纪40年代伯格森 萨缪尔森提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社会福利的改善不仅与资源配置效率有关 也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强调是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函数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4 二战以后在欧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背景下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

15、发展奥肯 漏桶理论罗尔斯 平等优先理论伊斯特林 相对福利学说阿罗 不可能定理 5 20世纪70年代阿马蒂亚 森 1 揭示了导致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原因 2 指出新福利经济学采取的序数效用分析法存在致命不足 既缺乏充分有效的信息进行社会排序 3 由此提出新古典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马蒂亚 森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个人潜能的实现作为福利评判的主要内容后福利经济学 强调生活质量和发展权益的理论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 不仅重视当前已经实现的权益 还要注重可能实现的各种潜在的权益 三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庇古帕累托 希克斯卡尔多 萨缪尔森阿罗阿马蒂亚 森黄有光布

16、坎南 庇古 庇古 ArthurCecilPigou 1877 1959 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青年时代入剑桥大学学习 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影响 并在其鼓励下转学经济学 他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时年仅31岁 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务最年轻的人 他任期长达35年 一直到1943年退休为止 福利经济学 是庇古最著名的代表作 庇古也因此被称为 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 维弗雷多 帕累托 1848 7 15 1923 8 19 意大利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 对经济学 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 瑞士洛桑大学教授 洛桑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 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 并用无差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微观经济学领域 帕累托因对意大利20 的人口拥有80 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 后来被约瑟夫 朱兰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 20 80法则 尼古拉斯 卡尔多 尼古拉斯 卡尔多 NicholasKaldor 1908 1986 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27 1930年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 194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