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件汇编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135566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20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文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基础文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基础文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基础文件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基础文件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文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文件汇编(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自然环境与资源 6 6 1 1地貌与地质 6 1 1 1地形地貌 6 1 1 2地质 7 1 2水系与水资源 7 1 2 1水系 7 1 2 2水资源 7 1 3气侯 8 1 4土地资源 8 1 5海洋与港口资源 9 1 5 1海涂资源 9 1 5 2海洋水产资源 9 1 5 3潮汐能源 9 1 5 4东海油气资源 9 1 5 5港口资源 9 1 6矿产资源 9 1 7植物与动物资源 10 1 7 1森林资源 10 1 7 2草场资源 10 1 7 3农经作物资源 10 1 7 4自然爱护区 10 2经济社会进展总体状况 1010 2 1经济进展特征与 温州模式 10 2 2经济水平进展与

2、现状及区域对比 11 2 2 1沿海区域都市对比 11 2 2 2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及浙江省区域对比 11 2 3经济进展与分区差异 12 2 3 1经济进展概况 12 2 3 2经济进展分区差异 13 2 4经济运行中的要紧问题 14 3市域人口现状 1616 3 1人口进展现状 16 3 1 1概况 16 3 1 2人口进展演进过程 16 3 2人口现状构成特征 18 3 2 1性不构成 18 3 210 3 2 2年龄构成 18 3 2 3劳动构成 19 3 2 4民族构成 20 3 2 5文化构成 20 3 3人口现状分布特征 20 4城镇体系进展与现状 2222 4 1温州市城镇体系形

3、成进展的历史进程 22 4 1 1由原始聚落逐步进展到东瓯封建王城 22 4 1 2区域中心域市的形成 22 4 1 3北宋至 1840 年 城镇体系的形成和进展时期 23 4 1 4解放后温州城镇体系进展时期 24 4 2温州市城镇体系进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25 4 2 1现状概述 25 4 2 2市域城镇化进展特点 25 4 2 3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26 4 2 4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28 4 2 5市域城镇职能类型结构 29 4 2 6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 31 5市域工业现状 3434 5 1工业进展现状 34 5 2差不多特点 34 5 2 1所有制结构特点 34 5 2

4、2工业门类结构 34 5 2 3企业规模结构 36 5 2 4地域空间分布 36 5 3存在问题 37 5 3 1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37 5 3 2能源和要紧原材料严峻短缺 37 5 3 3企业小生产意识浓厚 国有企业改革不配套 37 5 3 4工业布局不平衡 38 6市域农业现状 3939 6 1农业进展条件 39 6 1 1农业进展的自然条件 39 6 1 2农业进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39 6 2农业进展状况 40 6 3农业进展存在的问题 41 7市场体系现状 4343 7 1商品市场基础现状 43 5 210 7 2商品市场分类现状 43 7 3商品市场布局现状 44 7 4历年进

5、展状况 44 7 5微观数据 45 8市域旅游现状 4747 8 1市域旅游资源现状 47 8 1 1自然景观资源 47 8 1 2人文景观资源 48 8 2市域旅游业现状 49 8 2 1差不多概况 49 8 2 2历年进展状况 49 8 2 3游线现状 49 8 2 4服务区布局现状 50 8 2 5客源市场腹地现状 50 8 3微观数据 51 9市域社会设施现状 5454 9 1教育事业 54 9 1 1现状概况 54 9 1 2存在问题 55 9 2卫生事业 56 9 2 1现状概况 56 9 2 2存在问题 57 9 3科技 57 9 3 1现状概况 57 9 3 2存在问题 58

6、9 4文化事业 58 9 4 1现状概况 58 9 4 2存在问题 59 9 5体育事业 59 9 5 1现状概况 59 9 5 2存在问题 60 10公路交通现状 6161 10 1公路交通运输差不多情况 61 10 1 1公路网现状 61 10 1 2客货运量现状 62 10 1 3交通量及客货运流向 62 10 1 4公路运输场站现状 62 10 2要紧公路差不多情况 64 7 210 10 2 1高等级公路 64 10 2 2国道和省道 64 10 2 3要紧市 县 道 67 10 3交通运输存在问题 67 11铁路与航空现状 6868 11 1铁路交通现状 68 11 1 1金温全线

7、概况 68 11 1 2金温铁路温州段 68 11 2航空交通现状 69 12港口水运现状 7070 12 1差不多情况 70 12 2大型港 区 温州港 70 12 3中小型港口 72 12 4温州市域航道现状 74 12 4 1入海航道 74 12 4 2内河航道 三江五河 74 12 5交通运输量 75 13水资源利用与给排水现状 7777 13 1水资源概况 77 13 1 1气候水文特征 77 13 1 2水资源流域分区及河流水系 78 13 1 3水资源构成与总量 78 13 2水资源系统现状 79 13 2 1水利用现状 79 13 2 2水利工程现状 80 13 3给排水系统现

8、状 81 13 3 1供水系统现状 81 13 3 2排水系统 82 13 4综合评价 82 14供电现状 8484 14 1市域供电系统现状 84 14 1 1差不多情况 84 14 1 2电源现状 84 14 1 3220KV 网络 85 14 1 4110KV 网络 85 14 1 5全市现状用电情况 88 14 1 6电网线损率及电压质量 88 14 1 7电网调度通信系统 89 9 210 14 1 8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89 14 2温州市电网存在的要紧问题 89 14 2 1可供电源严峻不足 89 14 2 2网架单薄 方式呆板 稳定性差 90 14 2 3峰谷差悬殊 调峰能力低

9、 90 14 2 4电网无功缺乏 低电压严峻 90 15邮电通讯网络现状 9191 15 1邮电通信系统差不多情况 91 15 2通信系统现状 91 15 2 1交换网现状 91 15 2 2传输中继网现状 92 15 2 3移动通信网现状 93 15 2 4无线寻呼系统现状 93 15 2 5数据通信网现状 93 15 2 6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和智能网 IN 现状 93 15 2 7No 7 信令方式应用现状 93 15 3邮政通信现状 94 15 4存在的要紧问题 94 15 4 1电信网存在问题 94 15 4 2邮政通信存在问题 94 16防灾现状 9595 16 1差不多情况

10、 95 16 2防洪防潮排涝现状 95 16 2 1三大流域防洪现状 95 16 2 2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96 17环境爱护现状 9898 17 1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98 17 1 1综述 98 17 1 2水环境 98 17 1 3大气环境 102 17 1 4固体废弃物污染 104 17 1 5声环境 105 17 2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06 17 2 1水 106 17 2 2森林 106 17 2 3矿藏 106 18市域土地利用现状 108108 18 1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108 11 210 18 1 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分布 108 18 1 2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09 1

11、8 2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要紧问题 110 1自然环境与资源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 地处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近海地 区 界于北纬 27 2 28 37 东经 119 37 121 16 温州市东临东海 西 与丽水地区毗邻 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接壤 北与台州市相连 市域南北长 176 公里 东西宽 163 公里 陆域总面积 11784 平 方公里 海域总面积 68953 58 平方公里 大陆岸线 339 公里 全市现辖鹿城 瓯海 龙湾三区 瑞安 乐清两市和洞头 永 嘉 平阳 苍南 文成 泰顺六县 总人口 718 04 万人 人口 密度 609 人 平方公里 1 1 地貌与地质 1 1 1 地形地貌

12、 温州市北 西 南三面群山起伏 中部雁荡山脉南北纵贯 东部为向海开放的平原 总体上构成了北 西 南三面高 东 面低 逐级递降向海围合的陆域地形 陆域外侧为海岸曲折 岛屿港湾众多的海域地形 全市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 丘陵盆 谷 平原三个陆地地貌大类和海岸 海域两个海洋地貌大类 山地是全市最要紧的地貌类型 面积 7067 6 平方公里 占 土地总面积的 62 要紧由市域西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括苍 山脉组成 其分支南雁荡山 北雁荡山南北纵贯 并形成以雄 奇著称的雁荡地貌 丘陵盆地是市域又一重要地貌类型 总面积 2238 47 平方 13 210 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 19 7 要紧分布在温州市中部及沿

13、海 岛屿地区 较大的有矾山盆地 泰顺盆地 岩头盆地 上塘盆 地 湖屿桥盆地 大岙盆地 玉壶盆地 珊溪盆地 孔龙盆地 等 在温州市的东部及中部的河谷中从内向外分布有河谷平原 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平原类型 总面积 2084 13 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 18 3 较大的平原要紧有乐清的虹桥 黄 华平原 温瑞平原 仙降 万全平原 鳌江下游两岸平原 马站 沿浦平原 温州市海域宽敞 海岸线长达 1015 6 公里 其中陆岸线 339 公里 岛屿岸线 676 5 公里 有 5 个列岛 6 个海湾 76 个港 湾 面积大于 500 平方米的岛屿有 439 个 岛屿陆域总面积为 171 69 平方公里 比

14、较闻名的有大门岛 洞头岛 北麂岛 南 麂岛等四个海岛和温州港 鳌江港 瑞安港 乐清湾 大渔湾 沿浦湾等三港三湾 温州市海岸地貌较为发育 分为海积平原岸和海蚀山地港湾 二种 前者分布在瓯江以南到苍南琵琶山以北以及瓯江以北的 海积平原的岸段上 潮滩宽度平均约 5 公里 岸线平直 海蚀 山地港湾中强海蚀山地港湾岸要紧分布在琵琶山以南 港湾内 凹 岸线曲折 沿岸基岩多断裂和节理 海蚀地貌十分典型 弱海蚀山地港湾岸要紧分布在平阳半天山区东海岩和琵琶山以 南 1 1 2 地质 温州市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闽浙地块的东北部 青田 寿宁基底断裂东南侧 构造形式以断裂为主 褶皱甚 为微弱 谷湾 灵溪 石

15、平川 瓯江口和李山 平阳三 大断裂带以及乐清境内的象山 乐清湾断裂带是阻碍市域地 壳稳定性的要紧断裂带 在近期以来均有 或可能有 一定程度 的活动 市域及其邻近的地区均发生过较为频繁的地震活动 但多为弱震 目前 地震部门核定市域地震裂度为六度 一般 建筑不必设防 重要建筑按七度设防 全市的工程地质分为两个区 以岩体工程地质层组为主的山 区工程地质区和以土体工程地质层组为主的平原工程地质区 山区工程地质区地基稳定性较好 仅文成 矾山 泗溪等沉积 岩分布区较差 平原工程地质区在第四纪时为缓慢下沉区 沉 积 100 200 米厚的松散物质 因软土地基和饱水粉细砂地基作 用阻碍 地基稳定性较差 1 2

16、 水系与水资源 1 2 1 水系 温州市河系众多 大致可分为瓯江 飞云江 鳌江三大水系 与入闽 独流入海诸小河 河道发育要紧受地质构造制约 沿 华夏系断裂带流向 干流大抵西向东流 支流多构成羽状水系 主干河流多为山溪性强感潮河 源头海拔 1000 米以上 下游则 至滨海平原 河床落差比较大 河口为溺谷 深受潮汐阻碍 水流流速缓而多泥沙沉积 此外 在沿海诸片平原 发育着南 北向的乐琯塘河 温瑞塘河 永强塘河 瑞平塘河 平鳌塘河 和江南河网等主干河道 15 210 市域要紧河流有 瓯江 干流长 588 公里 流域总面积 17958 平方公里 为浙 江省第二大河 温州市第一大河 市境内流经瓯海 永嘉 温 州市区 乐清市后注入东海 长 76 公里 流域面积 4021 平方 公里 均为感潮河段 永嘉县内发育有瓯江下游最大支流楠溪 江 主流长 136 公里 贯穿永嘉全境 飞云江 流经境内泰顺 文成 瑞安等县市注入东海 流域 面积 3731 平方公里 市境内 3510 平方公里 干流长 85 公里 滩脚以下 59 公里为感潮河段 飞云江是全省八大水系之一 市 内第二大河 鳌江 流经平阳 苍南 于鳌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