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16953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4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含解析)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翘(qio)楚 精湛(zhn) 逮(di)捕 量(ling)体裁衣B.锁钥(yu) 倔强(jing) 证券(jun) 一蹴(c)而就C.辟(p)谣 付梓(z) 停滞(zh) 振聋发聩(ku)D.慰藉(ji) 摈(bn)除 蹉(cu)跎 瞠(chn)目结舌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只见他两脚微分,屈膝下胯,牢牢地扎了一个马步,然后五指握拳收在腰间,忽然右拳猛然击出,咔嚓一声,姆指粗的竹竿拦腰截断。B.秀逸端庄符合传统审美的眼光,所以真正

2、的旗袍在剪裁设计上除了尽现中国女性的外在美态外,更是注重展现其秀外惠中的内在美。C.有些梅派演员把梅兰芳的一腔一调、一举手一投足都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墨守成规正与梅兰芳一生改革的所作所为背道而弛。D.若是资源配置均衡,升学机会在平行线上,投机式考生辐辏也就不存在。因而,促进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实现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是大势所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底击垮了米娜雪,她呆在原地重足而立,久久不敢前进,害怕面对再次失去的感觉,害怕凌伯伯痛心疾首的表情。B.陆常有是一名小警察,不料被历史洪流卷入其中,从而为了救国救民一步步地成为“翻戏党”

3、的高手,黑白无间,险中求生。C.万达广场效尤 K11 引入农场,增强购物中心独特的体验性,已成为购物中心在电商抢滩和同质化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成为了购物中心招揽人气的新思路。D.学习借鉴各地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有助于受检单位避免自查工作中目不交睫的通病,彻底清理安全工作死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公平,国家要建立起社保待遇的正常调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B.这本书改变了曾鲲的命运,深受刺激的他觉得铁路关乎未来中国经济的兴衰,于是舍弃了学军事,改学铁路管理专业。C.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前两年土地供应

4、不足,导致现在市场上住宅供应量有限。D.改革对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分数降低,还是等级制评价、一年多考,这都需要老师重新思考教学方法,以适应新题型、新要求。5.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校园内学生常就餐的餐馆的楹联,恰当的一项是( )A.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B.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C.红日坠西行客身倦堪止步,群鸦噪晚离人马疲可停骖D.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李桃交谊笃,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桔袖及时登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 25 个字。 (4 分)用橄榄油的灯能发出很亮的光。灯洋洋得意,以为自己的光比太阳还要亮得多。一阵

5、风吹来,灯马上被吹灭了。有人来再点燃,并对他说:“灯啊,好好地亮着,别啰嗦!星星的光是永不会灭的。 ”27.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孩子” 、 “母爱” 、 “鲜花” 、 “小草”作为描述对象。 (5 分)【示例】孩子是一朵鲜花,母爱是呵护他的暖房;孩子是一棵小草,母爱是滋润他的甘露。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9 分)吴光远:要注意“人文”这个词语的来源,源于拉丁语“Humanus” ,意为“属于人的” 、“人性的”等等。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在 14 世纪到 1

6、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产生了一些不以神为对象而以人为中心、不研究神的学问而探讨世俗问题的“人文学” 。 “人文学”的拉丁语为“Humanitas” ,以表明它们是与“神学”相区别的新学科。19 世纪,西方学者开始用“Humanitas” (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来专指文艺复兴时的那股文艺思潮。人文主义者把人的问题和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怀,崇尚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这与中世纪把人看作神的罪人、神的奴婢大为不同。因此,文艺复兴运动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 。陆云达:文艺复兴运动时的欧洲与中国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

7、于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这场历时上百年的人文主义运动最终把人们的思想带出了封建社会,从封建时代的“以神为本”转向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 ,从而为西方国家结束封建时代、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反观中国,两千年的奴化教育,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以官为本”的“官本位”文化,老百姓则是封建特权者的奴隶,并且心甘情愿。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皇帝虽然退位了,而人们头脑中的皇帝并没有退位,袁世凯的复辟,也就成为必然。因此,在当时情况下,资本主义对于中国来讲是太先进,所以走不通。吴光远:你说的很对。要在有两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首先必须唤醒民众,把中

8、国人从奴隶意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 ,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自由。也就是说,要从“以官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所以,孙中山言“共和政治,不是推翻皇帝便算了事”,“单换一块共和国的招牌,绝不得谓革命成功” 。不过,中国有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或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掀开了时代新的一页。(选自吴光远中国呼唤人文精神 )8.下列不能支持“文艺复兴运动也被称为人文主义运动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文艺复兴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产生了以人为中心、探讨世俗问题的人文学。B.文艺复兴运动用“Humanitas”专指与“神学”相区别的新学科人文学。C.文艺复兴运动把人的问

9、题和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体现了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思想。D.文艺复兴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怀,崇尚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神学”是以神为对象研究神的学问,而“人文学”是以人为中心探讨世俗问题。B.文艺复兴运动宣告了封建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人们走上了现代化道路。C.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官本位”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D.五四新文化运动重在思想启蒙,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10.理解“单换一块共和国的招牌,绝不得谓革命成功”的内涵。 (3 分)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20 分)有月光谷禾有月光

10、的晚上,我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去到村头的树林里或小河边,去到庄稼地头或某个无人的地方,在如雨的虫鸣和蛙噪里,在青草气息披拂的风中,安静地坐下来,回忆从前,反思现在,也想一下亲爱的诗歌。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松软软的青草上,闭上眼睛,聆听月光脉脉的流淌,在心里感慨,多少青春韶华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老去了,多少壮志雄心都在这流淌的月光里成了飘忽的传说。现在,月光又溢满天空了,澄碧的蔚蓝似乎在隐隐发出银子的光亮,如果披着衣裳出去走走,你会遇见一个高个子男人,他仿佛迷失在了月光的声音里,一边凝望着沉睡的小村和远处的田野,目光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你知道这就是我了。你继续走下去,也许会

11、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相遇谁,一定都是被这样的晚上所诱的。案上的台灯突然熄灭了,我存身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与月光有关的回忆被暂时中断。我下意识地去拉窗帘,刚打开一条缝隙,交织的寒凉就落满了我的面颊。我没有避开,而是把目光继续投向了远天,去寻找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偶尔飘过的那一轮灰白。我知道,自从携家拖口在这座城市定居下来,我已经和真正的月亮,和有月光的晚上越来越生分了。我成了被月光遗忘的人。禾苗上飘摇的月光,草尖上涨潮的月光,露珠里闪烁的月光,池塘里静影沉璧底月光,牛羊眼睛里默默反刍的月光,小河淌水亮汪汪的月光,树叶剪影哗啦啦的月光,白菜顶着雪的月光,照着我沿着母亲的唤声回家的月光,我走她也

12、走的月光,床前照影的月光,地上凝霜的月光,还有月光里睡熟的村庄和醒着的田野,月光牵动着蛙鼓虫鸣和枝枝叶叶,被月光引诱出门的人,似乎都成了古老的回忆。 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5 岁的我按母亲的嘱咐,穿过三个村庄和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去到 3 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子,给生病的弟弟抓药。我一个人上路,到那个村子,打听着找到医生,递上药方,抓了药就急忙往家赶,但赶到河边渡口,天还是擦黑了。渡口就在曾外婆家的村子旁,因为经常去那里住,那些在对岸干完农活回村的舅舅和阿姨们差不多都认识我,要带我去曾外婆家,但问清我一定要赶在晚饭前把药送回家后,就不再强留,而是把我拎到肩上,背过了河去。 过了河,我矮小的身影瞬间

13、就融进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在一片接一片的玉米林、大豆田、棉花丛和隆起的坟包间疾速穿行,路上已经稀有人影,风吹着庄稼叶子以及庄稼叶子摩擦我的衣服发出的沙沙声,仿佛蚕儿在咀嚼桑叶。偶尔,癞蛤蟆从脚下穿过,瞬间就隐入了田埂另一边的草丛。一只鸟儿倏地飞起来,在我的目送下,一直飞向蓝幽幽的夜空深处,飞向银盘似的月亮里去了。因为有月光带着我回家,因为衣服上、鞋子上、脸和手上都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我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害怕,而且到家后很久,心里还被巨大的兴奋和快乐充满着。如今奔忙在这个城市里,欣赏月光已经成了巨大的奢侈。这里有灯红酒绿,有忙不完的工作,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有印刷体的天下大事,却

14、唯独没有月光引诱我出门或带我回家,没有星星点点的月光碎片黏上我疲倦的眉头。 屋子里什么时候已经被柔和的灯光重新充满了。我舒了一口气,去拉严窗帘的瞬间,耳畔恍惚传来鸟儿在月光中惊起的声音那是在如墨的田野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突然跃上了树梢,正在巢中沉睡的鸟儿仿佛受了惊吓,慌乱中扇动披着月光的翅膀飞了起来,接着,许多鸟儿也纷纷飞了起来你知道这定是我的错觉了,或者是某块废弃的砖石突然被汽车咆哮的声浪席卷着从最高的楼顶跌落下来。411.理解第一段加点词语“飘忽的传说”的内涵。 (2 分)12.文章写我第一次出远门有何用意?(4 分)13.赏析第六段画波浪线语句。 (4 分) 14.文章多次写到“月光” ,

15、有什么艺术效果?(5 分)1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5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 (19 分)谤誉柳宗元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何也?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下不宜于上。得其宜则誉至,不得其宜则谤至。此其凡也。然而君子遭乱世,不得已而在于上位,则道必咈于君,而利必及于人,由是谤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杀可辱,而人犹誉之。小人遭乱世,而后得居于上位,则道必合于君,而害必及于人,由是誉行于上而不及于下,故可宠可富,而人犹谤之。君子之誉

16、,非所谓誉也,其善显焉尔;小人之谤,非所谓谤也,其不善彰焉尔。然则在下而多谤者,岂尽愚而狡也哉?在上而多誉者,岂尽仁而智也哉?其谤且誉者,岂尽明而善褒贬也哉?然而世之人,闻而大惑,出一庸人之口,则群而邮之,且置于远迩,莫不以为信也。岂惟不能褒贬而已,则又蔽于好恶,夺于利害,吾又何从而得之耶?孔子曰:“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善人者之难见也,则其谤君子者为不少矣,其谤孔子者亦为不少矣。传之记者,叔孙武叔,时之贵显者也。其不可记者,又不少矣。是以在下而必困也。及乎遭时得君而处乎人上,功利及于天下,天下之人皆欢而戴之,向之谤之者,今从而誉之矣。是以在上而必彰也。或曰:“然则闻谤誉于上者,反而求之,可乎?”曰:“是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