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226491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m)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B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n)然,也有花香的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愫。C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D凤凰台实行主持人中心制,几乎每位名嘴都有一档(dng)属于自己的

2、节目。从节目的策划、设计到采编、制作和播出,一条龙作业,主持人都要亲自参与(y),把握节目的节奏与进程。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前路茫茫,唯有保持定力,我们才能跬步千里。让我们看清大势,分清主流,拾级而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勇攀高峰!B以大历史视之,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70华诞的社会主义中国恰是风华正茂。C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而传唱到了国外。D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取材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

3、农村社会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使用,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C移动支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7亿户,移动支付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一。D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45题。雪夜吴秋山孤馆的灯是青的,窗外,垂下雪的珠帘。炉火伸出了蛇舌,舐着室中的冷味。又是残夜梦回,枕畔的书瘦损了。远处掷来一片狗吠,击破沉寂的夜网。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A这是一首写旅人投宿的诗,诗人借助青灯、雪、炉火、狗吠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寒意逼人。B第一小节,泛着青光的灯、纷扬的雪花和串缀的珠帘,共同构成了一幅冬夜降雪图,饱含着诗人的惆怅。C第二小节,诗人用“蛇舌”比喻火焰,描写炉火在雪夜中跳跃的摇曳之态,形象地衬托出“室中的冷味”。D. 诗歌整体短小凝练,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夜晚,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5诗句中的“瘦损”一词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3分) 2、 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分)(一)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

5、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

6、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

7、,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二)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

8、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6请选出最适合填入文段(一)第三节空格处的一项。( )(3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 B C D 7试结合文段(一)第一节,谈谈作者如何于“冬景”中写出“温暖”的诗意。(3分)答: 8请从文段(一)中摘取一个关键词,概括文段(一)(二)作者心境的

9、共通之处;然后从文段(二)中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境的一个句子(只摘头尾,中间用省略号),并加以赏析。(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0分)故乡的食物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

10、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

11、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

12、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13、。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9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4分)答: 10第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有什么作用?(3分)答: 11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