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135567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范本(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报告一、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历程 国家电力公司其前身为水利电力工业部、能源部和电力工业部和能源部。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到2002年有4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家电力公司和电力行业上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电力信息化任务包括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装备、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企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等内容,。它涵盖了电力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中国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展经历三个进展时期: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第一个时期,为起步时期;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是第二个时期,为初

2、步进展时期;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第三个时期,为加速进展时期。三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重点不同,任务不同,应用范围和进展速度均不相同。1、电力信息化进展第一时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要紧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要紧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进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TJS系列小型机,这类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使用第一代和第二程序设计语言,许多据库治理系统。这一时期,计算机要紧应用

3、在科学技计算和工程运算上。少数科研单位引进国外计算机系统,尽管有第一代操作系统,然而由于不是交互式系统,尽管开发了一点治理信息应用软件,也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界面,70年代末,电力企业治理信息处理技术开始起步,在电费计算和财务辅助治理上进行探究性试验系统开发。由于计算系统均以集中型的中型和小型计算机,缺少汉字处理系统, 无有用价值和不能推广应用。2、电力信息化进展第二时期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时期。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宽敞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操纵系统、电力负荷操纵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治

4、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80年代初,国家电力工业部成立计算机领导小组,李鹏兼任第一任电力计算机领导小组组长。这其间,召开了第一届电力工业计算机应用工作交流大会议,成立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成立计算机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电力工业部计算机应用规划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工作,。同时成立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从此电力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有组织、有打算的进展时期。为推进电力工业的现代化进展,电力部引进一批国外中型和小型计算机。并组织较大规模的计算专业人员国内外培训。这一举措,为电力工业的计算机水平的第一次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电力工业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进展,在基

5、础设施上和人才资源上作了技术性预备。特不是引进国外微机后,计算机系统汉化的实现以及关系数据库治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生产和治理上的应用提供了进展空间,为电力企业的治理信息化制造了条件。电力行业的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专门快进入实质性进展时期。从大用户电费治理开始,相继在工资、统计、人事、财务、物资、安全、生产技术、设计、施工、档案、图书、情报等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用上了计算机微机。发电厂、变电站所的治理信息系统单项应用系统、各单项应用系统纷纷开始建设,各部网省公司及国家电力本部建立了一批企业治理信息系统。如变电站所的无人值守系统;电力工程设计的CAD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并开始利用国际卫

6、星通讯网络进行信息服务。电力科技情报所于1983年成为全国第一批(仅有三个单位)实现国际联机检索单位,实现远程检索美国DIALOG等数据库中心的资料,为电力工业科技创新服务,并通过拨号方式向网省电力公司的科技人员提供信息服务。这一时期将计算机技术由科技计算单一的应用方向,向企业治理方向转换,是电力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的时期,也是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全面进展时期。3、电力信息化进展第三一时期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进展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进展特不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进展,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实现跳跃式进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

7、地步。有打算地开发建设企业治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治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进展。1997年召开国家电力公司第五次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部?信息化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制定了国家电力公司“电力信息化九五规划暨1997年到2010年信息化建设进展纲要”,规划了国家电力公司到2000年信息化建设目标,并安排了“九五”信息化建设工作,将电力信息化工程列为电力工业跨世纪科技导向型工程。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进展时期。这次会议提出了加速建设国家电力公司通讯网络、加快电力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覆盖全国电力企业的国家电力信息网络的任

8、务。会后制定全国家电力公司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规划和技术规范,编写了中国电力信息网加快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同时出台电力企业国家电力公司MIS建设有用化验收导则(试行)等文件。这一系列文件和规划的出台,促进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稳步、有序、快速进展。1997年到2000年间,国家电力公司以信息中心为龙头,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络按四级构架设计,国电信息中心和各网省电力公司信息中心统一协调,用一年时刻建立起覆盖全国36个网省电力公司的一级和二级主干网。各网省电力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建设本企业的城域、省域网络,各单位建设覆盖单位业务范围的局域网或广域网。

9、目前国家电力公司初步形成以北京国电公司本部为中心的覆盖全国各网省电力公司的信息网络。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大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合理利用日贷项目进展机遇,开发利用电力信息资源,建设一批电力数据库系统,并于1998年8月28日开通国电信息网站(WWW.SP.COM.CN),通过互联网公布信息。各电力企业相继建立企业级治理信息系统,推动电力公司创建一流企业的实现,办公差不多实现网络化和计算机化,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综合查询系统得到充分利用,各种电子报表、电子文件在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上流转。国家电力公司正在向无纸或少纸化办公迈进。发电厂和变电站因此及电力工程设计等各种专项应用得

10、到进一步进展和提高。如输配电GIS系统、DMIS、电厂SIS系统、EMS系统以及供电营销CRM和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纷纷开发建成。这些信息化建设正在为电力企业市场化运作、为提高电力企业治理水平以及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现代化、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规范电力治理模式等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发电厂计算机操纵技术实际运用水平、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和计算机辅助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一时期信息化建设得以迅速进展的要紧缘故有几个缘故:第一、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际国内的环境,有利于电力行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进展。第二、 国家电力公司(包括其前身国家电力部)对信息化建

11、设和通过信息技术改造电力行业的传统工业的决心大、决策明确。国电公司加强对信息化的领导和组织,并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第三、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展为信息化建设进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和预备了进展的客观条件。第四、 近30年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积存了经验,培养了一批电力信息化建设人才,形成一支坚持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二、 电力信息化现状 “九五”初期,原电力部把电力信息化工程列为跨世纪科技导向工程之一。在这期间,适逢因特网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以后,在公司党组的重视与积极推动下,全公司系统认真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要求,抓住信

12、息技术迅猛进展的历史机遇,大规模开展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深入到电力生产、经营和治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到设计、制造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要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电力公司网络系统初步形成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治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网络系统初步形成。(1)电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电力专用通信网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差不多覆盖了全国36个网、省公司,成为生产操纵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重要基础

13、。目前,已建光缆通信线路长约7万公里,微波通信线路长约8.5万公里。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SPDnet)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电力数据网一级网络差不多建成,覆盖了全国各网公司及部分省公司,二、三级网络工程正在实施中。那个数据网是基于电力通信网络的电力生产实时信息传输网络,传输的信息是电力调度实时数据、生产治理数据、通信监测数据等,是电网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于1998年8月28日开通,并接入因特网,一级网直接连接了16个网省公司,除华北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以2Mbps专线与国电公司连接外,其余为128Kbps。各网公司与其直属省公司相连的二级网差不多

14、建成,速率普遍为64128Kbps,个不为384Kbps或2Mbps;有18个省公司建成了三级网络,其中14个省公司的广域网覆盖率超过90%;6个省公司的三级网络正在建设之中;三级网络的速率以2Mbps为主,部分省公司达到155Mbps。目前已有25个网省公司通过一级网和二级网与国电公司信息网连通,占全部网省公司的67.6%。江苏、湖北、辽宁等省还开展了与县电力局的联网工作,初步形成了四级网络。那个网络是国家电力公司内联网,是以电力通信网为基础、以国家公共通信资源为辅助数据通道,联接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各单位的信息服务网,现已成为电力系统同国内外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在各网省公司电话会议网的基础上

15、,现已初步建成以国家电力公司为中心的全国电话会议网,通过网省电力公司的汇接,可同时开通近700个电话会议分会场。同时,公司电视会议系统也立即建成。(2)信息技术基础条件提升截止到2000年底,国电公司系统的计算机设备达20万台,比“八五”末增加了122%,另有服务器600多台、路由器500多台、交换机近1000台,各类规模局域网2500余个。国家电力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实现了人手一机,各网省公司本部差不多实现了要紧岗位人手一机。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的上网用户已达15万个。(3)信息处理和公布系统初步建立起来各网、省公司及科研单位,都建立了以信息公布、对外宣传与交流、电力服务窗口为主的网站,在网上进行

16、信息沟通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电子商务活动。2、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 信息化推动电网治理水平提高 为了提高电网安全运行和操纵水平,国电公司特不重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其装备水平(包括软硬件)、治理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都有了专门大提高。全部网、省调度机构均配置了SCADA系统。33个网省调配置了AGC,其中29个已通过有用化验收;半数以上的网省调配置了EMS应用软件差不多功能,其中14个已通过有用化验收;96%以上的地区级调度机构、近50%县级调度机构配置了SCADA系统;7个网省调度机构配置了水调自动化系统。省、地两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广泛引入了电能量计费系统,在进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改革试点的省公司均建立了符合我国发电侧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的电力市场交易治理支持系统,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 企业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了企业治理水平 在全公司系统内积极开展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