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2192331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8.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阜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汇报 北京开思九州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规划说明 本规划重点研究的问题是旅游业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 超越旅游规划的范畴 这是本规划最大的尝试 在体例上没有采取文本 说明书的形式 而是针对阜新的具体问题 采取了文本和研究报告的形式 一读即明的文本特别强调重点项目策划 规划范围辽宁省阜新市所辖全部行政管理地域 包括2县5区 共1035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规划年限为20年 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 2007 2010中期 2011 2015远期 2016 2025规划性质本规划是阜新市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根据阜新市面临社会经济转型的具体情

2、况 本规划特别注重从社会经济转型角度进行旅游规划 规划结构 一 核心思路 阜新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旅游业 阜新社会转型的另一条腿 一个焦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400多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118座资源型城市 1 54亿人口 3400万市区非农业人口 1250万职工 390 12 阜新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旅游业 阜新社会转型的另一条腿 阜新 焦点中的焦点 辉煌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底 阜新累计发电1500亿千瓦 生产原煤5 3亿吨 用60吨卡车装煤排列起来 可绕地球4 3周 隐患 新邱煤矿曾是一座年产100万吨的大型

3、井 现已萎缩到十几万吨 全矿职工出路成了大问题 如果我们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地方工业 那么 新邱矿的现在 就是阜新市的将来 1985 马波 破产东梁 平安 新邱 海州 15万下岗职工 50万相关人口 转型 小结一尽管马波先生在20年前的呼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 十六大 以来 科学发展观 发展和谐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阜新如何在资源枯竭后平稳实现社会转型对于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看 资源枯竭后的阜新完成社会转型 亡羊补牢 尤未为晚 阜新的典型问题一 地方经济缺少支点 5 38亿元 2001年以来 阜新市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 人均商品零售额等指标

4、均位居辽宁省末位 倒数第一或第二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辽宁省是倒数第一名 连续两年增幅不到1位数 比西部地区还低2 2个百分点 20 8 26 7 3 阜新 辽宁省重工业总产值比较 单位 亿元 2005年阜新市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31 36亿元 在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排名最末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 21亿元 在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 63 1 11月 亿元 在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一2005年尽管阜新GDP达到142亿元的水平 比2000年增长了将近20 但是在辽宁14个地市中 仍然处于末游地位 二 下岗职工问题省统计年鉴显示 2003年阜新失业

5、率达到6 4 的水平 阜新市有关资料 阜新失业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 涉及家属共计50余万 矿务局资料显示 矿务局系统40万职工中已经有20万人下岗 全市近20万人处于月收入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 占市区人口的25 4 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 警戒线 阜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5年在岗工人人数仅为3 15万人 比2000年减少37 56 仅仅相当于1995年在岗工人人数的20 统计在册的阜新失业人数及与全省的对比 据 辽宁统计年鉴 2004数据 不同的数据来源 不同的数字 同样的问题 三 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03 95202004 111582005 12447200

6、5年阜新城乡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6656元 人均支出为5413 7元 同期农民纯收入为3090元 支出为3228元 失业 隐性失业2005年阜新社会商品零售额仅为58 32亿元 1 11月 在辽宁14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二 四 地方财政收入不足2005年的财政收入5 84亿元 截至至11月 在辽宁14各地级市中排名最后 抵不上很多地区的县 同期阜新的财政支出则为27 76亿元 财政赤字20多个亿 五 煤电之城的遗留问题问题1 灾害治理问题13个沉陷区总面积101 4平方公里2 7万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 52万座处于危房状态涉及居民2 9万户 7 8万人直接与间接损失已超过15亿元海州矿的

7、灾害治理需要6个亿以上的资金 阜新地区与矿业相关的灾害治理需要资金在10亿元以上 问题2 对社会 资源等方面的欠帐问题建国以来 国家对阜新的投资88 投在了煤电上 地方工业 农业 教育合起来为12 单一的投资结构造就了阜新单一的经济结构 也酿成了阜新现在的困局 要解决阜新的问题 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小结二阜新转型之路问题重重 转型战略需要对这些问题作通盘考虑 阜新转型之路的资源盘点政治资源 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 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2001年12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办公会议 继续做好辽宁省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 总结经验 加以推广 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促进资

8、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3 11号 搞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 棚户区改造 抓紧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国务院关于印发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阜新要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 按照自力更生 市场运作 龙头牵动 科技支撑 民营为主的转型思路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调整优化第二产业 大力培育替代产业 要支持阜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能源产业 优势工业和县区经济 2至3年内 要在改善环境 沉陷区治理 做强龙头企业 做大优势产业 充分扩大就业 培育自身发展能力上有突破性进

9、展 省里要配合国家高质量地完成阜新改革试点任务 到2010年基本完成经济转型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 形成具有特色 初具规模的优势接续产业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 阜新转型之路的资源盘点经济资源 有效的资金支持2002年2月28日 国家一次性安排资金11 8亿用于沉陷区治理 拨款9亿用于安置三矿破产 细河治理给了4000万 贷款支持海洲露天矿和清河门竖井的改造 并拨付资金改造农村电网等等 2005年国土资源部明确给予海州露天矿6亿元用于灾害治理 据了解 目前已经有2000多万元到位 这些资金的注入 为阜新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为阜新社会经济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 阜新转型的成果和今后发展的设想 阜新市发展

10、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旅游业 阜新社会转型的另一条腿 良好的开端 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成绩2002年阜新市委出台的 关于加快阜新经济转型的决定 表明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的转型之战得以有序展开 启动的17个农业园区和一批设施小区开始实施集约化经营 全市完成绿色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面积800多万亩 五彩杂粮 等一批农产品获得绿色认证并打入国际市场 已经形成了种鸡 孵化 饲料 养成 屠宰等多环节的生产链 直接带动了5万只规模的肉鸡基地场60个和拉动周边十几个乡镇的近万户从事养鸡业 这些专业户大多数是下岗的矿工或农村剩余劳动力 2003年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总产值高达9 45亿元 是煤炭

11、开采和洗选业的8倍 经过2002年的转型之路后 阜新市于2003年3月发布了阶段性的成果 GDP增幅为20 4 增幅居全省第一 2005年GDP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43亿元 从2000年以来保持年均增长17 的高速度 高于国家平均水平7 8个百分点 阜新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旅游业 阜新社会转型的另一条腿 三个难题 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困难产业选择的难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005年 阜新三个产业比重25 34 41同期全国比重 12 4 47 3 40 3本地内需不足的难题何以发展第三产业再就业难题就业格局的隐患 2003年阜新二产的采掘业 制造业 电热产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口为

12、173800人 占阜新所有就业人员的93 37 小结三阜新产业格局需要进一步调整 发展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 问题是凭借什么资源去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怎样发展第三产业 思路梳理 就业的难题 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需不足的问题 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统筹的要求 必须发展动力产业可行性问题 必须发展符合新的市场需求的产业现代农业的优势 必须发展与之互补的产业 寻找阜新社会经济转型的另一条腿 从焦作看阜新 旅游业何为 旅游业本身是朝阳产业 且具有极大的潜力地区旅游业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旅游业的 注意力经济 特点旅游业是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旅游业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特殊的意义 阜新的选择旅游业是

13、世界最大的产业 且潜力巨大 旅游业在地区间的分布是可以通过促销改变的 旅游业相对落后地区旅游业也可能实现高速发展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多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大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门槛低旅游业是一个内生外向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将为阜新高新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新的渠道 解决农副产品就地销售的问题 使新增加的产业很好地融合到原有产业中 因此 我们认为 旅游业是阜新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选择 新的难题 选择何种模式发展旅游业 焦作模式不可法工业遗产旅游 国内外情况 对阜新的意义 工业考古学工业遗产旅游 无锡宣言 2006年4月18日 第六批国家文保单位九处工业遗产 解决再就业难题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化灾害治

14、理投入为可持续基础投入强力产业带动作用 资源分析 阜新能不能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1 层次结构 27 3 1 2 空间结构 3 类别结构 4 区域竞争结构先行者 垄断性产品后发者 竞争激烈 小结四在目前市场环境下 阜新具有垄断性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只能是以海州露天矿为代表的工业遗产资源 阜新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市场 访古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空间狭小 利润已为区域内的领头羊所吸噬 缺乏工业遗产旅游引领的 单打独斗式的生态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很难打破阜新所在区域的旅游市场格局 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能与海州露天矿竞争的工业遗产类资源 有些地方甚至经济环境更佳 投资和区位环境更好 阜新与之

15、相比 仅仅是在意识上领先一步 在此形势下 阜新更需要在工业遗产旅游上抢占市场至高点 从而在未来工业遗产旅游版图中 掌握竞合博弈的主动权 市场分析 阜新能不能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阜新旅游市场开拓的总体背景和区域环境1 中国政府发展 三大市场 的政策调整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3 步入小康社会 国内旅游潜力巨大4 产品发生结构性变化 高端类产品 魅力 初步显示 地区格局 阜新旅游所处的区域旅游市场格局1 辽宁旅游市场 增长加速 总量排名前十位辽宁旅游发展速度快 两项指标增长率分别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呈现出稳步进入加速度成长期等特征 说明辽宁旅游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期 这个发展期将以高速度为主要标志 2

16、 效益落后于数量当前的辽宁省旅游市场主要是数量型市场 而远非质量型市场 2005年辽宁入境游客人数的全国排名比外汇收入排名要靠前2个位次 基本属于数量领先于质量 规模领先于效益的准粗放型市场 3 地域发展格局形成86 的国内游客和98 的国外游客均集中在沈阳 大连 丹东 金三角 黄金旅游热线上 4 区域合作带来机遇东北旅游区 北方十省市旅游协作区 东北亚经济圈 市场走势 关键词之一 新富裕阶层与奢华旅游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05年调查显示 中国有1 7万个家庭总资产超过100万美元 他们掌握了17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 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的数据也表明 我国城镇居民年收入10万人民币左右的家庭约占10 这个群体每年控制了200亿美元以上的社会收入高消费年轻化高学历高敏感度 关键词之二 后工业时代与怀旧体验经济怀旧产业798 新天地 海上海 关键词之三 特殊兴趣旅游精心挑选较具专业的导游 团体较小 游程订制 目的地较为遥远 较难进入 蒸汽机车俱乐部 高尔夫球俱乐部 自行车俱乐部 热气球俱乐部 探险俱乐部等爱好者俱乐部 关键词之四 生态旅游 回归自然小规模 高层次 高素质 关键词之五 80后 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