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215047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5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安县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行动指南绿色质量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质量,关键词是“安全、质量、绿色、人本”,实施的途径是生本教育,价值追求是“快乐、素养和成绩”的三丰收。远安区域生本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高贵,学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一、理念引领(一)教育观1、教育不是“唯物”的(唯分数,唯升学率,唯考核),而应是“唯心”的,一切以人(师生)为本,让人性自由舒展,让心灵自由脉动,让人的发展成为教育起点和终点,关注师生内心感受,让教师和学生做幸福的人。2、向功利教育说“不”。教育,有时“务虚”胜过务实,看似“无用”却有“大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2、的素质教育,也会不期而遇地收获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惟其无私,故而成其私。3、摒弃苦读苦教的观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固然是不易之论,但轻松、快乐依然可以为教育买单。校园是乐土,不是失乐园。倡导教育的绿色生态,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校园节日,让学生过上“有故事的校园生活”,让教育充满生活的乐趣,让教育闪耀太阳的光泽。4、不要一味的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诱惑学生。动机过于狭隘,势必不能持久。5、教育不是工业,不是泥塑,是农业,是适时适性地帮助。(二)课程观6、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文化。课程比课堂重要。课堂教学是“技”的层面,课程是“道”的层面,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是需

3、要首先梳理的课程意识。7、完整的学校课程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等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选择而自主的发展。尝试或完善走班制下的学生选课制度。8、课程建设要善于做加法、减法和乘法。整合、删减、取舍教材,整合课程(如地方课程、综合课程、专题教育等)是教师教学、学校办学的应有之义。以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女生(童)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题教育的必备内容。可布置有条件的家长教孩子学会游泳的暑期作业。9、校本选修课程,不易沦为“大杂烩”和“生活小百科”,要有清晰明确的课程立意,或“以乐促智”,或“以技

4、促能”,或“以读养德”。不能片面强调乡土化、生活化,片面强调取悦学生。10、校本课程主题化、模块化、规范化。不是随意开设,而是紧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围绕诸如“人文与素养、科学与创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人生与规划、生活与常识”等模块来研发和开设。积极探索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利用周末或假期,布置职业角色体验类作业;高中学段,探索开展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设计未来。11、学生社团是孩子们自己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组建社团,开展活动,展示成果。教师是不能缺少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高度重视足球社团和创客社团活动。(三)教学观12、教

5、学改革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催生学习革命。教改无止境,是进行时。每当困惑彷徨时,想想凤阳小岗村。勇往直前,不患得患失。 1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14、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面对错误,把“你是怎么想的”的追问变成习惯,引领学生由“误”到“悟”。15、有困难,找学生。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学生自己最清楚,教学要真正适切学生;向学生求助是解决教学困难最好的方法之一。16、纸质作业并不是学生作业的唯一。体验类、实践类、操作类、阅读类、调查类、制作类、表演类等都可以设计成为学生作业。城区中小学,可在城区学生中推行“上山下乡”“

6、土留学”等暑期作业。(四)教师观17、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学生才能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才能发展。18、教书育人,不能无奈地沦为“稻粱之谋”,而应升华为虔诚的教育情怀、崇高的使命乃至壮丽的事业。19、教育者并非含辛茹苦的苦行僧,充满劳绩,不是职业全部;尊严而又诗意的生活,才是优雅、美丽的教育人生。20、世俗可神圣。教师是社会的人,自然不能免俗。但学校不同于其他地方,必须超拔世俗。积极践行“运动的、阅读的、研究的、合作的”健康高雅、文明文化的职业生活方式。21、教育者要有一颗温厚、柔软的心。锤的打击,未必能使石头规整完美;水的载歌载舞,反倒使之温润圆融。教育亦如是。22、团队意识。

7、“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分享合作,互惠共赢。年级、班级、备课组内,不同行相轻,要同仁相亲。切忌单打独斗,要团队协作,形成合力。23、活到老,学到老。既然面对的永远是孩子,那么心态、知识“不敢老去”。一个只会上课的教师,是一个教书匠;一个只会科研的教师,是空头理论家。再忙,也要留出时间抬头思考,教师,不能一辈子就埋头于“手头事”。24、乐学善思。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性格缺陷,但不可原谅不学无术。25、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信息时代,学生在很多方面可以“反哺”教师。不要碍于师道尊严,阻碍自身进步。谦逊坦诚,也是一种人格魅力;强不知以为知,比无知更可怕。(五)学生观26、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每个孩子

8、显现出来的才能都如“冰山一角”。相信学生,潜能无限,最大限度激发其潜能。27、眼中有人,让每一个孩子不再被加减乘除,异化为冰冷的考核数字。28、不要寄希望你的学生都是乖孩子。教育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才,不是唯唯诺诺听话的奴才。29、坚持无差别化评价,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30、实施爱的惩戒。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要引领学生直面错误,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敢于承认和承担,接受必要的惩戒,但惩戒不是惩罚,不是杀鸡给猴看,不是杀一儆百,而是为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反思中实现自内而外的成长。31、“孩子,你慢慢来!”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眼里要容得下沙

9、子,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静等花开,善于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和诉求。(六)管理观32、民主治校。成立校委会和职代会,组成学校智囊团、决策团,采取票拟制、民主集中制决策学校大事和发展方案。设立学生会、学生代表大会、膳食会、社团联合会、住宿生委员会、女生委员会等学生自治机构,与学生发展部(政教室)共同商定、颁布学生管理制度。33、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同心圆”。同心圆为四层,从内至外依次是学生、教师、管理者和校长。从服务同心圆的角度上讲,工作中自外向内服务,校长经营学校的重点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的合理诉求和经营人心。34、“两个核心”,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以班主任为核心,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形成合力;

10、以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为核心,提升学科建设水平。35、废除苛细规范,解放教师。衡量好教师最朴素最简洁的标准就是:既受学生欢迎,又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味迎合取悦学生,不求真务实,质量不会好;如果只是勤勉敬业,加重学生负担,质量或许不差,但势必不受学生欢迎。36、环境育人。不断优化升级学校的隐性课程。让校园美化、亮化、净化和文化。37、牢牢把握绿色质量生命线。为了绿色质量这个核心,开放、创新、统筹、整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路径。38、安全发展。师生的生命至高无上。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每1起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处事故隐患。发现并控制征兆是

11、最好的安全管理办法。珍爱和激扬师生的生命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行为的起点;办好食堂就是办有良心有温度的教育。39、落实“青蓝工程”。实施导师制,引领其一心一意钻教学,耳濡目染习管理,避免“老苗”,避免“水土不服”。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七)质量观40、“曲线工程”。求解教育学上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恰恰是曲线最短。不是盯着分数抓分数,而是从外围入手,从学生的理想、意志、品质、情操、性情、习惯等入手,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辐射带动学业成绩的提升。41、让学校成为学生“永远的校园”。不要让学生只有逃离感,要有不舍,有感恩,更有滋养其一生的养分

12、。学生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后,剩下的便是教育。二、探索实践(一)立德树人4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国家认同教育,提升学生国家(政治、文化、历史、母语等)认同感。43、德育三化即“课程化、生活化、仪式化”。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避免“放羊式”。所有德育活动,应以课程意识用心经营,立意明确,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寓学于乐,避免说教。重大活动仪式化。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激荡,洗礼,避免庸俗化、娱乐化和目标泛化。44、阅读是最好的德育。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伍,多点书香,少点戾气,自会志存高远,境界自然不同。阅读,立君子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45、创建“幸福教室”。幸福教室不是

13、空间概念,不是行政班番号,而应成为幸福、温馨的家园,一切以学生的幸福感为指数。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幸福指数,大数据分析,以认同感、凝聚力、向心力等评价软件,全面评价“幸福教室”的建设水平。改变目前诸如寝室扣分等繁复苛细的班级考核。深化“幸福教室”创建的途径:一是构建“窗台有情,书卷多情”的教室学习、生活环境;二是“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展示师生成果,鼓舞人,激励人;三是班级自治。自下而上,制定“弹性的、可选择性的、有惩戒的”班级公约;四是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46、不要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实施导师制,处处育人,全员育人,用心育人。建立“留守、单亲、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关爱机制。(二)生本课堂

14、47、生本教育之“生”可以多元化解读和实践,可以是学生,是生活,是生机,是生长,是生命,是生态。48、生本课堂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先慢后快的加速运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有耐心,静等花开,切忌越俎代庖。一旦走上正轨,学生学习便进入高速公路。49、我的课堂我做主。我自学,我展示,我质疑,我分享,我精彩。让课堂充满温度、广度和厚度,减少学生精力流失。50、践行生本理念,坚持课堂改革。防止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复辟。51、教师主导作用不能缺位。展示,防止“生灌”、“机灌”;教师向后退,淡出学生视线,但不能无所作为,沦为“看客”或放映员。教师及时相机介入,点拨。52

15、、“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生本课堂不惟模式。探索学科特色化,体现“学科味”,颠覆与坚守同在,保留经典元素。生本课堂不应闭门造车,不夜郎自大,要关注学科教学前沿阵地,要经常串串门,不断改版升级。53、不断创新学习小组建设、管理和评价,优化升级生本课堂动力系统,如动车组、晋级制、兑换制等创意无限的评价激励机制。(三)书香校园54、校长和教师是终身阅读者。唯有不断充电,方能保证教育人生的电压和电流充分充足。55、创设无障碍式阅读环境,图书角和阅读角在校园内合理布置。56、推行大阅读和海量阅读,通过以读引读、以读引写、以读引说、以读引演等形式,实现阅读和学科(语文、英语、数学等)综合实践的深度融合。倡导

16、亲子阅读。(四)考查学科57、更有理由、更有时空让考查学科的课堂教学鲜活起来。淡化知识记忆,突出生活体验和实践感悟。58、践行“课堂改革+命题改革+学科整合”之路,实施教学和考试变脸,突出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考察。三、机制保障(一)基层党组织建设59、,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身份认同意识;强化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吸纳新鲜血液。60、积极探索优化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关爱学生,互助教师,让党员服务队成为教师中正能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二)规范办学61、身心健康是1,只有1屹立不倒时,后面的零(学业、财富、名利、地位等)才有价值和意义。任何时候,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