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21867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主 考 学 校:武 汉 大 学专 业:行 政 管 理 准 考 证 号:011512100049学 生 姓 名:指 导 教 师:工 作 单 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三年六月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2013-7-31 中文摘要示例

2、: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历史发展的回顾与梳理,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目 录一、绪论:1.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及地位二、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2.1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2.2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保障政策向三农倾斜,成绩显著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3.1农村与城市社保差异3.2留守老人儿童现状3.3国家加大投入逐渐完善农村社保四、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措施。4.1统筹规划农

3、村社会保障制度4.2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4.3以点带面拓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强宣传力度4.4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步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制度分析本文通过对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历史发展的回顾与梳理,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绪论:1.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就我国国情来说,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差异悬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基本上是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绝大比重。所以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就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对我国

4、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陈锡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讲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一次梳理和总结。其中,明确提出党的十七大要加快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及地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别、扩大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没有发达的农业,整个社会就没有生存的保障。没有繁荣的农村,整个社会就没有稳定的基础。没有富裕的农民,整个社会就没

5、有和谐的根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继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

6、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否则,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行不通的。 二、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2.1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体制基本沿袭了农业大国的传统,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制定了社会救灾救济、劳动保险等相应条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包括农村在内的救灾救济列为一项国家制度,由此开始了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序幕,但是由于当时农村生产力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其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工作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被确立起来,

7、社会保障事业得到恢复和加强。1986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国家最高层次的文件中清晰而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使我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障制度中。党的十五大强调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水平必须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2.2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保障政策向三农倾斜,成绩显著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政策加大向三农倾斜,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使得农民生活和医疗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一些地方还在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三

8、、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3.1农村与城市社保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及地域差异等原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还处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够平衡,制度建设滞后,事权划分及其财政支出责任不明确,政策配套、信息共享不够等状况。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养老需求和供给缺口很大。据预测,203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31亿人,占总人口的15.3%。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公共需求。然而,政府在这一方面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明显太少,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着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城镇建立了福利院,进行社区养老;而广大农村由于打工经济,青壮年劳力外出,这些外

9、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更存在问题,华创证券去年底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41.9%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28%,商业保险参比率更是仅3.3%;3.2留守老人儿童现状大量的留守老人儿童在家,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人,无人照看,如“三农”发源地的柘木乡一艾姓老人病死家中无人知晓,直至发出臭味才被发现。能否以村组为单位,建立看护病残老人的居所。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农民工众多利益诉求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由于学校教育中的户籍限制政策,特别是高考户籍限制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收费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长期存在。于是现在采取均衡教育资源措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村中

10、小学,由于资金有限,或监管不力,好钢无法按在刀刃上,与国家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迎接上级部门验收,于是在家闭门造册,制出符合上级规定的理想数字。另外,国家没有考虑教师的需求,农村教师工资低,很多无住房,心理压力大,没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试想教学房子最好,教学设备最先进,老师不安心能成吗?于是乎,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马儿呀,你慢些走,当然也有不走的,如前一段时间,就爆发了洪湖市教师全体罢课的事情,这些都是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节假日和放学后,留守儿童、少年溺水、车祸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这些留守孩子渴望亲情,确需看护,据调查,留守孩子占农村家庭的60%以上

11、,剩下的不到40%家长也在附近务工,无暇顾及孩子,能否以村或组设立专门公共设施,类似城市的少年宫,看护孩子,给他们亲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3国家加大投入逐渐完善农村社保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2003年的175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86.6亿元,8年间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25.4%,远超出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年均增长11.04%的水平,也超过全国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9.23%的水平。“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三农”支出29623.8亿元,年均增长23.6%,投入总量是“十五”时期的2.6倍;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规模达到12286.6亿元,超过“十五”时期五

12、年的总和(9580亿元)。无论是“三农”投入的增量,还是增幅,近几年都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目前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财力的增强,需要更加自觉、更大幅度地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三农”倾斜。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得不到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资金难以到位。当前我国农村已有的社会保障,无论其保障水平还是保障方式,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还有相当一段差距。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

13、以国家为责任主体,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时,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计划生育等许多方面,我国农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险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3年开始试点和推广,到2008年底已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农民达8.15亿人,参合率为91.5%,提前两年完成目标。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

14、总值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6.85万亿元 ,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逐步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明确提出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基本领到基本养老金。但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新农保基金经办力量不足、基金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职能不明确、基金收益率水平偏低等问题,如一些地方在突击完成社保指标,不规范操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四、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措施。加强和完

15、善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实施。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4.1统筹规划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满足了广大城市居民基本生存安全需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相比之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要缓慢得多。在养老、医疗和社会救助等基本项目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养老保障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出台过一个方案,但到90年代末因各种原因暂停执行。医疗项目目前还在试点,社会救助项目各地也是各行其是,尚未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方案。毫无疑问,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问题上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因此,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走出目前停滞不前的困境,就应当科学地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使之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