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220753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一中2020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保山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保山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地 理理 试试 卷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8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按要求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 3 回答第 I 卷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 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 回答第 II 卷时 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上无效 5

2、考试结束 将答题卡上交 试卷自己留存 第 卷 选择题 共5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共 30 分 每 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不选 多选 错 选 均 不 得分 下图是甲 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关系是 A 同一半球 纬度值不同 B 同一半球 纬度值相同 C 不同半球 纬度值不同 D 不同半球 纬度值相同 图 1 2 2 若这一天为 6 月 22 日 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A 40 N 52 5 E B 40 N 127 5 W C 40 S 52 5 E D 40 S 127 5 E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 甲乙为不同性质的锋面 完成 3

3、 4 题 3 图示区域大陆上冰川地貌广布 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气候寒冷湿润 冰川广泛分布 B 离北冰洋近 受北冰洋冰川运动影响 C 地质时期曾经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分布 D 洋流带来北冰洋冰川 塑造沿海地形 4 对甲 乙两个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为冷锋正向西北移动 B 甲为暖锋正向东南移动 C 乙为冷锋正向西南移动 D 乙为暖锋正向东北移动 下图为全球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纬度分布图 完成 5 6 题 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实线代表蒸发量 虚线代表降水量 实线代表降水量 虚线代表蒸发量 甲地多余水汽主要由信风向北输送 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由西北风带来 A B C D 6 对全球海 陆蒸发量与降水量

4、判断正确的是 A 陆地蒸发大于海洋 B 陆地降水大于海洋 图 2 图 3 3 C 海洋蒸发小于降水 D 陆地蒸发小于降水 铁盖乡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 超载放牧等原因 土地沙漠化率高达 98 5 黄 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光伏电站 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 复 为避免草长高影响光伏发电 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场牧羊 光伏牧羊互补逐步进入了良性 循环 其农业模式经验得到推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干 白昼时间增长 B 接近水电站 水电和光电互补 C 土地面积大 劳动力廉价 D 利用草场资源 光

5、伏牧羊互补 8 光伏产业园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够 A 阵低风速 减少蒸发 B 增加反射率 气温升高 C 提升地温 增加降水 D 调节气温 增大日较差 9 草场恢复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蒸发增强 湿度增加 B 气温升高 风力减小 C 沙尘减少 晴天增多 D 降水增加 气温降低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 轮胎制造成本的 50 来自天然橡胶 我国的天然 橡胶主要依赖进口 2017 年 中国轮胎企业掀起一波海外建厂的高湖 美国 东南亚成为中国轮 胎企业这轮投资建厂的重点区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我国轮胎工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主要得益于 A 拥有丰富

6、廉价的劳动力 B 国际轮胎市场逐渐开拓 C 天然橡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D 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保有量增加 11 我国轮胎企业建厂美国说明 A 美国轮胎生产成本低于我国 B 贸易壁垒影响轮胎产业布局 C 我国国内轮胎消费市场逐渐萎缩 D 原料对轮胎企业布局影响逐渐增强 12 我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对我国的影响是 增加就业机会 降低原材料成本 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 降低用工成本 A B C D 我国曾经著名的 三大荒 如今已经变成了 三大仓 北大荒 变成粮仓 西大荒 变成棉仓 南大荒 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下图是我国 三大荒地 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4 13 如今的 南大荒 人已

7、将橡胶种植北界从 17 N 扩大至 24 N 其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农业政策的支持 14 西大荒 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较丰富 夏季高温 光照强 日照时间长 气温日较差大 A B C D 右下图是 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 沿黄河分布 B 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 沿山麓地带分布 D 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16 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 规模较大 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地势较高 不易受洪灾影响 B 沿大道 公路分布 形成较早 C 河流沿

8、岸 水运便利 D 地形平坦 易于城市建设 17 铁路交通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下列哪一城市是图示地区因铁路而兴起的 A 太原 B 石家庄 C 武汉 D 株洲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 一类是以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为代表的 外延式 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 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 间容量 另一类是以日本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 内含式 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 荒地 图 4 图 5 5 建筑密度 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相对于 内含式 而言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 外延式 的城市扩容模式 其直接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小 B 城市化水平高 C 经济发展水

9、平快 D 人口数量多 19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 外延式 的城市扩容模式 则 A 环境优美 增加旅游观赏性 B 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C 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多 D 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图 6 为我国三大自然分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 A B C D 21 A 区与 C 区的界线 A 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B 大致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C 大致与 3000 米等高线吻合 D 大致与七月 O 等温线吻合 22 导致 B 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 热

10、量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牧童经济 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 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 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 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并且进行 无限度地索取 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同时 造成废物大 量积累 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3 下列恶果与 牧童经济 模式不相关的是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 破坏性地震 D 全 球变暖 24 牧童经济 模式体现了 A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 人类中心论思想 C 人地相关论

11、思想 D 人地伙伴论思想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 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 图 7 是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图 6 6 25 M 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6 P 地有大面积沼泽 其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蓄洪防旱 降解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 性 A B C D 27 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A 尽快开发未垦荒地 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 大规模退耕还湿地 停止粮食生产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全面退耕还渔 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

12、业 D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 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19 世纪 50 年代 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 黄河结束夺淮历史 改从山东入海 1968 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自 1999 年 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 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图 8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目前 在洪泽湖以东地区 秦岭 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9 习惯上苏南 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0 进入

13、21 世纪 促使苏南 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二 双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每题有两个正确的选项 两个都选对得 2 分 只选一 个且正确得 1 分 不选 多选 一对一错 全错均不得分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 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 图 9 为 天鹅洲 图 7 图 8 7 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 31 32 各题 31 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 加速洪水下泄 B 增加河床淤积 C 减少上游来水量 D 缩短航运 里程 32 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 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 六合垸所在地 C 张智垸所在地 D 永合垸所

14、在地 读图 10 完成 33 34 题 3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B 的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B 图 A 的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C 图 B 中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D 图 A 中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34 亚欧大陆主要受 B 控制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半球热带草原正处在湿季 B 印度半岛正处在雨季 C 我国正处在夏季 D 北半球地中海气 候区为多雨季节 近年来 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 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 急剧繁殖扩散 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农林牧渔 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 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图 11 为 我国各 省

15、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 35 36 题 图 9 图 10 8 35 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 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 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 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 边境省区比较多 36 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 A 位于沿海地区 经济发达 B 地形复杂 环境多样 C 地处亚热带热带 水热条件优越 D 交通方便 人口稠密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社会 经济 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结合所学的 知识 完成 37 38 题 37 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 鱼米之乡 但汉代 或火耕而水耨 或江南卑湿 丈夫早夭 农业经济落后 其古代不利的开发自

16、然条件是 A 交通落后 B 水源充足 C 土质黏重 D 水系分隔 38 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 粮仓 主要是因为东北平原 A 人少地多 沃野千里 B 水网密集 河湖众多 C 人多地少 精耕细作 D 生产规模大 集约化程度高 39 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初期阶段 区域内城镇很少 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 成长阶段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C 转型阶段 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 区域经济呈现衰败 萎缩状态 D 再生阶段 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40 下列选项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 扶贫攻坚 9 C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 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三 非选择题 本题有 4 小题 共 50 分 41 15 分 读 亚欧大陆轮廓图 对照四幅气候类型 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 完成下列问 题 1 A 地的气候类型是对应右边四幅图中的 填右图中气候类型甲乙丙丁代号 下同 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 风的地区 往往还受到沿岸 流的影响 3 分 2 地中海沿岸的 B 地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