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2224153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393的测定的测定 液相液相 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串联质谱法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一 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国家 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2016 39号 立项 项目编号为 20160676 T 607 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国家香料香精化 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苏州质量科学检测研究院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等 计划应完成时间2019年 2 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工作过程 起

2、草阶段 起草阶段 a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 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 根据国标委综合 2016 39 号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的通知 承担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工作小组 查询 收集和认真研究国内外标准及相关资料 并结合实验室的条件 化妆品基 质特性和方法技术特点 初步设计实验方案 b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04 月 实验研究工作 根据实验方案 优化确定色 谱分离条件和仪器检测条件 优化确定水剂类 乳液类 非蜡基膏霜类和面膜化 妆品产品的提取 净化条件 考察方法的灵敏度 准确性 线性范围和适用性 并组织单位进行方法验证 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3 3 主要参

3、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等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等 本标准由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 苏州质量科学检测研究院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等负责联合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 标准编制原则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遵循 GB T 1 1 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规则 和 GB T 20001 4 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 4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的编写 2 规则 并参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 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2 标准标准研制背景研制背景

4、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特别是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注重自身妆 容 这就对化妆品的质量及功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后能够改善肤色 使皮肤更加白嫩 生产商会向 化妆品中添加某些准用着色剂 如二氧化钛 氧化锌等 为了追求更好的美白效 果及美白速度 一些不法厂商会在其产品中违禁添加一些违禁化合物 如汞 荧 光增白剂等 使用添加了这些违禁化合物的化妆品产品 消费者最初会觉得效果 很好 但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损伤 甚至有可能导致全身性损害 化妆品安全 技术规范 2015 版 未将荧光增白剂列入准用着色剂名单中 迄今

5、为止 关 于化妆品中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仍未有相关配套检验方法 近年来 我国媒体有关于 化妆品中存在荧光增白剂 的报道 主要集中在 面膜产品 其检测方法为采用紫外灯对面膜样品进行照射 样品有荧光时 即报 道称面膜产品中含有荧光增白剂 面膜产品基质复杂 无纺布和精华液原料中都 可能含有荧光物质 在紫外光下发出荧光 因此 仅用紫外灯照射来判定化妆品 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是不可靠的 也是对化妆品行业声誉的一种伤害 因此 无论是监测化妆品中违法使用非准用物质 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还 是维护化妆品行业声誉的健康发展 建立准确可靠的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 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标准选取了荧光增白剂 367

6、 和荧光增白剂 393 为研究对象 拟通过对检测 方法的优化探索 采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技术 建立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标准 不仅为主管部门加强对 化妆品的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还可以为其他荧光增白剂检测提供参考 化妆品基质种类较多 基质成分和特性相差较大 如膏霜 乳液类化妆品基 体含有较多的酯类 醇类物质 色素和防腐剂等复杂成分 这些物质的存在极易 干扰目标化合物的检测 因此 高效提取和良好色谱分离是本方法的难点和关键 点 本标准通过优化提取溶剂 梯度洗脱程序 色谱柱等关键因素 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 3

7、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的检测方 3 法 3 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通过优化目标化合物的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参数 以及对 不同类型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摸索 最终建立了一套标准性的检测方法 解决 的主要问题包括 1 确立了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参数 包括色谱柱 洗脱程序 流动相 质谱参数的选择 2 确定了前处理方法 包括提取溶剂 提取方式的选择 3 完成了方法学的考察 包括线性范围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基质效应 回收率和精密度 方法稳定性等 4 完成了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对市售水剂类 非蜡基膏霜类 乳液类化妆 品以及面膜样品进行了检测 4 4 修订标准

8、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该标准属首次起草 无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5 标准的技术路线和确定依据标准的技术路线和确定依据 5 1 主要技术路线 主要技术路线图见图 1 图 1 主要技术路线图 5 2 标准物质信息 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标准物质信息和结构式见表 1 4 表表 1 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 393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信息和结构式信息和结构式 序号序号 中文名称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CAS 号号 分子式分子式 相对分相对分 子质量子质量 化学结构式化学结构式 1

9、荧光增白 剂 367 Fluoresent Brightener 367 5089 22 5 C24H14N2O2 362 38 2 荧光增白 剂 393 Fluoresent Brightener 393 1533 45 5 C28H18N2O2 414 45 5 3 仪器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5 3 1 质谱参数的选择 本项目中的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均属于苯并噁唑型化合物 噁 唑环上的氮原子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加氢 形成 M H 分子离子峰 更适合在 ESI 正模式下检测 实验中使用 AB Qtrap 5500 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 ESI 电离源正离 子模式下优化了 MS M

10、S 采集参数 优化所用的单标标准溶液浓度为 1 0 mg L 通过采集得到了各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 并对质谱参数进行了优化 质谱参考 工作如下 a 离子源 电喷雾离子源 ESI b 扫描方式 正离子扫描 c 喷雾电压 5500 V d 离子源温度 400 e 雾化气压力 0 276 MPa f 辅助气压力 0 414 MPa g 气帘气压力 0 276 MPa h 检测方式 多反应监测 MRM i 母离子 子离子 去簇电压 碰撞室出口电压 V 及碰撞电压见表 2 表表 2 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 393 标准物质的质谱参数标准物质的质谱参数 化合物 母离子 m

11、z 子离子 m z 去簇电压 V 碰撞室出口 电压 V 碰撞电压 V 荧光增白剂 367 363 1 270 1 a 244 1 130 15 0 55 0 60 0 荧光增白剂 393 415 3 321 1a 207 2 120 15 0 55 0 55 0 a定量离子 5 3 2 色谱柱的选择 鉴于C18色谱柱通用性好 价格相对较低 用户容易获得 实验首先使用超 5 高效常规C18色谱柱 ACQUITY UPLC BEH C18 1 7 m 50 mm 2 1 mm 对荧 光增白剂367和荧光增白剂393的分离情况进行考察 结果发现该色谱柱对两种化 合物均有保留 调节不同流动相种类和比例

12、 可使化合物峰形尖锐对称 达到最 优化效果 使用其他品牌的超高效C18色谱柱 如安捷伦ZORBAX Eclipse Plus RRHD C18 Thermal Hypersil GOLD C18等 同样能达到分离要求 5 3 3 流动相的选择 流动相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实验中 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是 确定色谱分析的主要工作 所选用的流动相应具有以下特点 1 纯度高 化学稳定性好 不与固定相和样品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2 粘度要小 防止柱压过高 3 对待测样品具有合适的极性和选择性 本标准涉及的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为苯并噁唑结构的分子 分 子极性相对偏小 分子中无活泼

13、性基团 不易受流动相 pH 值影响 由于其在常 规 C18色谱柱上有很好的保留 实验首先比较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经常使用的 流动相体系 乙腈 水 甲醇 水体系 的分离效果 结果表明 两种流动相均能 实现两种化合物的洗脱 但化合物峰形均较宽 半峰宽达 0 2 min 为了优化化 合物峰形 采取了增加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 从 90 增加至 95 以及使用 5 mmol L 乙酸铵溶液作为水相进行洗脱两种措施 最终达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半峰宽约 0 1 min 响应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鉴于前处理过程中使用乙腈提取 且乙腈 乙酸铵体系的粘度较甲醇 乙酸铵低 色谱柱压力相对小 实验最终选择 乙腈和 5 m

14、mol L 乙酸铵体系作为流动相 综上 最终确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参数如下 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 荧光增白 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的提取离子色谱图如图 2 所示 a 色谱柱 C18柱 1 7 m 50 mm 2 1 mm 内径 b 流动相 乙腈和 5 mmol L 乙酸铵溶液 梯度洗脱条件见表 3 c 流速 0 3 mL min d 柱温 30 e 进样量 5 L 6 表表 3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 min 乙腈 5 mmol L乙酸铵溶液 0 0 50 50 1 0 50 50 3 5 95 5 6 0 95 5 6 1 50 50 8 0 50 50

15、 图图 2 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和荧光增白剂 393 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色谱图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5 4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5 4 1 萃取溶剂的选择 本标准涉及的荧光增白剂 367 和荧光增白剂 393 为苯并噁唑结构的分子 且 含有多个苯环 化合物在三氯甲烷 乙腈 甲醇 正己烷等有机溶剂中均有一定 溶解度 不溶于水 因此目标物检测过程中需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此外 诸 如膏霜类等化妆品中含有大量脂溶性物质 此类物质会干扰目标化合物的质谱响 应 一般净化后再使用质谱检测 由于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此类溶剂毒性较大 且提取后不能直接进液相色谱进

16、行分析 需要进行溶剂置换 会造成大量有毒溶 剂排放及浪费 因此实验中未考虑使用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等溶剂提取 实验直 接设计了乙腈或甲醇进行样品提取 正己烷溶液进行液 液萃取除脂净化的前处 理手段 并利用阴性水剂 非蜡基膏霜 乳液和面膜样品加标 加标量 2 0 mg kg 7 来考察了此前处理手段的提取回收率 结果见图 3 此前处理步骤的提取回收率 很低 均在 40 以下 推测是正己烷溶液除脂净化过程中 萃取了部分目标物 为了验证此推测 实验将样品的乙腈或甲醇提取液稀释后直接检测 结果发现 回收率在 85 0 115 之间 基质标准曲线校正结果 完全满足提取实验要求 由于直接提取液经基质标准曲线校正后完全满足了实验要求 为了节约检测成本 和与流动相条件一致 实验最终选取乙腈直接提取 提取液稀释 过滤后直接进 行测试的前处理方法 而没有将提取液进一步使用固相萃取柱净化 图图 3 不同前处理方式下 各加标样品的回收率 提取液为乙腈提取液 不同前处理方式下 各加标样品的回收率 提取液为乙腈提取液 5 4 2 提取条件的选择 比较了振荡提取和超声提取两种提取方法 结果表明 超声提取操作简便 提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