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办法预案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128139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应急办法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应急办法预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 / 36国家核应急预案 颁布单位:国务院1总则1.1依照国务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为使我国政府在核设施一旦发生严峻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爱护工作人员、爱护公众和爱护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也称应急打算)。1.2本预案要紧适用于国家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严峻核事故的应急预备和应急响应。我国其它核设施、核活动发生的核或辐射事故和其它国家发生的对我国造成或可能造成辐射阻碍的核或辐射事故,参照本预案实施。1.3实施本预案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应急治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爱护公众,爱护环境”的方针。

2、1.4本预案是我国进行核应急预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遵照执行。1.5本预案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2技术基础2.1应急状态分级2.1.1核电厂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1)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预备,并视情况加强地点政府的响应预备。(2)厂房应急。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差不多或者可能立即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爱护现场人员。(3)场区应急。事故的

3、辐射后果差不多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可不能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爱护场区人员,并依照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预备。(4)场外应急。事故的辐射后果差不多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爱护场区人员和受阻碍的公众。2.1.2其它核设施其它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可能实施场外应急。2.2应急打算区划分2.2.1核电厂应急打算区划分为烟羽应急打算区和食入应急打算区。前者针对放射性烟羽产生的直接外

4、照耀、吸入放射性烟羽中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内照耀和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外照耀;后者则针对摄入被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产生的内照耀。烟羽应急打算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7至10公里划定的需做好撤离、隐蔽和服碘防护的区域。这种应急打算区又可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的半径为3至5公里,撤离(包括预防性撤离)预备一般要紧在内区进行。食入应急打算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30至50公里划定的区域。在那个区域内要做好事故情况下食物和饮水的辐射监测和操纵的应急预备。另外,事故情况下依照需要,也可能在应急打算区的部分区域采取临时避迁和永久再定居等长期防护行动。划分应急打算区并进行相应的应急预备

5、,其目的是:在应急干预的情况下便于迅速组织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阻碍。在多数事故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的区域可能只局限于相应应急打算区的一部分,但在发生严峻核事故的极个不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应应急打算区之外的区域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由于出现这种极个不情况的概率微小,因此,应急预备只在应急打算区内进行。2.2.2其它核设施应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燃料循环设施与研究堆等其它核设施的应急打算区及应急预备的内容。2.3干预原则在应急干预的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降低,也要考虑实施防护措施的困难和代价,因此,应遵循下列原则,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

6、和外交等方面的因素:(1)干预的正当性原则。干预应是正当的,拟议中的干预应利大于弊,即由于降低辐射剂量而减少的危害,应当足以讲明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在内)是值得的。(2)干预的最优化原则。干预的形式、规模和持续时刻应是最优化的,使降低辐射剂量而获得的净利益在通常的社会、经济情况下从总体上考虑达到最大。(3)应当尽可能防止公众成员因辐射照耀而产生严峻确定性健康效应。3应急组织依照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核应急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国家核应急组织、核电厂所在省(区、市)(以下简称省)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组织。3.1国家核应急组织3.l.1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的成

7、员单位包括18个部门,国防科工委为牵头单位。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应急治理工作。3.l.2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核应急办)是全国核应急工作的行政治理机构,设在国防科工委。3.1.3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的人员组成。各单位指派的联络员应有替代人员,以确保联络员组的有效活动。3.1.4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由国内核工程、电力工程、核安全、辐射防护、环境爱护、放射医学、气象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3.2省核应急组织核电厂所在省核应急组织包括省核应急委员会和省核应急办公室,以及专家咨询

8、组和若干应急专业组。省核应急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军队等单位的领导组成。省核应急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指定的一个部门,由若干专职人员组成。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核应急工作。3.3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包括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应急指挥部和下设的应急办公室(或处、科)及若干应急专业组。4应急预备4.1国家核应急组织的应急预备4.1.1建设与维护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满足进行应急决策、指挥和作为国家核应急信息治理中心及对外核应急联络点的需要:(1)同意、显示和传递核电厂运行及事故信息;(2)同意、传递

9、省核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3)为核应急信息传输和进行国际通报提供条件;(4)提供工作环境,保障应急指挥迅速、有效地实施。4.1.2通信保障(1)建设国家核应急通信系统,并建立相应的通信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的需要。(2)应急响应时在事故现场的通信需要,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负责保障。(3)核电厂之外的其它核设施发生核事故以及其它辐射紧急情况时,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当地已建成的通信手段进行联络。(4)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依照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动用国家救灾通信保障系统。4.1.3建立和保持必要的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依照

10、积极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和保持必要的应急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如应急决策支持、辐射监测、医疗救治、气象服务、核电厂运行评估等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以形成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保障国家的核应急响应能力。4.1.4应急支持力量与物资器材预备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有关成员单位依照分工,预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持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省核应急组织或核电厂营运单位提出紧急支持请求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持。其中包括:辐射监测支持、医学应急支持、应急交通支持、气象支持、工程抢险支持和应急物资器材预备。4.1.5应急培训与演习(1)培训应对所有参与核应急预备与响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再培训

11、。(2)演习定期进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预备和应急响应能力。4.1.6公众信息交流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在平常,进行交流的内容要紧是核能以及核安全、辐射防护与核应急的差不多概念与知识。4.2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预备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预备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及各自经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两者的应急预备应为各自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应保证两者应急响应的相互衔接和协调。4.3应急预备资金的安排、使用与治理国家、省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预备应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机构、人员、设施和设备,努力提高核应急

12、预备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使核应急预备工作与有关进展规划相结合。5应急响应5.1核电厂应急响应差不多程序和响应活动5.1.1核电厂进入应急待命状态时,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组织进入有预备的状态,采取缓解措施,并向场外通告;省核应急组织和国家核应急办及时报告情况,加强值班。5.1.2核电厂进入厂房应急状态时,营运单位应实施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使核电厂恢复安全状态,同时按规定向场外报告事故的情况;省核应急组织启动省级核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报告情况,有关省级应急专业组进入待命状态;国家核应急办启动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按规定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和专家通报情况,加强与营运单位的联系,并做好实施应急支

13、援预备。5.1.3核电厂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时,营运单位实施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使核电厂恢复安全状态,撤离场内非重要人员,按规定向场外报告事故情况,在核电厂附近的场外区域实施辐射监测;省核应急组织有关领导到省应急中心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向国家核应急办报告有关情况,各应急专业组进入待命状态,并依照需要开始行动;国家核应急办按规定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通知有关部门并做好实施紧急支援的预备,国家核应急协调委领导进入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及时向国务院报告事故情况。5.l.4当发生严峻核事故,需要进入场外应急(总体应急)状态时,核电厂营运单位向省核应急组织及时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建议;省核应急组织向国家核应急

14、协调委提出请求批准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报告;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审批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在事故情景十分危险时,省核应急组织可先决定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尔后立即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及时向国务院报告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必要时请求协调应急响应。5.l.5当事故辐射后果阻碍或可能阻碍邻近省时,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负责向有关省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负责指导有关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5.l.6当核电厂营运单位和省核应急组织的应急力量不足需要国家支持时,由国家核应急办依照支援请求按规定的程序报批,通知和要求被调用力量的单位及其上级部门,组织实施支援。可能需要提供的支持

15、包括:辐射监测、气象资料、事故后果评价、工程检验、医疗救治、交通支持等。应急支持力量进入现场执行任务,有关调动、联络、指挥程序及协调事宜等,均按批准的应急预案执行。5.l.7对核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治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和信息公布等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5.l.8当核事故的辐射阻碍可能或差不多超越国界,按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的要求实施通报。5.l.9当事故得到缓解,已恢复到安全状态,终止场外应急状态。核电厂营运单位和省政府组织各自的恢复工作。按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有关终止应急状态的信息。5.2其它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阻碍境内的境外核事故与核动力卫星事故的应急响应5.2.1其它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其它辐射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核燃料循环设施和研究堆等其它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其它辐射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参照本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