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226004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3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概述(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1.2通用作业一、施工测量1、主要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淹溺、触电2、管理特点:1)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应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水上测量人员应穿好救生衣。2)在桥墩上测量时,应有上下桥墩及防治人体坠落的安全措施。3)水上施工测量平台应稳固可靠,作业时应派交通船守护。4)使用磁力仪、浅层剖面仪、声纳等水下测量设备作业,应按规定在测量船的明显处设置号灯或号型。收放尾灯电缆时,应停车并关闭电源。二、临时用电1、主要危险源:触电2、管理特点:1)工程项目开始前必须编制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电

2、气设备维修,应停电作业,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停电标志牌;3)采用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耳机保护”,达到“一机一匣一漏一箱”要求;4)配电室不低于3m,配电柜上部距离棚顶不小于0.5m,配电室内应设置灭火器材;5)主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时,必须采用五芯电缆。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格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置方位标志。5)配电箱可以分为若干分路,分路和照明必须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开设置,严禁开用一箱多用;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用插头和插座作活动俩接。6)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设生活设施

3、或退房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在带点设备附近搭、拆支架脚手架时,宜停电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支架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KV)小于11-1035-110154-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4681015施工现场道路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最小垂直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电压(KV)小于11-1035最小安全距离(m)677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沿垂直与水平方向最小安全距离外

4、电线路电压(KV)小于1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方向最小安全距离(m)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最小安全距离(m)1.52.03.54.06.07.08.57)接地与防雷PE线必须连接设置。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作重复接地,还必须在配电系统中间和末端处作重复接地,每一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机械上的电器设备作防雷接地,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动力与照明线路应分开,在特别潮湿的作业环境、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临时照明,其电源电压小于36

5、v。三、模板1、重要危险源:模板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2、管理要点:1)模板堆放处场地应做好地基处理。模板码放高度不宜超过2m,圆弧形模板不宜多层堆放;2、模板作业场地应远离高压线。3、模板的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支模架所选用的钢管严禁使用变形、断裂、脱焊、螺丝松动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材料。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模板立柱支撑应加设垫板。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以上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不牢靠或临时物件相连。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立柱模板架设完成时应设缆风绳固定。支设独立梁模时,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4、模板拆除顺序与方法应按照先支后

6、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及支撑。拆模作业时,作业区周边必须设警戒区,进行专人值守,严禁人员进入。 严禁用吊车直接吊除没有撬松动的模板。 高处拆下的材料,严禁向下抛掷。3m以上的模板拆除应用起吊设备缓慢送下;在基坑或围堰模板施工时,应先检查有无塌方现象,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四、支架与脚手架1、主要危险源: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2、管理特点:1)支架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程序专项设计、安全验算、审批、实施,所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架等构配件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可使用。2)支架脚手架必须按批准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经试验合格。3)作

7、为承重工程的支架脚手架须进行预压,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4)非预应力结构的承重支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方可卸落;预应力结构的承重支架必须在张拉、压浆后压浆强度达到要求方可卸落。5)支架脚手架周围必须设置围挡;支架与道路交叉时,必须按规定净空设置车(人)行通道,并做好防撞墩,设置发光和反光警示标志,交通量较大时,安排专人道路交通管制。6)支架脚手架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7)立杆的基础必须平整、密实,并符合架体承载力的要求;立杆下按要求加垫专用的钢板底座,或垫上厚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20cm、长度不小于2根立杆间距的木板。8)脚手架应做好稳定性检查,在雨雪等恶劣

8、天气和临近便道处的支架,加强其变形观测。9)支架脚手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每道剪刀撑跨越46根立杆、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斜角在4560之间。10)脚手架搭设高于在建结构物顶部时,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小型机具安全通行。11)支立排架时,不得与便桥或脚手架相连,防止排架失稳;1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并应自上而下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严禁随意抛掷脚手杆与板。五、钢筋加工1、主要危险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2、管理特点:1)钢筋施工场地要满足作业需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要牢固、稳定,作业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2)钢筋切断机作业中,严禁用手直

9、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3)钢筋弯曲机作业中,严禁进行更换芯轴、销子,严禁变换角度或调速等作业,亦不得加油或清扫。4)严禁在弯曲机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策站人。六、焊接1、主要危险源:烫伤、火灾、触电2、管理特点:1)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电焊工作业时,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雨雪天应停止露天作业。2)在潮湿地点作业,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站在绝缘胶板上,或木板上作业。不得用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等作为作为接地线。3)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官道上施焊。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4)贮存过易燃、易爆、有

10、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焊接前必须清洗干净,将左右孔口打开,保持空气流通。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受热不得超过35,之间距离5m以上,与明火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0m,且防止火花或锋利物件碰撞胶管。6)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融化,不得用明火烧烤。7)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关系环境温度(C)小于00-1515-2525-40剩余压力(MPa)0.50.10.20.37)交流电焊机应安装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七、混凝土生产与运输1、主要危险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触电2、管理特点:1)搅拌电气设备与线路应绝缘良好,搅拌机

11、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分必须设有防护装置。高大的搅拌站应设置避雷装置,多封地区应设置缆风绳。2)发电机组应设置机房内,并设置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施工用的发电机电源应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3)搅拌机料仓检修时,应停机检修。修理或进入料仓内清理叶片时,必须切断电源,电源边设专人看护或配电箱上锁,并挂牌注明“舱内有人操作切勿合闸”。4)有紧急停车装置的拌合设备,在设备和人员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启用紧急停车装置。5)混凝土泵送过程中要远离高压线路。任何人不得接近泵车的布料杆下的危险区域。6)五级以上大风时,泵车不得使用布料杆作业。7)混凝土泵应设置在作业棚内,安装应稳定、牢固。拆卸管路

12、接头前,应排除管内剩余压力,防止管内存有压力而引起事故。8)轨道平车运输大型预制构件运输应设置专人指挥;铺设钢轨时轨道曲线半径不得小于25m,纵坡不宜大于2%;构件运输时,下坡应以溜绳控制速度,止轮木块跟随前进。当纵坡坡度较大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运输。9)平板拖车运输大型预制构件平板拖车运输,时速宜控制在5km/h以内。简支梁的运输,处在横向加斜撑防倾覆外,平板车上的搁置点必须设有转盘。梁体重心与运输工具的中心应重合。运输超高、超宽与超长构件时,牵引车上应悬挂安全标志。超高部分应有专人照看。在雨、雪、雾天通过陡坡时,必须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八、起重吊装1、主要危险源: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13、、高处坠落、触电2、管理特点:1)起重吊装作业现场应悬挂操作规程牌、高处悬挂作业注意事项、“十不吊”等警示牌。作业前后要对各种制动装置、限位装置、限位器、焊接件、钢丝绳及各种吊件进行全面检查。2)吊装作业前,应指派专人统一指挥,信号统一;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持证上岗。3)遇六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4)夜间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5)钢丝绳应定期检验,吊装前应检查钢丝绳的断丝情况,严禁使用明显段死的钢丝绳。6)地锚要牢固,缆风绳不得绑扎在电杆上或不稳固的物件上。7)轮胎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应注意:起重机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支脚必须支垫牢靠,回转半径内不得有有障碍物;两

14、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各台起重机不得超过各自额定80%的轻重能力。严禁作业人员随吊件一起升降;严禁起吊作用范围内有人随意走动;在高处进行顶升作业的千斤顶,应有防止其坠落的措施。龙门吊机天车应设有轨道终端限位装置,天车的轨道终端也应设有轨道终端止轮器,吊机电路铺设采用电缆滑索,滑索应平直,电缆与金属骨架接触处应采用护套包裹,防止震动导致的摩擦导致漏电。吊机的机房内和操作时应设置紧急开关,以便在紧急情况出现时断电停车。吊车应设有可靠的避雷装置和接地保护。九、高处作业1、主要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2、管理特点:1)高处作业必须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根据工程实际,8m以下高处作业,设置防护

15、斜梯;8m以上高处作业,设置“之”字形人形斜梯;40m以上高处作业,宜安装附着式电梯。2)各种升降电梯、吊笼等升降设备,必须有可靠地安全装置;严禁使用各种起重机进行吊人;3)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网及安全平网;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发光警示标志。4)作业高度超过20m时,必须设置避雷设施。5)高处作业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由专人负责。6)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大学等气候条件时应停止施工。7)拆除作业时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水平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十、拆除作业1、主要危险源:建筑物倒塌、高处坠落、爆炸2、管理特点:1)建筑物拆除应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分段,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采用先水上后水下的拆除方法。2)建筑物拆除施工严禁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水平作业的各工作间距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水上建筑拆除应搭设水上工作平台或使用浮动设施进行拆除作业。作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