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2226486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句段运用”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义;练读句子,揣摩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修改的作文,学会怎样修改作文。“日积月累”则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关于不同年龄的称谓。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词句段运用”中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及修改符号,学生掌握、运用会有一定的难度。但要学生明白能够修改一篇作文要比盲目地写几篇作文的

2、收益还要大。1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2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1从课文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2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3读读背背名言警句,受到人生启迪。【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提高,听说读写并重,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重点 培养学

3、生留心观察、认真听别人说话和多积累的习惯。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准备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从课文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内容充实。2掌握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义。3练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提高,听说读写并重,使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一、交流平台1谈谈你心中的孙膑。(1)学了田忌赛马后,我们被孙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孙膑的思维过程。(2)小组交流要求: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

4、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3)汇报交流,师生评议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同学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2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也是反应敏捷、机智过人,现在我们来分析、交流他在极短的时间里的思维过程。(孩子在横木上进退两难,稍一犹豫,孩子就有可能掉下来摔在甲板上,必死无疑。海水会有一个缓冲作用,并且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可以跳入海中把孩子救上来。相比之下,让孩子跳水是最好的选择。)3小结:同学们的发现真多!看来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二、词句段运用(一)学习词语,交流发现。1课件出示词语。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应答道旁李 道路 问其故 缘故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

5、待兔 守候2利用学习工具理解加点字的意思。3全班交流词语意思。吾盾之坚 :“坚”是坚硬、牢固、结实的意思。坚固:“坚”是结实、牢固的意思。4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5全班交流。(二)练读句子,理解句意。1自由读句子,你有什么疑惑。2说说你对“四十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的理解。(孩子在水中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秒,但对于急切要救孩子的水手们来说这时间太长了,因为在海中的每一秒都决定着孩子的安危,大家的心都绷得紧紧的,所以觉得时间太长了。)3小组讨论交流“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这句话的含义。(“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所表示的时间很长,但是

6、相对于琥珀的形成却是时间如流。)三、课堂小结语文园地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应答道旁李道路问其故缘故冀复得兔重复守株待兔守候第二课时1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和修改符号。2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3了解古代关于不同年龄的称谓。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作文修改符号的作用。难点对作文修改符号作用的认识和应用。一、词句段运用1修改作文需要注意些什么?(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不通顺或表意不清楚的句子、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不正确、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2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哪些?(增、删、补、调、换)3读读叶圣陶先生修改的这篇作文,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1)小组讨论,全班

7、交流。(2)教师引导、总结。用词不准确。如,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因为量词使用不恰当。句子不通顺。如,把“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像拧成了一股黑绳”改为“我看见他紧皱着眉头”,改过后不仅文字简洁,而且变通顺了。存在前后逻辑冲突。如,“今天又见到黑老蔡”,因为王老师是新班主任,“今天”是第一次见,“又见到”不符合逻辑,所以叶圣陶先生要删掉“又”。词句重复啰唆。如,“可却画出了一张饶有风趣的画像”中的“可”和“却”都表示转折,所以叶圣陶先生删掉了“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不完整。如,把“几何书皮”中的“书皮”改为“课本的包书纸”,叶圣陶先生这样修改,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清楚。存在错别字和标点

8、符号使用不当的现象。如,将“象开玩笑似的说”中的“象”改为“像”;“心就像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鱼”字后面要用逗号把句子断开,“扑腾扑腾”中间不必加顿号。二、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八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并查字典注音。2指名读。3全班交流。(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豆蔻”是从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2)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时

9、结婚,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3)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古代二十岁的男子,要把头发盘成发髻,称之为“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已经成年。但这时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4)而立:指人三十岁。古代认为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后将“而立”作为三十岁的代称。(5)不惑:指人四十岁。一是四十岁的代称,二是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6)花甲:指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7)古稀:指人七十岁。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8)期颐:指人一百岁。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4自由朗读,并尝试背诵。三、课堂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修改作文的方法日积月累:熟读成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并在授课中注重了知识的延伸,并合理设计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练习的难度。在教学内容上,课件内容呈现过多,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件内容的精简,课件内容多的情况下,要作恰当处理,可以通过自己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朗读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