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17755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任务设计书与开题报告样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魏书生课堂教育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王芳 学 号: 20100411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101004班 改填自己的内容指导教师: 肖明清 完成时间: 2013年11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申报与审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学生姓名徐玉兰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5103班学号200506010332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二)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学生姓名徐玉兰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5103班学号200506010332评

2、阅人评语:建议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学生姓名徐玉兰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5103班学号200506010332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评定成绩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 目 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学生姓名 徐 玉 兰学 号 200506010332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05103班 改填自己的内容,填完以后去掉批注指导老师 邹

3、 永 常 2010年11 月30 日论文(设计)题目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课题目的、意义、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以下内容要填自己的(一) 目的、意义: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表现人的苦难与不幸是其永恒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下国人的苦难。余华继承、发扬了鲁迅风格与精神,替苦难中的中国人“呐喊”。他让这个世界尽显阴郁、荒诞和暴力,让读者从中去发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提出新的直面苦难而不致跌入绝望深渊的在世态度。(二)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一般认为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多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因此,对余华进行比较与影响的研究多涉及外国作家或文

4、化。其实早在80年代末,李劼便指出,“在新潮小说创作,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余华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鲁迅精神继承者和发扬者。” (李劼:历史描述和阐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此后关于余鲁二人的联系,王彬彬等人也多有提及。课题的主要内容(观点)、创新之处:(一) 主要内容:在当代文学中,余华继承和发扬了鲁迅展示人类苦难的写作风格。本文通过借鉴前人经验,分析作品内容,从鲁迅与余华两人在展示苦难,正视苦难,追溯苦难和苦难救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余华的文学世界,怎样让人在世界面前变得一钱不值、毫无价值,然后又让人在坍塌以后站立起来,闪烁光芒,从而使作品产生出极大的

5、艺术张力和感染力。(二) 创新之处:在表现人的苦难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上,余华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提出余华深化了文学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直面苦难而不致跌入绝望深渊的在世态度。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一、展示苦难(一)生存困境(二)精神困境(三)死亡绝境(四)展示血泪史二、正视苦难(一)正视生死,否定自杀(二)正视现在,否定谎言三、追溯苦难(一)客观外在原因(二)个人自身原因四、拯救苦难(一)深沉的忧患意识(二)强烈的悲剧意识(三)坚决的反抗意识(四)坚韧的生存意识五、结论与意义提纲先大概拟一个,简单点。毕业论文 (设计)进度安排:2010年9月20日9

6、月30日 学生确定选题上报2010年10月31日前 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2010年11月30日前 指导教师召开开题报告会,学生填写开题报告表2010年12月2011年3月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11年3月31日前: 学院中期检查。2011年4月1日4月28日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补充完善论文。2011年5月1日5月12日: 毕业论文上交学院教务办。评阅教师填写评阅人意见。2011年5月14日5月30日: 毕业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把时间改成20122013主要参考资料: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上海文艺出版社内山完造:生活文化下的真中国,载三只眼

7、睛看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南腔北调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陈丹青:鲁迅与死亡,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7期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填自己的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 间地 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佘丹青教授周淑蓉副教授王晓虹副教授邹永常教授会议记录摘要: 关于论题:本论题旨在指出在当代文学中,余华继承和发扬了鲁迅展示人类苦难的写作风格,提出余华深化了文学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直面苦难而

8、不致跌入绝望深渊的在世态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关于理论体系: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展示苦难;第二部分:正视苦难;第三部分:追溯苦难;第四部分:拯救苦难。这四部分分别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方面联系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创新点:本篇论文认识到表现人的苦难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上,余华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提出余华深化了文学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直面苦难而不致跌入绝望深渊的在世态度。本篇论文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填自己的,模式一样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2010年11 月 30 日系工作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论鲁迅与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作者:徐 玉 兰学校:湖南文理学院年级:2005级3班 学号:200506010332 所 在 系: 中 文 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老师: 邹永常(教授)2011年5月-页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