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贝壳同步练习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2219006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贝壳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蝉贝壳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蝉贝壳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蝉贝壳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蝉贝壳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蝉贝壳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贝壳同步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蝉 贝壳 同步练习 (一)课内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 ) 贝壳( ) 零( )落 卑( )微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 )( )敛( )( )恕( )( )微( )( ) 禅( )( )剑( )( )怒( )( )徽( )( ) 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收拢,合拢。 ( ) 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 )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4对两篇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蝉中写到蝉的叫声使人“很烦”“聒聒”,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这篇短文通过写蝉“17年埋在泥中”与

2、蝉“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从贝类死去而贝壳长存得到启示,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5假如你是那只在地下埋了17年,却只能活一个夏天的蝉,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记下你的想法和做法。 6请从课文中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文中的词、句: 你独特的感悟: (二)中考链接() 7(2006年衡阳市中考题)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

3、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8(2006年昆明市中考题)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长它的宽度。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双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 , 。 9(2006常州市中考题)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为漫画拟一个能反映作品主题的标题(不超过6字)。 (2)

4、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选自中国漫画作者曹开翔) 【理解感悟】 一、语言品味 品味下面的句子的含义。 10“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阅读蝉和贝壳,回答问题。 (甲)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

5、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乙)贝壳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

6、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 A 、多 B 、多么地 C 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

7、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12、联系上下文,在(乙)文中、三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13、(甲)文第段加点的字“那”指什么? 14、试从内容和写法方面比较(甲)、(乙)两篇文章的异同。 15、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如何对待短暂的生命?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请结合个人经历或联系名人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2006年南京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

8、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额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

9、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

10、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注: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

11、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 ”的音乐。 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作用: 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 )句赏析: 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 A 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21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 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 三、综合探究: 22(2006年桂林市中考题)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它旨在让搁浅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让我们走近文化遗产,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1)我国有很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请你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古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