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218807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项目建议书杭州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三月 编制人员名单 编 制:沈万岳(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段 磊(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 王清平(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徐文龙(助理工程师) 审 核:郭丛宏(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审 定:谢 山(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21.3研究范围及内容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2.1项目道路系统现状42.2项目建设背景62.3项目建设必要性7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93.1预测依据及年限93.2现状交通环境分析93.3

2、交通量预测10第四章 技术标准、规模及工程方案124.1建设标准124.2建设规模及内容134.3建设方案134.4工程量指标27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285.1项目进度285.2项目招投标方案29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46.1编制依据346.2项目总投资及构成346.3项目资金筹措35第七章 社会评价367.1 社会效益367.2 经济效益377.3 环境效益377.4 综合结论37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388.1结论388.2建议38附表:投资估算表附图:项目位置图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1.1.

3、3项目建设地点沈新路与揽军路交叉口、沈新路与沈辽路交叉口及沈辽路与揽军路交叉口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包括建设地道桥1646、铁路地道桥(顶推,含支护措施)621、地道桥引道(含挡土墙,有雨棚)8465、地道桥引道(含挡土墙,无雨棚)4778、新建道路19373.5、新建非机动车道9501、泵站1座、人行天桥3座、排迁工程(通讯、信号、电力、接触网等)、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及附属工程等。1.1.5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2017年3月-2018年8月,共计18个月。1.1.6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2040.6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8392

4、.64万元,工程其他费2756.07万元(其中:排迁费2108.7万元),基本预备费891.9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城建资金投入。1.2编制依据1.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 1:1000电子版地形图;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4.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5. 交通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6. 国家和省部颁发的有关政策、法规性文件;7.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3研究范围及内容1.3.1研究范围本报告是为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项目而编制,工程范围为沈新路与揽军路交叉口、沈新路与沈辽路交叉口及沈辽路与揽军

5、路交叉口。主要包括地道桥工程、地道桥引道工程、新建道路工程、新建非机动车道工程、泵站工程、人行天桥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及附属工程等。1.3.2研究内容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的调查研究,调查区域内即有道路分布以及工程地质情况等,分析本项目沈辽路、沈新路在沈阳市综合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沈阳市总体规划以及具体的综合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各专项规划。运用科学方法,并在区域经济交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预测将来区域内的交通需求,进而论证本项目的建设理由、工程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按路线设计标准计算路线方案的主要工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归纳提出本项目

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道路系统现状(1)现状区域路网结构二环路为快速路,沈辽路、沈新路等为主干路。项目周边路网结构图(2)现状道路情况本项目研究范围内现状道路情况如下:.二环路:快速路,双向4车道,两块板形式。二环路(沈辽路-沈新路段)现状断面图.沈辽路:城市主干路,双向10车道,设置中央护栏。沈辽路现状断面图.沈新路:城市主干路,双向10车道,设置中央护栏。沈新路状断面图2.2项目建设背景沈阳市道路网呈环形放射结构,主要由四条横贯东西的道路,即:北一路哈尔滨路天后宫路草仓路东陵路,联合路,中华路大西路沈洲路南顺城路,沈辽路南八马路文艺路;三条纵

7、贯南北的道路,即:黄海大街南京街,北陵大街北京街青年大街,望花街小北关街广宜街西顺城街风雨坛街五爱街;三条环路和十四条主要对外放射道路构成的。目前,二环已经形成全线无信号的快速路,但是南二环目前却在浑河北岸的大堤路上,今后在南二环的东部将通过新立堡、长青街快速路,西部通过胜利大街、南阳湖街快速路将南二环“南移”至浑南大道上,这样将形成二环内的主城区“南扩”,将浑南区揽入主城区内,让浑河彻底成为沈阳的内河,构建“一河两岸”的主城区。沈新路、沈辽路做为南部复合通道由西向东第一个重要节点,而且沈辽路是沈阳市道路网中横贯东西最重要的一条城市西部出口路,连接二环和三环,交通流量大,大型车辆多,交通功能十

8、分重要。同时沈辽路也是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规划快速路系统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地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2.3项目建设必要性1 本项目的建设是沈阳市总体规划和发展趋势的需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沈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沈阳将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以完善路网,建立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近几年,交通流量大,大型车辆多,交通功能需要完善。根据沈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本项目将缓解交通压力,对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拉

9、动区域经济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2 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截止2015年底,沈阳市机动车保用量为16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0%,预计2017年将达到21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提高,随之带来的交通负荷越来越重,而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交通规模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沈阳市的进一步发展,与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保护城市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更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改善沈阳市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

10、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3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沈阳市发展,引领经济腾飞良好的投资及居住环境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交通便利、运输通畅的道路系统能够提升沈阳市的城市形象及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并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业、金融业、服务业的发展。而高效的运输系统将给进驻该地的生产企业带来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的便利,这将成为吸引企业来此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因素。通畅的交通也将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加之分布道路两侧的各类公共、金融、服务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第3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预测依据及年限3.1.1.预测依据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沈阳市人

11、民政府2010年;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沈抚新城(东陵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0年;国家和省、部颁发的有关政策性、法规性文件。 3.1.2.预测年限本项目计划于计划2017年7月初开工,施工工期一年,2015年8月竣工通车。参照沈阳市发展规划以及政府未来发展计划,预测特征年定为2018年、2023年、2028年2033年。3.2现状交通环境分析沈阳市道路网呈环形放射结构,主要由四条横贯东西的道路,即:北一路哈尔滨路天后宫路草仓路东陵路,联合路,中华路大西路沈洲路南顺城路,沈辽路南八马路文艺路;三条纵贯南北的道路,即:黄海大街南京街,北陵大街北京街青年大街,望花街小北关街广宜街西顺城街风雨坛街五爱

12、街;三条环路和十四条主要对外放射道路构成的。目前,二环已经形成全线无信号的快速路,但是南二环目前却在浑河北岸的大堤路上,今后在南二环的东部将通过新立堡、长青街快速路,西部通过胜利大街、南阳湖街快速路将南二环“南移”至浑南大道上,这样将形成二环内的主城区“南扩”,将浑南区揽入主城区内,让浑河彻底成为沈阳的内河,构建“一河两岸”的主城区。沈新路、沈辽路做为南部复合通道由西向东第一个重要节点,而且沈辽路是沈阳市道路网中横贯东西最重要的一条城市西部出口路,连接二环和三环,交通流量大,大型车辆多,交通功能十分重要。3.3交通量预测本项研究采用了传统的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其中,交通生成预测采用类

13、别回归分析的预测方法,交通分布预测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预测方法,交通分配采用容量限制分配法。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未来交通量的预测应以研究区域未来经济发展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与交通量关系,充分考虑交通工具发展影响,预测未来各交通区发生吸引量,然后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得到机动车出行OD矩阵。考虑到道路通行能力对车辆路径选择重大影响,用容量限制法进行交通分配,得出各目标年拟建道路交通量,具体预测过程如图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图 交通需求预测的最终目的就是确定拟建道路在各规划特征年时的交通量,这是确定道路建设等级、规模的基础。各规

14、划年的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见下表(辆小客车/日)。特征年份2018202320282033路段平均交通量604101716682451第4章 技术标准、规模及工程方案4.1建设标准根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沈阳市人民政府)、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结合项目沿线地形、地貌特征以及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时速为30km/h,车道数维地道桥单向三车道。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指标道路长度km0.763道路设计使用年限年15桥梁设计基准期年100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100道路等级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Km/h30桥梁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0g引道最大纵坡6%框构桥净宽、车道数m采用(5+14.5)m整体式框构,其中14.5m孔设单向3车道,5m孔为非机动车道路面设计轴载BZZ100桥梁设计荷载城市A级最小净高m车行道框构桥内净高4.5m,非机动车及人行道3.5m4.2建设规模及内容沈新路、沈辽路节点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包括建设地道桥16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